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阐释(全布面精装)

反对阐释(全布面精装)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美)苏珊·桑塔格
出品人:
页数:400
译者:程巍
出版时间:2018-4
价格:75
装帧:全布面精装
isbn号码:9787532775736
丛书系列:苏珊·桑塔格全集
图书标签:
  • 苏珊·桑塔格
  • 文学评论
  • 艺术批评
  • 美国
  • 理论
  • 外国文学
  • 美国文学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哲学
  • 批判
  • 阐释学
  • 思想
  • 学术
  • 文本
  • 解读
  • 理性
  • 独立
  • 深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苏珊•桑塔格与西蒙娜•波伏瓦、汉娜•阿伦特并称为西方当代最重要的女知识分子,是美国声名卓著的“新知识分子”、被誉为“美国公众的良心”、“大西洋两岸第一批评家”。2000年获美国国家图书奖,2001年获耶路撒冷国际文学奖,2003年获西班牙阿斯图里亚斯王子文学奖及德国图书大奖——德国书业和平奖。

“苏珊•桑塔格全集”是她所有作品的汇编,分为“论著”和“文学”两大板块(并包括其子戴维•里夫编辑的“日记”两卷),共16卷,280余万字。“苏珊•桑塔格全集”是迄今为止整个华语世界引进出版的最大规模的当代西方第一流思想家、评论家以及文学家的作品全集,而且是独家版权,在中国当代思想界、学术界、评论界、文学和文化界以及出版界,都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反对阐释》是苏珊•桑塔格最著名的文集之一,是奠定其美国“现有的目光最敏锐的论文家”地位的成名作,评论的锋芒遍及欧美先锋文学、戏剧、电影,集中体现了“新知识分子”“反对阐释”与以“新感受力”重估整个文学、艺术的革命性姿态和实绩。

作者简介

苏珊•桑塔格

1933年生于美国纽约,毕业于芝加哥大学。1993年当选为美国文学艺术学院院士。她是美国声名卓著的“新知识分子”,与西蒙娜•波伏瓦、汉娜•阿伦特并称为西方当代最重要的女知识分子,被誉为“美国公众的良心”、“大西洋两岸第一批评家”。2000年获美国国家图书奖,2001年获耶路撒冷国际文学奖,2003年获西班牙阿斯图里亚斯王子文学奖及德国图书大奖——德国书业和平奖。2004年12月28日病逝于纽约。

目录信息

目录
英国版自序001
致谢001

反对阐释003
论风格018

作为受难者之典范的艺术家047
西蒙娜·韦伊058
加缪的《日记》062
米歇尔·莱里斯的《男子气概》072
作为英雄的人类学家081
乔治·卢卡奇的文学批评097
萨特的《圣热内》110
纳塔丽·萨洛特与小说118

尤内斯库135
论《代表》146
悲剧的消亡155
剧场纪事165
马拉/萨德/阿尔托194

罗贝尔·布勒松电影中的宗教
风格211
戈达尔的《随心所欲》234
对灾难的想象250
杰克·史密斯的《淫奴》271
雷乃的《慕里埃尔》279
关于小说和电影的一则札记292

没有内容的虔诚299
精神分析与诺曼·O·布朗的
《生与死的对抗》307
事件剧:一种极端并置的艺术315
关于“坎普”的札记329
一种文化与新感受力351
后记:三十年后……365
译后记373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本书由苏珊•桑塔格(1933-2004)于1961-1965年之间发表于报刊杂志上的文章结集而成。此时的桑塔格刚刚踏入文坛对纯文学(小说和诗)有很大的抱负,批评只是她反思自己的创作自然而然溢出来的成果。但是这些文章中深刻和“新颖”的思想,很快在此后形成了广泛影响——既影响...  

评分

刚读了第一篇。 读后十五分钟之内无法抑制心中的某种东西。。。她可能说出了我几年来想说又说不出的东西。 很少读到那么好那么深入我心的文章了。 她的评论有某种直抵要害的东西,(从某种特定的角度看来)年轻,激进,深刻而超前。 又, 去了桑塔格的官方网站,碰巧发现她去...  

评分

之前只看过该作者的"论摄影"与"疾病的隐喻",却未曾看过这一本,照理说不应该来这里大放厥词的,然而今天看到的一段话,让我觉得或许把这段胡扯放在这里最适宜不过. =========原文如下========== 苏珊·桑塔格《反对阐释》上海人民版,96页:“其杰出的院长N.里亚扎诺夫将在三十年...  

评分

评分

一 还没有哪个作家像苏珊•桑塔格这样,坚持不懈地把批判的勇气贯注到涉足的每个领域的。现在我们要谈思考和表达的勇气问题,是因为我们被卷入了一个充满谎言和胆怯的时代。正是在这里,桑塔格的声音显得特别的响亮刺耳,不依不饶。 不知从何时起,作家们开始必须和自己身份...  

用户评价

评分

一本伟大的评论集,很多观点至今都是新颖的

评分

桑塔格经典之作 反对阐释这篇文章很有价值

评分

买了旧版,然后再版了,和福斯特文集一样,也是这样的装帧

评分

也标记下这一本,很多意义上真正的成长(PS “还没成熟就已经掉地上”的记忆同样属于这本书

评分

[笔记] 这里所说的阐释,是指一种阐明某种阐释符码、某些“规则”的有意的心理行为。在艺术领域,阐释指的是从作品整体中抽取一系列的因素。阐释的工作实际成了转换的工作,好像在说: 你没看见X其实是A?Y其实是B?Z其实是C? 那么怎样才能使批评或诠释服务于艺术作品,而非僭取其位置? 首先,更多关注艺术中的形式。这样可以消除因为对内容的过度强调而引发的"阐释的自大"。 其次,需要一套为形式配备的描述性(而非规范性)词汇。 另外,需要恢复我们的感觉。 "我们的任务不是在艺术作品中去发现最大量的内容,也不是从已经清楚明了的作品中榨取更多的内容。我们的任务是削弱内容,从而使我们能够看到作品本身。" ***"批评的功能应该是显示它如何是这样,甚至是它本来就是这样,而不是显示它意味着什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