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與中國文化

士與中國文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上海人民齣版社
作者:餘英時
出品人:
頁數:620
译者:
出版時間:2003-01
價格:63.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208042896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餘英時
  • 曆史
  • 知識分子
  • 中國文化
  • 文化
  • 士與中國文化
  • 思想史
  • 中國曆史
  • 士人
  • 中國文化
  • 儒傢思想
  • 傳統價值觀
  • 知識分子
  • 曆史人物
  • 倫理道德
  • 社會階層
  • 經典文獻
  • 人文精神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士在中國史上的作用及其演變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現象,決不是任何單一的觀點所能充分說明的。但是無可爭辯的,文化和思想的傳承與創新自始至終都是士的中心任務。從文化史和思想史的角度齣發,《士與中國文化》所企圖觀察和呈現的是:士作為一個社會階層的精神風貌。不用說,這當然隻能是一種宏觀的曆史。但宏觀若不能建築在微觀研究的基礎之上則將不免流於空泛而武斷。因此《士與中國文化》不取通史式的寫法,而是一係列的史學專題的研究。作者餘英時在各曆史階段中選擇瞭若乾有關“士”的發展的中心論題,然後對每一論題進行比較具體而深入的分析。希望能通過這一重點的研究方式以展示“士”在中國文化史上的特殊地位。

著者簡介

餘英時,原籍安徽潛山,1930年生,香港新亞書院文史係第一屆畢業生,美國哈佛大學曆史學博士。曾任哈佛大學中國史教授,耶魯大學曆史係講座教授,香港新亞書院校長兼中文大學副校長,1987年起任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研究講座教授。2001年從普林斯頓大學退休。著作包括《漢代中外經濟交通》(英文)、《後漢的生死觀》(英文)、《方以智晚節考》、《論戴震與章學誠》、《曆史與思想》、《史學與傳統》、《紅樓夢的兩個世界》、《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陳寅恪晚年詩文釋證》、《現代儒學論》等多種。

圖書目錄

新版序
引言――士在中國文化史上的地位
一、古代知識階層的興起與發展
二、道統與政統之間
――中國知識分子的原始型態
三、中國知識分子的古代傳統
――兼論“作優”與“修身”
四、漢代循吏與文化傳播
五、東漢政權之建立與士族大姓之關係
六、漢晉之際士之新自覺與新思潮
七、名教思想與魏晉士風的演變
八、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
附錄:“士魂商纔”
――《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日譯本自序
九、宋代士大夫的政治文化概論
――《硃子文集》序
十、士商互動與儒學轉嚮
――明清社會史與思想史之一麵相
十一、曾國藩與“士大夫之學”
十二、中國知識人之史的考察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前两天Laputa君说这本书分析得很精彩,但是总是让人觉得有点怪,大概是因为在用西方的理论解释中国古代的东西。 桃子毛君说现在P大中文系的古代文学研究并不像西方汉学那样注重理论,而就是在研究文学史。 我则想起了列文森君在《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里写道,当经书仍然是...  

評分

余英时先生是学贯中西的人,他的附会韦伯的那章固然没能看懂,先秦、两汉、汉晋几章饶是我有一定中国思想史基础,也有很多新的收获。一般来说,士人这个阶层是和教育相关的,在春秋中后期以前,教育是和贵族阶层绑定的,因此春秋以前的士地位的尊崇性一言可知。自孔子以后,贵...  

用戶評價

评分

有點急功近利,餘英時現在的寫作態度有問題:有點急功近利

评分

好處:1,《近世宗教倫理》一篇狠狠打瞭韋伯的臉,解氣;2,從精神層麵對士階層的形成和演變做瞭細緻的梳理,尤其對士在幾個關鍵曆史階段的群體自覺和內心自覺的分析,體現齣瞭文化史的長處。3,對我而言是一通儒學源流的科普。不足:1文化史缺瞭社會史的輔助,一味強調”理念先導“,”精神取嚮“,難以對士的大多數作齣有效的勾畫,更昧於整體社會結構;2韋伯式進路的文化比較視野比較生硬,以”知識人“概念將棄聖絕智的道傢與儒、墨劃歸一處,卻對同樣重要的知識群體法傢不置一詞;3過於儒傢視角,低估瞭釋、道的影響。

评分

現在看餘英時不免以論代史

评分

文化史 士 士大夫

评分

有點急功近利,餘英時現在的寫作態度有問題:有點急功近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