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海光是20世纪50、60年代台湾最有影响的知识分子,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撰写的大量文章、著作,批判专制极权、传播民主理念,这些著述以其深刻的思想、缜密的逻辑、饱蘸激情的文字影响了海外知识界和民众。
《中国文化的展望》是殷海光晚年最重要的著作,现代思想史上一部重要文献,学术界称之为“讨论中国文化问题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全书采用西方社会科学(特别是文化人类学)的一些概念及逻辑分析的方法,讨论近代百年中国历史文化的变迁。作者的视野开阔,具有世界的眼光,在分析中国文化时总是把‘中国’作为世界体系中的一部分对待,同时,殷海光在此书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观点,就是人类社会存在着最低限度的普世标准,作为不同文化的共同底线。这个普世标准就是而且应该只停留在制度层面,即民主自由的制度。
殷海光(1919-1969)是哲学家金岳霖的学生,专攻西方哲学。他从清华大学哲学研究所毕业后不久,先后在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和党报《中央日报》任职。1949年离开《中央日报》,到台湾大学哲学系任教。
《中国文化的展望》读书报告 殷海光,早年求学于西南联大哲学系、清华大学哲学研究所,1949年后长居台湾。他是五六十年代台湾最有影响的知识分子,在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其继承“五四运动”的精神和传统,一生为追求真理而奋斗;在台湾的二十年中,殷海光...
评分这本书值得关心中国文化命运走向的人仔细阅读。 当然这本书也有个缺点:书名“展望”,实无甚展望。基本是在总结,展望不够。 另外大陆版本有删节,不过不影响总体结构。搞不懂这本书1964年在台湾出版后会被禁,国民党当时做的过了。
评分我手里这本是中华书局2016年1月第一版,6月第二次印刷。目前只发现这么多,如有遗漏,欢迎广大同好补充说明或者提供线索。 ps:本文只提供与原书不同之处,给大家一个提示,不提供缺失文字,请自行搜索电子版自己补充。也请大家体谅。 再就是必须满足一定的字数我就开始凑字数了...
评分《中国文化的展望》读书报告 殷海光,早年求学于西南联大哲学系、清华大学哲学研究所,1949年后长居台湾。他是五六十年代台湾最有影响的知识分子,在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其继承“五四运动”的精神和传统,一生为追求真理而奋斗;在台湾的二十年中,殷海光...
评分道德是什么 道德在每个不同的社会,都有不同的标准。 我们从小被告知要做四有新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这个“道德”是一个名词,因为理想,文化,纪律都是名词。 我认为这个道德,是利益判断的轻重缓急,做事情的先后顺序。 简单的说,在特定情况下,谁重谁轻。...
这书最后讲民主和自由是两回事,个别国家有民主而无自由讽刺的很巧妙。其中对知识分子的定义和使命的描述,让人耳目一新。七年大病需求三年之艾。祖国是百年大病,最少需三十年之艾。此外,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西方文化向中国文化渗透的细节。因为我们的判断标准也已经西化。有时候我们认为西方是好的,发达国家什么东西都很先进,要学。因为你思维中的判断标准已经和他们趋同,所以你认为他们的东西好。那中国人应该有的标准是怎样的?古人如何认识和对待生活?已经越来越不明了。中国古代文化虽不可一味回首仰望,但绝不是全为糟粕。古人很讲究。我们太粗鄙。。渐渐数典忘祖了。。
评分刚出版便买了,很好,殷海光的功底很扎实,思路很清晰 在大陆出版时被删除的一章,也找来读了,很喜欢
评分2003
评分思想和内容或可商榷,这娓娓道来的文笔,温润、顺畅,犹如隔座对谈,甩了那些只会捅术语、大词的所谓学术专著18条街。。。前面的分析也都很合理,引文太长,整体略啰嗦,后面的展望嘛,反正预言总是不准的。。。
评分可惜被删掉了一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