奥尔森教授撰写的这本《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是公共选择理论的奠基之作。第1章对集团和组织行为的某些方面作了逻辑的理论的解释。第2章考察了对不同规模的集团进行分析的含义,并得出在许多情况下小集团更有效率、更富有生命力这一结论。第3章考察了赞成工会的论点的含义,并得出以下结论:某一形式的强制性会员制度在大多数情况下对工会是生死攸关的。第4章运用本研究中提出的方法对马克思的社会阶级理论进行考察并对其他一些经济学家提出的国家理论进行分析。第5章按照本研究阐述的逻辑对许多政治学家使用的“集团理论”进行分析,并证明对这一理论的通常理解在逻辑上是矛盾的。最后一章提出了一个与第1章概述的逻辑关系相一致的新的压力集团理论。这一理论说明大的压力集团组织的会员制度和力量并不是游说疏通活动的结果,而是它们其他活动的副产品。
《集体行动的逻辑》的读后感 老师在这本书中提出的引导性问题是关于“在国家政治中,利益集团是一种好的力量还是坏的力量”。有关集体的行动代表的是一种关于利益集团理论的运作过程。集体顾名思义,就是有共同利益的个人为了某种利己的目的而汇集在一起所形成的团体。而集体行...
评分 评分转的。 我一直想不清楚工会的问题。认同经济学原理的人,基本都会认可,工会对于工人作为一整体的福祉是有害无益的。如果在劳动力市场上有许多剩余劳力,老板要是受不了工会了,只需要把工人全都辞退,雇一批新人就可以了(当然为此要付一点成本)。工会的作用,只不过给劳动力...
评分 评分1.最近又翻看了一下这本书,买了10几年,书都发黄了。 2.原理仍然没问题,但时代多了互联网,结论可能会有较大变化。 3.行动成本与收益的测量是奥尔森理论的基础。 4.由于互联网的出现,行动成本,尤其是行动的串联成本大大降低,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大集团的行动性质向小集团...
一个人不管是否属于一个集体,他的行为始终指向个人私利,这是人的本性也是理性。但这种自利目标常常与增进集体利益并不等同。因为集体利益是一种公共物品,每个成员都可以享受它、消费它。那么每个成员的理性选择尽量等待其他人提供公共物品,而不去主动提供公共物品,除非自己花费的成本小于个人所享受到的公共物品。
评分关于集团理论 各种规模组织的特点
评分当读历史书了 ; 翻译有些问题 “行会”翻译成“行业俱乐部” 好现代的词 其他有些也不通顺
评分关于集团理论 各种规模组织的特点
评分爽利,方法论个人主义的典范。从一个简单算式推导开始给出集团体量不同导致的根本差异即搭便车问题,与个体行为直接挂钩,绕过了集团动力学的假说,继而剖析其中各种激励和约束是怎么使集团“行动”——不,其实是集团中的个人如何行动,是驻足围观、支持强制限制抑或支持扩大集团?总之,将古典的压力集团神话破除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