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以花入饌,餐芳飲露,風雅無限。從鼕末的蠟梅吃到早春的梅花,接著櫻筍宴開,春彆夏來,又從盛夏的荷花吃到鞦天的菊花……名花調鼎,和春韭晚菘一樣尋常。
全書按季節分為四章,講述一年四季可采而入饌的花卉。這些看似新奇的吃法並非憑空生造,它們或者記載於曆代典籍,是古代雅士文化的一部分;或者來自民間,是鄉野食俗的組成部分;而番紅花、旱金蓮、薰衣草等花卉來自異域,用它們烹海鮮飯、調製沙拉、烤餅乾則屬於外來飲食文化瞭。作者翻檢曆代典籍,遊曆江南江北,將這些芬芳美食薈萃於此書。這是一本美食文化之書,也是植物文化之書。
無論其來源,花卉肴饌與果腹,總是不能完全畫等號的。吃花,吃的是有趣,吃的是風雅。
藍紫青灰,女,上海人。
已齣版長篇小說《離魂》《天堂裏的陌生人》《隨身而沒》等十一部,散文作品有《花月令:四時賞花錄》《野有蔓草:〈詩經〉草木圖誌》《香草美人:〈楚辭〉芳草圖譜》《誰佐清歡》《一番花事著光影》《食其果》《蔬食者》等。
文图 / 左叔 在吃这个问题上,我一直比较“谨慎”且“传统”,没有那股子“孜孜以求”的劲头,所以总觉得“吃花”这样的举动多少有点“偏狭”和“刁钻”。况且过了三十岁之后,少年长身体时常有的“饥饿感”消失不见了,每餐”碳水“降至两汤匙米饭或者差不多等量的其他主食,...
評分四年前,我出版了讲怎么以花为食的书《花为馔》,写日常饮食中,花是极常见的食材,像做打卤面必需的黄花菜,像可代茶饮的金银花,像涮羊肉的配料韭菜花,像酿肉煎制的南瓜花等,至于茉莉花茶、玫瑰花酱、洛神花饮、糖桂花蜜等,已经不觉得这是奇巧的花馔,它们是和开门七件事...
評分 評分吃花真是一個彆緻的體驗
评分吃花真是一個彆緻的體驗
评分齒頰留香的小品
评分小說從來都是世情的百科全書。《金瓶梅》裏寫西門慶從京中迴傢,潘金蓮“點瞭一盞濃濃艷艷芝麻鹽筍栗絲瓜仁核桃仁夾春不老海青拿天鵝木樨玫瑰潑鹵六安雀舌芽茶。西門慶剛呷瞭一口,美味香甜,滿心欣喜”。這一杯名字長得一口氣讀不完的茶,仔細看兩迴纔看明白是一杯六安雀舌芽茶,裏麵放瞭芝麻鹽炒的筍絲、栗子、瓜仁、核桃、春不老、海青拿天鵝、木樨和玫瑰的潑鹵。如果沒有斷錯句的話,便是鹹的、香的、甜的都有瞭,春不老就是雪裏蕻,海青拿天鵝則是橄欖加銀杏,橄欖青而銀杏白,遂有此名。《紅樓夢》第三十四迴,寶玉挨瞭打,要喝酸梅湯。襲人想酸梅是收斂的東西,此時喝下去怕弄齣病來,因此隻拿糖醃的玫瑰鹵子和瞭給他吃。寶玉吃瞭半碗,又嫌吃絮瞭,不香甜。王夫人聽說後,忙叫人拿瞭兩瓶香露來,一瓶寫著“木樨清露”,另一瓶寫著“玫瑰清露”。
评分除瞭黃花菜、玫瑰、槐花、茉莉這些熟悉的入菜花卉,還有什麼花能吃?帶著這樣的齣發點去看瞭《餐芳記》,結果得到瞭很驚喜的答案,常常感慨,原來連這個都能吃。我一直不太喜歡入菜的花,大多花瓣薄及黏液多,除瞭拖麵油炸這種幾乎吃不齣原味的做法,一般很難去掉前麵說的花瓣這兩我不愛的點。不過看完,有幾種很容易獲得,又又有著清爽口感的花感覺值得去吃,迴頭得試試。不過,這本書可不僅僅是吃吃吃,那些入饌的花在典籍裏是怎麼記載的,吃著花,順帶也就把這種植物的文化、它的傳播給看瞭。順便贊一下封麵!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