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望

南望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林鹄
出品人:
页数:367
译者:
出版时间:2018-9
价格:4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62246
丛书系列: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
图书标签:
  • 辽史
  • 历史
  • 民族史
  • 宋史
  • 辽夏金史
  • 政治史
  • *三联@北京*
  • 读史·魏晋南北朝
  • 南望
  • 历史
  • 地理
  • 文化
  • 旅行
  • 散文
  • 人文
  • 回忆
  • 远方
  • 探索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对辽代前期政治史、制度史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给予新的阐释,突破了既有研究对辽代历史的整体认识,从而为“汉化”问题在中国史研究中提供了一些新的线索。本书揭示出,自辽初开始,太祖至圣宗六位君主,契丹政权从传统部族体制向中央集权的官僚体制的转变是始终不变的方向,即便在对外趋于保守的穆、景、圣宗三朝,其政治制度的演变也完全承袭了辽初的方向,汉化不断走向深入。辽代前期的汉化程度,要远比学者们此前认识到的深入许多。

【编辑推荐】

北族政权在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历史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围绕“汉化”问题的讨论,兼具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书围绕辽史对北族政权汉化问题的研究,从其内涵、走向到其适用性等多个方面,对此做了新的解读。此外,作者在研究方法上贯彻了制度在具体政治事件和过程中建立、改变或废除的思考,特别关注到政治史与制度史的密切关系。此书是中国古代史研究领域近年以来不可多得的佳作,在辽史和北族政权发展史研究上尤其具有重大突破意义。 ——楼劲

治辽史者每苦于资料匮乏。辽史学界近年比较偏重于挖掘和钻研出土墓志一类的“新史料”,多少具有忽视传统基本史料的倾向,呈现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细碎化弊端。本书则主要针对篇幅有限的传统基本史料立论,钩沉发微,重新解读,多有创见。其中提出的具体观点,虽然未必能够成为定论,但无疑可以进一步深化我们对辽代乃至其他北方民族王朝性质、地位的认识,值得予以充分的关注。 ——张帆

作者简介

林鹄,浙江瑞安人,北京大学历史系硕士,芝加哥大学人类学系博士,清华大学历史系博士后,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著有《辽史百官志考订》(2015),以及论文多篇。

目录信息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汉化命题与征服王朝论
第二节 辽朝二元性检讨
第二章 建国方略
第一节 从唐天复元年到辽神册元年
第二节 阿保机的大契丹国
第三节 继承人的选择
第三章 入主中原
第一节 太宗继位
第二节 据有燕云
第三节辽晋纠葛
第四节 建号大辽
第五节 中原旋失
第四章 短命世宗
第一节 登临大宝
第二节 再向中原
第三节 意外遇弑
第五章 从部族到官僚体制
第一节 国初制度
第二节 会同改制
第三节 二元体制初步建立
第六章 扩张中止
第一节 穆宗继位
第二节 汉化深入
第三节 中原政策
第四节 个人悲剧
第七章 走向鼎盛
第一节 景宗朝政局概观
第二节 北汉与大宋之间
第三节 留给圣宗的遗产
第八章 南北和议
第一节 宋人北伐
第二节 十年生聚
第三节 烽烟再起
第四节 澶渊之盟
第五节 中央集权
第六节 汉化高峰
第九章 结论

附录
契丹选汗说商兑——兼论所谓北族推选传统
斡鲁朵横帐补说——兼论辽朝部族制度
参考文献
史料
著作
论文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如果本书只是一部单纯的辽前期政治史研究,那么本书的价值尚值得肯定,可惜全书的定位是对西方及日本学者反汉化和二元体制批判与回应,变成了汉化论争议的注脚,此无疑大大削弱了本书的档次。这些年反新清史在国内甚嚣尘上,我个人觉得如果不赞同新清史的观点,只要不参与不回...

评分

如果本书只是一部单纯的辽前期政治史研究,那么本书的价值尚值得肯定,可惜全书的定位是对西方及日本学者反汉化和二元体制批判与回应,变成了汉化论争议的注脚,此无疑大大削弱了本书的档次。这些年反新清史在国内甚嚣尘上,我个人觉得如果不赞同新清史的观点,只要不参与不回...

评分

如果本书只是一部单纯的辽前期政治史研究,那么本书的价值尚值得肯定,可惜全书的定位是对西方及日本学者反汉化和二元体制批判与回应,变成了汉化论争议的注脚,此无疑大大削弱了本书的档次。这些年反新清史在国内甚嚣尘上,我个人觉得如果不赞同新清史的观点,只要不参与不回...

评分

如果本书只是一部单纯的辽前期政治史研究,那么本书的价值尚值得肯定,可惜全书的定位是对西方及日本学者反汉化和二元体制批判与回应,变成了汉化论争议的注脚,此无疑大大削弱了本书的档次。这些年反新清史在国内甚嚣尘上,我个人觉得如果不赞同新清史的观点,只要不参与不回...

评分

如果本书只是一部单纯的辽前期政治史研究,那么本书的价值尚值得肯定,可惜全书的定位是对西方及日本学者反汉化和二元体制批判与回应,变成了汉化论争议的注脚,此无疑大大削弱了本书的档次。这些年反新清史在国内甚嚣尘上,我个人觉得如果不赞同新清史的观点,只要不参与不回...

用户评价

评分

社科院历史所林鹄老师关于辽代前期政治史的一部新著,其核心立论是批判西方学者基于相对主义立场对辽代汉化论的极度排斥,具体的论述方式是采取政治史与制度史交织的视角。作者挑战前人观点和勇于创新的意识,在全书字里行间处处得以体现,尽管其史料论证很难说没有漏洞,但其作为青年学者的锐气值得赞赏。除此之外,作者对于重要史料典籍文献的细读与分析考证功力,也让人印象深刻。能够位列“哈佛燕京学术丛书”之列,个人认为恰如其分。

评分

为了对得起林老师赠书,翻了一遍。导论写的深有见地,颇见林老师读《春秋》的气象——虽然有不少人未必同意,但于我心有戚戚焉。至于正文论证的完成度是否足以支撑导论,我不懂辽史,没有资格和能力评鉴。

评分

不错的角度,但是这一段史料太少,要有说服力的成绩并不容易

评分

当初对比书抱有很大的期望,读后有点失望。对“征服王朝”和“汉化”理论的总体反思及重新思考是其亮点。书中对前贤研究的不同观点值得重新思考,但有大胆假设有余,而论证不足之嫌。尤其是频出“总之、总而言之”之语,给人以论证不足,切要强解之感!

评分

快速翻的 本书推翻契丹有选汗传统的说法 太宗 世宗 穆宗均属非正常意外死亡 且后二人并未立皇储 才导致辽朝前期皇位纷争 本身是兄终弟及的传统 而经过阿保机努力 父子相承在很大程度上已为契丹权贵接受 第一张多米诺骨牌推翻是因为太后有私心 废长立次 更以少子为次子之继承人 打乱了规矩 而清初努尔哈赤的汗位推选制只是针对非常特殊的政治局势精心设计的策略 他两次都想立自己儿子 都失败 仅21年 唯一汗制推选的皇太极继位后 就是选择子裔当继承人的 其实世界上即使酋邦的推举制 一般权力传承也是长子继承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