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义军史研究

归义军史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荣新江
出品人:
页数:440
译者:
出版时间:2015-3-1
价格:68.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32569946
丛书系列:中华学术丛书
图书标签:
  • 敦煌学
  • 归义军
  • 荣新江
  • 隋唐史
  • 历史
  • 中古史
  • 中国史
  • 中国历史
  • 归义军·历史·军事·西北史·唐代史·敦煌史·民族关系·古代地方政权·边疆史·文化研究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由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初版,是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荣新江的成名作。因已脱销多年,而敦煌学界一代又一代的新生学子均以本书为入门与深入的教科书,影响深远,故纳入中华学术丛书重版。本书以揭示史实为主要目的,重点探讨归义军的政治史和对外关系史,对九世纪后半期至十一世纪前期将近二百年的晚唐、五代、宋初的西北地区历史作了深入的研究。本书竭泽而渔地取材中、英、法、俄、日等地所藏敦煌文献(包括洞窟题记),与传统传世文献印证,鞭辟入里地进行了分析,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海内外敦煌学界均有极佳的口碑。

作者简介

荣新江,1960年生,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1985年留校任教,现为北大历史系暨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著有《归义军史研究》、《敦煌学十八讲》、《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中国中古史研究十论》、《隋唐长安:性别、记忆及其他》、《辨伪与存真——敦煌学论集》、《学术训练与学术规范》等,主编《唐代宗教信仰与社会》、《中外关系史:新史料与新问题》、《粟特人在中国》、《新获吐鲁番出土文献》及《唐研究》(1-20卷)等。

目录信息

序(季羡林)
前言
第一章 归义军大事纪年及相关问题
第一节 归义军大事纪年
第二节 敦煌地区的改元与纪年
第二章 归义军历任节度使的卒立世系舆称号
第一节 张议潮(85工-867)
第二节 张淮深(867-890)
第三节 张淮鼎(890-892)
第四节 索勳(892-894)
第五节 张承奉(894-910)
第六节 曹仁贵(议金)(914-935)
第七节 曹元德(935-939)
第八节 曹元深(939-944)
第九节 曹元忠(944-974)
第十节 曹延恭(974-976)
第十一节 曹延禄(976-1002)结语
第三章 归义军的创立与发展
第一节 从沙州起义到收复凉州
第二节 唐朝的河陇经营及其与张议潮的矛盾
第三节 归义军势力臻於极盛和唐朝的措置
第四章 张淮深代守归义及其与唐中央朝廷之关系
第一节 P.2044V《文范》记事考辨
第二节 史籍中“河西”概念的演变
第三节 张淮深与唐朝之关系
第五章 李氏家族执政始末
第一节 《陇西李氏再修功德记》所记减索勳事
第二节 长史、司马实掌政权
第三节 李氏家族由盛而衰
第六章 金山国的建立与灭亡
第一节 建国年代
第二节 建国时的内外形势
第三节 与甘州回鹘的战争厂
第七章 曹议金与曹氏归义军政权基础
第一节 由曹仁裕(良才)事迹证曹仁贵即曹议金
第二节 曹议金的通使後梁与莫高窟第98窟的兴建
第三节 从第98窟供养人题记看曹氏政权基础
第八章 曹氏归义军与中原的文化交往
第一节 五台山文殊信仰的传人敦煌
第二节 “新样文殊”像的来历
第三节 五台山文殊信仰的西渐
第九章 归义军时代的敦煌佛教舆佛教界
第一节 归义军佛教的来源
第二节 九、十世纪敦煌佛教的盛衰
第三节 河西都僧统的在位年代
第十章 归义军与甘州回鹘之关系
第一节 张氏归义军与河西回鹘的争斗
第二节 曹议金与回鹘的联姻及其亲征甘州之役
第三节 归义军与甘州回鹊的交往及其通使中原
第十一章 归义军舆西州回鹃之关系
第一节 回鹘西迁後天山东部的形势
第二节 伊州的易手
第三节 金山国的努力与失败
第四节 曹氏归义军与西州回鹘的文化交往
附录 敦煌写本《敕河西节度兵部尚书张公德政之碑》校考
本书所引敦煌文献编号索引
再版後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第一,在作者写作本书的那个时代,接触敦煌卷子远没有现在这么方便,人肉搜抄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作者的辛苦值五星。第二,能够关注这个选题,可以看出当时作者的学术眼界很不一般,今日能号称学界大祭酒确实是实至名归。作者的眼界值五星。第三,从后记看到作者起初的研究计划...

评分

第一,在作者写作本书的那个时代,接触敦煌卷子远没有现在这么方便,人肉搜抄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作者的辛苦值五星。第二,能够关注这个选题,可以看出当时作者的学术眼界很不一般,今日能号称学界大祭酒确实是实至名归。作者的眼界值五星。第三,从后记看到作者起初的研究计划...

评分

第一,在作者写作本书的那个时代,接触敦煌卷子远没有现在这么方便,人肉搜抄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作者的辛苦值五星。第二,能够关注这个选题,可以看出当时作者的学术眼界很不一般,今日能号称学界大祭酒确实是实至名归。作者的眼界值五星。第三,从后记看到作者起初的研究计划...

评分

第一,在作者写作本书的那个时代,接触敦煌卷子远没有现在这么方便,人肉搜抄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作者的辛苦值五星。第二,能够关注这个选题,可以看出当时作者的学术眼界很不一般,今日能号称学界大祭酒确实是实至名归。作者的眼界值五星。第三,从后记看到作者起初的研究计划...

评分

第一,在作者写作本书的那个时代,接触敦煌卷子远没有现在这么方便,人肉搜抄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作者的辛苦值五星。第二,能够关注这个选题,可以看出当时作者的学术眼界很不一般,今日能号称学界大祭酒确实是实至名归。作者的眼界值五星。第三,从后记看到作者起初的研究计划...

用户评价

评分

翻了一遍

评分

1996年初识此书,如今再读,回首恍如隔了一个世纪。中国大陆归义军史的开山之作。

评分

资料一流,史识一般,史识的基石自然是知识体系。就像涉及佛教的地方,结论不是力量强就是弱,这类套话既不乏时代烙印,也表明作者对材料内涵的把握力不从心。一些所谓论述当然只能是变相重复引文。是缘于虚名浮利耽于套路,还是出于天赋志趣厚积薄发,很多人似乎从未想过这样的学术问题。

评分

经典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