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的社会

健全的社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美]弗洛姆 (Erich Fromm)
出品人:99读书人
页数:314
译者:孙恺祥
出版时间:2018-1
价格:45.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2776542
丛书系列:弗洛姆作品系列
图书标签:
  • 心理学
  • 社会学
  • 弗洛姆
  • 艾里希•弗洛姆
  • 美国
  • 社会
  • 法兰克福学派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社会结构
  • 社会治理
  • 公共政策
  • 公民参与
  • 社会公平
  • 制度建设
  • 社区发展
  • 社会福利
  • 社会信任
  • 社会正义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爱的艺术》作者 艾里希•弗洛姆:

只有创造出一个健全的社会才能保护自己

“这个社会能够使人以创造而不是摧毁的方式超越自然,每个人不是靠求同,而是通过将自己体验为自身力量的主体来获得自我感,没有人歪曲现实,崇拜偶像,有的只是一种倾向和信仰的体系。”

——艾里希•弗洛姆

----------------------------------------------------------------------------------------------------------------

《健全的社会》是社会心理学领域的经典之作,是对现代社会中人的精神状况的一次有力的探索。

精神健康的问题是否只涉及某些“不适应”社会的个体?社会作为整体是否会患上精神病?对此,弗洛姆给出了肯定的回答。现代社会使人们与自己创造的事物、自己建立的组织、其他人,甚至自己疏离开来。现代资本主义造就了“可支配的人格”。对这种趋势放任自流的结果将是为异化力量所支配的精神失常的社会。在深入分析了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各种社会组织方案后,弗洛姆提出了第三种方案:在理想的社会中,个人不再是达成其他人的目的的手段,个人的幸福是社会的核心关注点,社会的经济增长不应凌驾于个人的发展之上;在精神健全的社会中,个人应当富有创造力和责任感。

作为人本主义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弗洛姆对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看法与传统的弗洛伊德派的观点有根本的区别。后者将性欲视做人的感情和欲望的基本动力。对此,弗洛姆明确提出:人的基本感情并不植根于他的本能需要,而是产生自人类生存的特殊环境。从中我们可以窥见马克思的人本主义学说的影响。

作者简介

艾里希•弗洛姆,著名德裔美籍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哲学家。1900年生于德国法兰克福犹太人家庭,1922年获德国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是二十年代“法兰克福学派”重要成员。纳粹上台后,他于1934年赴美,在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同时,在哥伦比亚大学等学术机构讲学,并先后执教于墨西哥国立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等高校。1980年弗洛姆病逝于瑞士洛伽诺。

弗洛姆的研究植根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他认为人是各自所在的产物,在现代工业化社会,人变得越来越自我疏离,这种孤立感导致人们潜意识下渴望与他人结合、联系。

弗洛姆以深入浅出、平易近人的文笔,创造了大量学术著作和普及性作品,其中影响最大的有《爱的艺术》《逃避自由》《健全的社会》《精神分析的危机》《论不服从》等。

目录信息

第一章 我们精神健全吗?
第二章 一个社会是否会生病?——社会常态的病理研究
第三章 人类状况——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的关键
人类状况
根源于自身生存环境的人的需要
第四章 精神健康与社会
第五章 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
社会性格
资本主义的结构
第六章 其他各种诊断
十九世纪
二十世纪
第七章 各种解答
专制主义的偶像崇拜
超级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第八章 通向健全之路
概论
经济改革
政治改革
文化改革
第九章 结论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1、他们认为,在一个社会中,精神健康的问题只涉及某些“不适应”的个体,而不涉及文化本身可能存在的不适应的情况。本书要讨论的是后者,即,不是研究个体的病理,而是研究普遍的病理,尤其是当今西方社会的病理。 2、如果一个人无法获得自由,没有自发性,无法真正表达自己的...  

评分

1、他们认为,在一个社会中,精神健康的问题只涉及某些“不适应”的个体,而不涉及文化本身可能存在的不适应的情况。本书要讨论的是后者,即,不是研究个体的病理,而是研究普遍的病理,尤其是当今西方社会的病理。 2、如果一个人无法获得自由,没有自发性,无法真正表达自己的...  

评分

弗洛姆 1954 年写的书,可以先看这个视频: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48869430 什么是 humanities?虽然我学 digital humanities,但对第二个单词的含义仍然不是很确定。什么是以人为本?什么是人文?什么是人性?这本书中给了解释:人是可以说「我」,并知道自己是一...  

评分

如果弗洛姆是茫然的,那么他的读者会更加茫然。弗洛姆的勇敢在于挑起医治社会的责任,这种庞大的任务是弗洛依德公开承认“望而怯步”的。 但是,弗洛姆并没有足够的力量找到如此的路径。这一点,从他这本《健全的社会》的章节的标题上就可以管窥——要么是问句,更多是名词或...  

评分

弗洛姆自己是个文化精英,在分析社会问题的时候,要么他所谓的“人们”仅仅是跟他一样的精英们,他所谓的“社会”仅仅是文化阶层组成的社会。否则,他就不应该说,“人类所有的情感和奋斗都在试图寻求生存的答案,或者说,他们是努力避免疯狂”。他就不应该说“在人具有了理性...  

用户评价

评分

分工愈来愈细,工作愈来愈机械化,社会群体规模愈来愈大的过程中,人自己成了机器的一部分,而不是机器的主人,将自己体验成一件商品、一项投资;他的目的是成功,在市场上卖个好价钱,作为人的价值在于他的可售性,不在于爱及理性等人的品质或艺术能力,快乐等同于购买更新更好的商品,当同大多数人协调一致时,他感到了自我的存在。他同自己疏离,感到不安全、焦虑,须仰仗他人的认可。在机械化和异化的过程中,制造了像人一样运行的机器,机器生产出像机器一样运行的人。给予人恰当的地位,健全的社会才能保护自己,将自己检验为自身力量的主体来获得自我感,为生命服务,资本须为人服务,物须为生命效力,不是接纳和市场倾向,而是创造倾向

评分

分工愈来愈细,工作愈来愈机械化,社会群体规模愈来愈大的过程中,人自己成了机器的一部分,而不是机器的主人,将自己体验成一件商品、一项投资;他的目的是成功,在市场上卖个好价钱,作为人的价值在于他的可售性,不在于爱及理性等人的品质或艺术能力,快乐等同于购买更新更好的商品,当同大多数人协调一致时,他感到了自我的存在。他同自己疏离,感到不安全、焦虑,须仰仗他人的认可。在机械化和异化的过程中,制造了像人一样运行的机器,机器生产出像机器一样运行的人。给予人恰当的地位,健全的社会才能保护自己,将自己检验为自身力量的主体来获得自我感,为生命服务,资本须为人服务,物须为生命效力,不是接纳和市场倾向,而是创造倾向

评分

好枯燥。。。

评分

之前一直觉得一本书列出问题当然得有解决之道,然而现在觉得妄想用区区一点书本钱和时间来解决多年没能解决的问题实在天真愚蠢~犹太人看问题真是尖锐得很~一种看法是纠正异化还有一种任其崩坏,人和这个世界总有相互调节的适应之法,可能也只是自欺欺人~

评分

好枯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