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现代思想史》试图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对上述方武都有所涉猎。思想史应该成为一种了解我们西方欧洲传统中最重要的思想体系的导引:引导学生接触一些伟大的思想家,希望他们将来能更深入地探讨;把这些思想与社会政治背景联系起来;揭示思想的连续性和谱系;显示这些思想是如何在大文化语境中相互联系的。一本书很难达到所有这些目标,但它至少应该指出路径。
罗兰・斯特龙伯格(1916-2004),美国历史学家,先后在马里兰大学、南依利诺大学和威斯康星-密尔沃大学任教。著有:《16世纪英国的宗教主义自由》、《欧洲现代思想史》、《欧洲思想史――1789年以来》、《在发生了一切之后:1945年以来的思想史》、《战争的救赎:知识分子与1914》、《男人、女人和历史》等。
译者简介:
刘北成,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赵国新,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教授。
1、 翻译的极好,用心,少量的译名未统一无伤大雅。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斯特龙伯格的文笔,例如:从1900年到1931年,数学哲学走过的道路类似于物理学从普朗克和爱因斯坦到波尔和海森堡这条线路,那就是,对于客观性和一致性的怀疑日益增加。数学像语言一样(也许数学就是语言的...
评分中文版序 奥古斯丁提出两种城市之别 上帝之城和人间之城 一个是行动和事件的世界, 另一个是精神,书本,观念和艺术的世界 中国古代皇帝的两个历史学家, 左边的历史学家负责确保一切事情和行为有序得当 右边的历史学家负责记录人们的思想 导论 掌权的疯子会利用某些已故...
评分生物学家林奈说:“知识的第一步,就是要理解事物本身。” 至于怎样去理解?答案是我们必须依赖直接的感官和内在的理性。 而现代研究表明,蜜蜂的眼睛是看不到红色的,它们眼里的速度也比人类眼里的慢上许多倍。这就延伸出许多问题:我们的感官是否真正可靠?我们可以在多大程...
评分沒看過原文,不好評價翻譯是否“信”和“達”,但看過之後感覺做到了“雅”。對於我這種急需填補人文社會學科知識基礎,并破除腦中舊有的被簡化了的馬列主義認識論的人來說,這是本很好的入門書,有助於在腦中建立歐洲思想史的基本圖景,形成一種粗淺的模糊認識,然後再按圖索...
重读(上次读还是看孩子当乐儿读):内容充实也显驳杂,作者果然贯通古今,然而要纵览哲学、政治、经济、社会、文学、艺术诸门类的险要思想,代价是散漫和线索不甚清晰,作者确实努力使“思想与社会政治背景联系起来”,但是由于涉及太广,“揭示思想的连续性和谱系”的目标怕没完满达成。分部分而言,一战之前偏重考察思想,对思想家的基本观点立场细致介绍;而一战之后则主要是偏重”史“,即各种思想文化现象的叙述,尤其二战之后,多少有夹叙夹议抱怨现代思想学术界乱象的嫌疑,不过很多见解还是深刻的,比如对大学对知识的垄断以及知识破碎、学术壁垒的批评。译文流畅、注释仔细,刘北成老师多年的好口碑果然不差。然而觉得书给阅读量一般的大学新生作‘入门’恐怕难了一些,毕竟高中历史教科书里只有几个人名和几句口号。
评分匆匆读过。
评分书很厚,从17世纪到解构的80年代,总17章,十分好看,不过也啃了很久。
评分读到牛顿…
评分波澜壮阔,沉吟奔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