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增订本)

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增订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谷川道雄
出品人:
页数:336
译者:马彪
出版时间:2013-12
价格:5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32570768
丛书系列:日本中国史研究译丛
图书标签:
  • 谷川道雄
  • 魏晋南北朝史
  • 海外中国研究
  • 中古史
  • 日本汉学
  • 历史
  • 魏晋南北朝
  • 中国史
  • 中国中世社会
  • 共同体
  • 历史研究
  • 社会结构
  • 古代中国
  • 文化共同体
  • 增订本
  • 社会变迁
  • 共同体理论
  • 中世纪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谷川道雄先生代表之一,中译本由中华书局于2002年出版,引起很大关注。此次新增订数万字,收入本社《日本中国史研究译丛》。本书原分为四编,收入谷川先生论文十余篇,对日本中国史研究的理论问题作了检讨与反思,且对六朝具体历史用“共同体”理论作了精彩分析。谷川先生生前的这次增订,新补了第四编的第四、第五两章,以及“补论”。

作者简介

谷川道雄(1925—2013),是日本中国史学界京都学派的传人,也是该学派继内藤湖南、宫崎市定之后的第三代领头人。

他所建立的以豪族道德共同体为社会基础的中国中世史论,从根本上否定了西方近代历史学界所谓“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但无真正的历史”的谬论。

《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增订本)》是谷川氏的重要代表作。《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增订本)》是一本史论著作,即通过具体史实的考证,最终上升为历史哲学的论著。谷川史学的重要观点之一,是认为如何理解“中国中世”是认识中国史发展内在规律的关键。谷川氏指出西方史学家所谓中国社会停滞论的最大的错误在于忽视中国也曾有过中世,并认为如果不在这个问题上予以超越的话,就难以发现中国史的自身发展规律。谷川氏在探索中国中世的研究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共同体”理论。指出作为共同体的凝聚力,虽然不排斥财力、武力、家族力,但是起决定作用的仍是道德力、伦理力。进而提出民众是共同体伦理关系的存在基础,认为在中国历史上民众最能识别并敬仰高尚的人格,“从而由此端正自己的道德生活”;被领导者有着自下而上判断领导者资格的作用。就这样,谷川理论跃出了中世史的范围,提出了应该如何认识中国史,甚至世界史发展规律的大课题。

目录信息

第一编 中国中世社会论序说
第一章 中国社会与封建制——有关学说史的探讨
一、战后的中国史研究与封建制说的展开
(一)通向封建制的两条道路
(二)中国封建制说的展开
(三)封建制说在逻辑上的矛盾
(四)封建制说的动摇
二、对单系发展说批判的展开与封建制的问题
(一)“近代化”论与封建制的再评价问题
(二)欧关学界的封建制概念与中国专制社会
(三)亚细亚生产方式论的复活与封建制的问题
(四)结论
第二章 中国的中世——六朝隋唐社会与共同体
一、古代世界的超越
(一)殷周的原理及其崩渍
(二)秦汉帝国的结构与自律的世界
(三)帝国的终结与古代原理的超越
二、中世的共同体与贵族社会
(一)魏晋时期各集团的共同体结构
(二)六朝贵族的自立世界
(三)北朝、隋唐诸国家与共同体伦理
第二编 中国古代中世史研究的方法与课题
第一章 一个东洋史学者的现实与学问
第二章 关于中国古代社会性质的论争——从奴隶制到共同体
第三章 六朝贵族制社会的历史性质及其向律令体制的展开
第四章 中国史研究的新课题——兼论封建制的再评价问题
一、战后中国史研究的方向与挫折
二、关于封建制的再评价问题
三、对中国官僚制的认识方法
第三编 士大夫伦理与共同体及其国家
第一章 北朝贵族的生活伦理
一、士大夫社会的恒久性
二、累世同居的伦理意义
三、乡党支配的构造
四、北朝政治史上的贵族
第二章 西魏“六条诏书”中的士大夫伦理
第三章 均田制的理念与大土地所有
第四编 六朝名望家支配的结构
第一章 六朝时代的名望家支配
一、序言
二、名望家支配之赈恤意义
三、名望家的形成
四、关于名望家的人格
五、名望家支配与六朝国家
第二章 六朝时期城市与农村的对立关系——从山东贵族的居住地问题入手
一、序言
二、“土民”崔、张的出身
三、山东贵族的村居生活
四、乡村的统合与城市生活
五、余论
第三章 六朝时期的宗族——与近世宗族的比较
一、序言
二、近世与六朝之比较的视点
三、祭祖、族人救济、修谱
四、六朝的家与宗族
五、结语
第四章 六朝贵族的家政
一、六朝贵族家族生活的公与私
二、家门的规律
三、作为“公务”的家计
四、从家“公务”到国“公务”
五、结语
第五章 贵族主义的身体表现
一、家庭内部的礼仪教育
二、六朝贵族的举止言谈
三、政界的容止、言语效果
四、余论
补论 中国国家论序说——阶级与共同体
一、“豪族共同体论”的学说史背景
二、阶级与共同体
三、国家共同体的起源与发展
四、从豪族共同体到律令制贵族国家
五、唐宋变革以后的官与民
六、近代的国家共同体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本文原载于《唐研究》第9卷,2003年,第534—542页。 谷川道雄先生是日本中国史研究领域的领袖性学者,特别是在六朝隋唐史方面,更称得上是核心与旗帜。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他提出并倡导运用“共同体”理论研究和把握中国的中世纪,对推动日本学界的有关研究发挥了领导作用。可...  

