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

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余英时
出品人:
页数:420
译者:
出版时间:2004-12
价格:25.5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21533
丛书系列:余英时作品系列
图书标签:
  • 余英时
  • 思想史
  • 新儒学
  • 历史
  • 国学
  • 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
  • 文化
  • 思想文化史
  • 现代儒学
  • 哲学思考
  • 文化传承
  • 思想史
  • 学术研究
  • 儒家思想
  • 中国哲学
  • 传统文化
  • 学术展望
  • 思想发展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试图从历史的角度说明儒学在的代的解体过程,并进而展望儒学在现代政治社会秩序的重建方面可能发挥的效用。所讨论的范围以政治、社会思想为限,不涉及形而上学或宇宙论,以求论旨明晰。

作者简介

余英时(1930--)

安徽潜山人。香港新亚书院第一届毕业生,美国哈佛大学中国史教授、耶鲁大学历史讲座教授、康奈尔大学第一任胡适讲座访问教授、普林斯顿大学讲座教授。1973--1975年出任香港新亚书院校长兼中文大学副校长。中英文著作数十种。

目录信息

总序
“创新”与“保守”(1988年)
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激进与保守(1988年)
再论中国现代思想中的激进与保守(1992年)
----答姜义华先生
现代儒学的困境(1988年)
中国近代个人观的改变(1990年)
中国现代价值观念的变迁(1995年)
附:“天地君亲师”的起源(1996年)
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1994年)
----从明清思想基调的转换看儒学的现代发展
士商互动与儒学转向(1997年)
----明清社会史与思想之表现
儒家思想与日常人生(1997年)
《现代儒学论》自序(1997年)
儒家“君子”的理想(1986年)
曾国藩与“士大夫之学”(1992)
侠与中国文化(1998年)
轴心突破和礼乐传统(2000年)
怎样读中国书(1991年)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余英时成一家之说,不能用政治暴力来打压,要在理路上看他的强为之说。 明清儒学的公私两分在他看来似乎是兀然迭起,但实则不然。不要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即便是先父母,后天下也早就为孟子申说。但为什么在余看重的明清之际,他引列的何心隐、顾炎武、黄宗羲都只...  

评分

虽然儒家不存在基督教那种组织,但是他的学说囊括了人从生到死的全过程,可以说是包办了人生。中国人无需再为信仰的事情劳神伤心,一蒙头的投入到世俗生活,践行儒家的指导。但这种无组织性,使得儒家的自身主体性很难建立起来,需要依靠权力的组织体系保存其活力。正如作者所...  

评分

第一次听余英时余先生的名字还是在《现代汉语》课上,教授推荐我们去看《士与中国文化》,当时留了心,下来去图书馆检索,却只检索到这一本,因为自小便对侠客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前段时间读小马哥的《游侠列传》和《刺客列传》,再看这本书有大段在讲中国的侠文化,便毫不...  

评分

读完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中西文化的内在的差异以及中西文化发展的内在理路的不同。中国的传统文化儒学不同与西方的基督教,它是一套安排人一生的哲学体系,但它有不能用西方的宗教来概括言之。儒学的传播方式也不同于西方基督教的传播方式,但是有一点它们都是相同的,就是...

评分

读完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中西文化的内在的差异以及中西文化发展的内在理路的不同。中国的传统文化儒学不同与西方的基督教,它是一套安排人一生的哲学体系,但它有不能用西方的宗教来概括言之。儒学的传播方式也不同于西方基督教的传播方式,但是有一点它们都是相同的,就是...

用户评价

评分

老马对余英时的新儒学不屑一顾,儒学这东西感觉是虚的,但它确实存在。

评分

潛山之書,常讀常新

评分

儒学已然变成游魂,追寻现代儒学的真精神

评分

高山仰止

评分

唐德刚的史书有点太史公的味道,"故事性和评论俱佳.他提出的"历史三峡"的概念我觉得很重要.在中国这样一个专制传统太强大,政治智慧太发达,疆域如此辽阔,差异性又如此之大的国家建立现代社会确实如穿越三峡一样需要时间和耐性,当然,不能因为艰巨性而掉头,这是一个原则.另外,这本<袁氏当国>可能是<走向共和>后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