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与中国文化

士与中国文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余英时
出品人:
页数:620
译者:
出版时间:2003-01
价格:63.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0804289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余英时
  • 历史
  • 知识分子
  • 中国文化
  • 文化
  • 士与中国文化
  • 思想史
  • 中国历史
  • 士人
  • 中国文化
  • 儒家思想
  • 传统价值观
  • 知识分子
  • 历史人物
  • 伦理道德
  • 社会阶层
  • 经典文献
  • 人文精神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士在中国史上的作用及其演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现象,决不是任何单一的观点所能充分说明的。但是无可争辩的,文化和思想的传承与创新自始至终都是士的中心任务。从文化史和思想史的角度出发,《士与中国文化》所企图观察和呈现的是:士作为一个社会阶层的精神风貌。不用说,这当然只能是一种宏观的历史。但宏观若不能建筑在微观研究的基础之上则将不免流于空泛而武断。因此《士与中国文化》不取通史式的写法,而是一系列的史学专题的研究。作者余英时在各历史阶段中选择了若干有关“士”的发展的中心论题,然后对每一论题进行比较具体而深入的分析。希望能通过这一重点的研究方式以展示“士”在中国文化史上的特殊地位。

作者简介

余英时,原籍安徽潜山,1930年生,香港新亚书院文史系第一届毕业生,美国哈佛大学历史学博士。曾任哈佛大学中国史教授,耶鲁大学历史系讲座教授,香港新亚书院校长兼中文大学副校长,1987年起任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研究讲座教授。2001年从普林斯顿大学退休。著作包括《汉代中外经济交通》(英文)、《后汉的生死观》(英文)、《方以智晚节考》、《论戴震与章学诚》、《历史与思想》、《史学与传统》、《红楼梦的两个世界》、《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陈寅恪晚年诗文释证》、《现代儒学论》等多种。

目录信息

新版序
引言――士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
一、古代知识阶层的兴起与发展
二、道统与政统之间
――中国知识分子的原始型态
三、中国知识分子的古代传统
――兼论“作优”与“修身”
四、汉代循吏与文化传播
五、东汉政权之建立与士族大姓之关系
六、汉晋之际士之新自觉与新思潮
七、名教思想与魏晋士风的演变
八、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
附录:“士魂商才”
――《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日译本自序
九、宋代士大夫的政治文化概论
――《朱子文集》序
十、士商互动与儒学转向
――明清社会史与思想史之一面相
十一、曾国藩与“士大夫之学”
十二、中国知识人之史的考察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自宋以后,士多为皇帝的狗。但是余英时却避而不谈,说什么士魂商才,把注意力从政统下移到民间,说政统致仕也好论务实经商也好,孟子的那句: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余英时先生既然序中已经列为标准所以应当一以贯之。 当今的知识分子真假不一,但是假的多。古时候,...  

评分

在当代社会,中国人的信仰缺失问题被过多讨论。但对中国社会而言,信仰缺失本身却是一个伪命题。所谓信仰缺失,毋宁说是一种人类基本价值取向的缺失与模糊。 对基本价值的维护与推动,在宗教改革以降的西方社会体现为一种清教徒式的宗教使命感。由于近代以来西方基督教文明在世...  

评分

十九世纪,黑格尔在讲述中国落后原因时曾说:“造成中国落后的原因是中国人内在精神的黑暗。中国是一片还没有被人类精神之光照亮的土地,在那里,理性与自由的太阳还没有升起,人还没有摆脱原始的、自然的愚昧状态。凡是属于精神的东西都离它很远。”黑格尔在说这一番话时中国...  

评分

(忘了大几了。) 《古代知识阶层的兴起与发展》 士为低等贵族,贵族和平民的交接点;封建秩序解体(贵族之后因灭国、政争失败等原因降为士、庶,庶民因战功等上升为士人),士人阶层壮大;春秋晚期四民社会成立,士人由最低等贵族变为最高级庶民;士人原在封建秩序中有固定职...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五星,不能再少了。

评分

大致看了下,引言太多

评分

格局、学力与寄托都达到五边形顶点的那种作品,没有人能绕过去。唯一可惜的是作为参照物的西方理论常常显得老旧,方法论上稍有扞格不入感。

评分

顾颉刚先生说:“我国古代之士,皆武士也。”士农工商四民。惮用力者归儒,好用力者为侠。夫子述而不作,不敢舍器而言道也。道比势更尊。道更多是一种思想,势则是政治。中国的“士”和西方的哲学家毕竟各自形成了独特的传统。为什么循吏出现在汉帝国而不见于罗马帝国?非宗亲则结党,单身的士人不受重视。情发乎中,不能自已者。郭象《庄子注序》云:通天地之统,序万物之性,达死生之变,而明内圣外王之道。弃儒就贾,为商而不为士。曳尾于涂。

评分

真心觉得余先生的序文写的最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