评分

耗时近两个月,基本都是利用上课时间在看终于看完了。看题目时以为又是一部分析六朝时期门阀贵族集团政治运作模式的著作,看完才发现研究目的比这种过程主义要深多了,是要去把握历史规律了,已经可以说上升到历史运作机制甚至可以说历史哲学的层面了。本书写作的最大野心是在...

评分

耗时近两个月,基本都是利用上课时间在看终于看完了。看题目时以为又是一部分析六朝时期门阀贵族集团政治运作模式的著作,看完才发现研究目的比这种过程主义要深多了,是要去把握历史规律了,已经可以说上升到历史运作机制甚至可以说历史哲学的层面了。本书写作的最大野心是在...

评分

耗时近两个月,基本都是利用上课时间在看终于看完了。看题目时以为又是一部分析六朝时期门阀贵族集团政治运作模式的著作,看完才发现研究目的比这种过程主义要深多了,是要去把握历史规律了,已经可以说上升到历史运作机制甚至可以说历史哲学的层面了。本书写作的最大野心是在...

评分

耗时近两个月,基本都是利用上课时间在看终于看完了。看题目时以为又是一部分析六朝时期门阀贵族集团政治运作模式的著作,看完才发现研究目的比这种过程主义要深多了,是要去把握历史规律了,已经可以说上升到历史运作机制甚至可以说历史哲学的层面了。本书写作的最大野心是在...

用户评价

评分

觉得是很学术史的写法,读得并不顺畅,因为有蛮多学术史回顾,我都不了解,就比较走马观花了解了,但还是能让自己更深入到中世这个时期的。

评分

谷川道雄先生创建了豪族共同体理论分析中古社会,其学说一方面批判的继承了战后日本对中国史的研究,另一方面又发扬了京都学派对中古贵族制研究的传统。可以说,无论是把研究视角下移到基层社会,还是强调精神连结的重要性,都极具特色。其实,日本学者对于中国史的研究与国内学者的视角大不相同,他们的成果能够提供许多别样的思路。关于此书,侯旭东老师有一篇书评,发表在《唐研究》第9卷上,对于此书的成就与不足之处都做了很好的评价,值得参阅。额外说一句,部分章节翻译的非常生涩,让人不想再重温第二遍。

评分

一个很大的题目,最终得出的结论也够大。虽然作者在最后一篇论文中部分回应了质疑,但我仍觉得作者夸大了豪族的自觉性。不过,我对材料的认识远不如作者,等待日后学习再体悟吧。书中前部两编和最后一文对日本的中国封建研究做了很好的梳理。

评分

豪族共同体

评分

谷川道雄所谓“豪族共同体”之说,其实颇有道理。魏晋南北朝的豪族庄园,并非所谓土豪劣绅迫害社会的组织,恰恰相反,在永嘉之乱的大洪水后,儒家士族以德性、慷慨、担当、责任感与勇气成为社会的凝结核,成为规避和减少动荡损失的减压器,将宗族乡党囊括到共同体之中,共抗风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