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上的搏鬥和人與人之間的戰鬥一樣激烈殘酷。
——蘭波《地獄一季》
他(蘭波)是眾多流派之父,不是任何流派的親人。
——亨利•米勒
我沒有看到寫(例如)《地獄一季》的睏難,一切都是直接錶現,噴湧迸發,烈度。
詞語中的烈度對於我是無謂的,對於我並不提供什麼。
在《彩畫集》中的情況卻相反,含有極高價值的事物不止於一個方麵
——保羅•瓦萊裏
從十六歲後直到生命最後一息,蘭波似乎始終處於一種躁動不安、焦灼求索的狀態。他為什麼放棄寫傳統形式的詩作,轉而緻力於散文詩?這顯然與波特萊爾發錶著名的散文詩之後,巴黎詩風的變化有關。
蘭波認為,詩人必須成為“通靈者”、“無比崇高的博學的科學傢”,“通過長期、廣泛和經過推理思考的過程,打亂所有的感覺意識”,通過所謂“言語的煉金術”,尋求一種“綜閤瞭芳香、音響、色彩,概括一切,可以把思想與思想連結起來,又引齣思想”、“使心靈與心靈呼應相通”的語言,以求達到“不可知”。這“不可知”並非某種形而上的客體,有時與他詩中所說的未來的“社會之愛”有關,又或者是某種理想。以上種種,可以說就是蘭波的象徵主義。
本書收入法國天纔詩人、象徵主義大師蘭波所有的散文詩作品,包括《地獄一季》《彩畫集》,並附有著名的《“通靈者”書信》二封以及法國結構主義理論傢茨維坦•托多羅夫等人的評論。《地獄一季》和《彩畫集》雖形式獨特,含義詭譎難解,卻展現詩人在巴黎詩風轉變後,所創造齣的新詩學與對創作的探索。作品流露齣十九世紀末的法國生活風情,與彼時之文化傳統相呼應,字裏行間迴響著詩人對自我與世間的挑戰。
蘭波(Arthur Rimbaud,1854—1891),法國天纔詩人詩人,象徵主義大師,超現實主義詩歌的鼻祖。他用謎一般的詩篇和富有傳奇色彩的一生吸引瞭眾多的讀者,成為法國文學史上最引人注目的詩人之一。
早闻兰波大名,这一版又是王道乾先生的译本,便在亚马逊预定了一本。今中午到货。午休时就躺在沙发上翻了起来。 先读道乾先生的译序,再读“通灵者”书信,信中这样的话颇吸引我: 现在,我要尽最大可能使自己狂放无忌。为什么?我要做一个诗人,并且努力使我成为通灵者:您...
評分兰波是一个早慧的诗人,以至于早慧成为他永生的罪恶,他在十九岁时已是处于昏黄的深秋,很难想象一个十九岁的少年写出地狱一季,他在世三十七岁,像是一个戴着破旧的帽子,四处游吟的通灵奔波腐朽的占星师。 高卢人授予兰波只可自残不可消灭的筋骨肌肤与坏血统,基督教的传统使...
評分何谓盗火者?盗火者即普罗米修斯,他违抗大神宙斯,将火种带给人类。那么“诗人应当是一名盗火者”,指的是诗人应该作为普罗米修斯的后代,但兰波仅仅想指明这样一种反抗威权的道德态度吗?兰波会附和这样一种浪漫派的陈词吗?或者,我们必须将这样一种反叛与僭越引入对文学语...
評分????在路上,在隆冬之夜,没有投宿地,没有寒衣,没有面包,有一个声音把我冻结的心揪得紧紧:“软弱或者强大,这就是你,就是力量。你不知投奔何处,你不知到哪里去,也不知为什么要去,你无往不在,无所不应。反正是死尸一具,你是杀不死的。”在清晨,我张开眼看,茫然无所...
短評裏有個傻子,居然把譯者的畫像給撕瞭
评分終於逼自己讀完瞭,不知道是不是翻譯的原因,總覺的像在讀改革和政治的頌歌。我不喜歡政治。
评分這階段的法國文風是不是動不動就詠嘆啊?總之看得莫名其妙,仿佛看見一個捧著心的病西施+歌劇裏的騎士形象,原諒我進不去語境。
评分譯蘭波該是王道乾先生最好的歸宿吧。
评分短評裏有個傻子,居然把譯者的畫像給撕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