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经验史》是米歇尔·福柯的代表作,福柯因这本书而成为20世纪60、70年代西方叛逆青年心目中的文化英雄。在书中福柯试图勾勒出一部西方自16世纪以来用主流话语规训身体的历史。他相信人类有可能创造新的欲望和快乐的模式来重塑身体,并取代现代的主体性模式,但他反对性解放,而主张“从性中解放”。
作者生前完成了《性经验史》的三卷,此中文译本增补版获得法国伽里马赫出版社的授权,将《性经验史》第四卷已发表的内容《为负法而战斗》作为第四卷收入书中。
米歇尔·福柯,1926年10月15日出生在法国的普瓦利埃。1946—1949年,就读于巴黎高师和索邦大学,先后获得哲学和心理学文凭。1951年,通过哲学教师资格考试。1961年获国家博士学位。1970年被遴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1984年6月25日因感染上艾滋病去世。福柯一生著作甚丰,闻名于世的有《癫狂与文明:古典时代的癫狂史》(1961年)、《诊所的诞生》(1963年)、《词与物》(1966年)、《知识考古学》(1969年)、《规训与惩罚》(1975年)和《性经验史》三卷(1976,1984,1984年)。
米歇尔·福柯是后结构主义主要代表人物。他不仅“谈玄论理”,而且还直接批评自启蒙运动以来的“现代性文化”。
题记:明智的快感不会简单地随青春年华而消失。当它不以最终要消逝的肉体的雅致作为对象,它可以伴人一生。衰老、疲惫、死亡,甚至是坟墓,都可以与它同在,连“骨灰也不会分开”…… 读国小的小明放学回家后,兴奋地对他的妈妈说:“妈妈,我今天和我的老师做爱了耶!” 妈...
评分几个月前,为了处理柏拉图《会饮篇》中的同性恋问题,非常艰难地啃完了福柯的《性史》,实在可谓不求甚解。特别是《性史》的第一卷,读得不知所云。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没能真正理解“福柯式书写”背后的思想关怀所在。最近在大量阅读了福柯的访谈、杂文、评论和演讲稿之后,我...
评分一、 “不要问,走就是。”——尼采 这注定是很艰难的一场苦读之旅,福柯的哲学化语言在翻译之下变得愈发艰涩,梳理内容就已经成为较为困难的事,又何谈能够有感。但偏偏,无数有关这个光头SM爱好的男同性恋的巧合激励着前行,今年是福柯去世30周年,有颇多纪念的文章,《性经...
评分与其说是书,不如说是论文集。 而如此高深的论文集,对于不了解其引文及评述对象的诸如我这样的读者来说,只好一如既往地怀着崇拜的心情,和它保持一定距离的美感了... 实在耐不住寂寞,不如还是轻松一点去看本国专家的书吧~张北川先生比李银河女士多一点幽默感。
评分【惰性和越轨(未读完的笔记)】 1、 法律,是强者之权力和弱者之权利之间的平衡术之一,我喜欢把它想成是权力的大跟班儿。 它是社会对个人行为的最低容忍界限,所以也最严厉。其他规范比如道德跟它比起来,就是个小马仔。 道德像鞭炮,随便什么人随时都能顺手拎起几颗,对...
基础课~
评分译得不行啊!
评分ipad
评分基础课~
评分“它是美丽的、优雅的、最高贵的情感形式,这没有什么不自然的,它是有理性的,不断地存在于年长和年轻的男人之间。年长者拥有智慧,年轻人身上拥有所有的欢乐、希望、生命中的魅力。”福柯把古希腊到古罗马的经典哲学,家政学,社会学翻了个遍,虽然表面上在阐述历史,其实从语序与逻辑中其目的显而易见。用了如此大的篇幅,想表达的无非是同性之爱,就在前三卷似乎全部铺垫完备之际,却死于艾滋病,仿佛一切就此戛然而止,若这部著作在当时彻底完成,不知道世界至今日会如何对待性这件事。也许今日之所见会更早发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