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

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余英时
出品人:
页数:420
译者:
出版时间:2004-12
价格:25.5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21533
丛书系列:余英时作品系列
图书标签:
  • 余英时
  • 思想史
  • 新儒学
  • 历史
  • 国学
  • 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
  • 文化
  • 思想文化史
  • 现代儒学
  • 哲学思考
  • 文化传承
  • 思想史
  • 学术研究
  • 儒家思想
  • 中国哲学
  • 传统文化
  • 学术展望
  • 思想发展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试图从历史的角度说明儒学在的代的解体过程,并进而展望儒学在现代政治社会秩序的重建方面可能发挥的效用。所讨论的范围以政治、社会思想为限,不涉及形而上学或宇宙论,以求论旨明晰。

作者简介

余英时(1930--)

安徽潜山人。香港新亚书院第一届毕业生,美国哈佛大学中国史教授、耶鲁大学历史讲座教授、康奈尔大学第一任胡适讲座访问教授、普林斯顿大学讲座教授。1973--1975年出任香港新亚书院校长兼中文大学副校长。中英文著作数十种。

目录信息

总序
“创新”与“保守”(1988年)
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激进与保守(1988年)
再论中国现代思想中的激进与保守(1992年)
----答姜义华先生
现代儒学的困境(1988年)
中国近代个人观的改变(1990年)
中国现代价值观念的变迁(1995年)
附:“天地君亲师”的起源(1996年)
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1994年)
----从明清思想基调的转换看儒学的现代发展
士商互动与儒学转向(1997年)
----明清社会史与思想之表现
儒家思想与日常人生(1997年)
《现代儒学论》自序(1997年)
儒家“君子”的理想(1986年)
曾国藩与“士大夫之学”(1992)
侠与中国文化(1998年)
轴心突破和礼乐传统(2000年)
怎样读中国书(1991年)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余先生首先是一个学者,然后是一个有学问的学者,再然后是一个有学识的学者,层层拔高,步步高升。他有着清醒的头脑和深刻的洞察力,目力所及,杂乱纷然瓦解;他有自己独立的认识,却不随意棒喝他家之说。他仿佛是站在高阜上,看着底下人蚁纷扰,我自悠然自得。相对于牟宗三的...  

评分

读完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中西文化的内在的差异以及中西文化发展的内在理路的不同。中国的传统文化儒学不同与西方的基督教,它是一套安排人一生的哲学体系,但它有不能用西方的宗教来概括言之。儒学的传播方式也不同于西方基督教的传播方式,但是有一点它们都是相同的,就是...

评分

余先生首先是一个学者,然后是一个有学问的学者,再然后是一个有学识的学者,层层拔高,步步高升。他有着清醒的头脑和深刻的洞察力,目力所及,杂乱纷然瓦解;他有自己独立的认识,却不随意棒喝他家之说。他仿佛是站在高阜上,看着底下人蚁纷扰,我自悠然自得。相对于牟宗三的...  

评分

读完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中西文化的内在的差异以及中西文化发展的内在理路的不同。中国的传统文化儒学不同与西方的基督教,它是一套安排人一生的哲学体系,但它有不能用西方的宗教来概括言之。儒学的传播方式也不同于西方基督教的传播方式,但是有一点它们都是相同的,就是...

评分

第一次听余英时余先生的名字还是在《现代汉语》课上,教授推荐我们去看《士与中国文化》,当时留了心,下来去图书馆检索,却只检索到这一本,因为自小便对侠客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前段时间读小马哥的《游侠列传》和《刺客列传》,再看这本书有大段在讲中国的侠文化,便毫不...  

用户评价

评分

论文集。有几篇长文章还可一看。老先生挺聪明,闭口不谈儒学在当下如何重建秩序,只谈儒学在个人价值层面上的意义。

评分

论文集。有几篇长文章还可一看。老先生挺聪明,闭口不谈儒学在当下如何重建秩序,只谈儒学在个人价值层面上的意义。

评分

: B222.05-53/8946

评分

演讲集,往往不若论文那般严格。看了首篇《创新与保守》,感觉这篇的文章的最大价值在于它被生产出来的那个时代的知识界;到现在,已是老生长谈。不过,这或者也可看作是这篇文字的精神足以开一代思想之风,流延传播,今人于其观点已经是日用而不察?果真如此,作者亦足以自壮。

评分

儒学已然变成游魂,追寻现代儒学的真精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