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知名学者尚小明做序推荐
充分挖掘日记、书信,揭示科举改制中鲜为人知的内幕,
如朝廷高层各方态度与争论的历史真相
作为清朝最后的精英,如谭延闿、沈钧儒、王揖唐等,
这一进士群体的浮沉进退和政治命运究竟如何?
晚清的中国连遭挫败,被迫走上变成法、施新政的道路,科举制度首当其冲。本书即旨在探讨清末新政开始后,科举改制下的癸卯、甲辰两科会试,及其造就的中国历史上最后的进士群体在清末民初的出处进退与最终命运。
作者呈现了清季科举改制相对完整的实际运行图景并反思其利弊得失,有助于更深入理解这一重大的制度变革。同时,以一个人数众多但范围固定的进士精英群体为对象,探讨后科举时代士人群体的转型和命运问题,既希望分析把握群体的整体特征和趋向,也观照其内部的分层、差异和复杂性,并将停废科举、清末新政、辛亥鼎革、民初政局一并纳入观察,弥补了既往研究更偏重个体和乡村士子的薄弱之处,拓展和推进了清末民初政治、社会文化转型的研究。
韩策,历史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师从尚小明教授,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博士后。
原载《南方都市报》,2017年12月3日。 一、 读博时在历史系蹭课,时而看到一个让人疑惑的身影:面相老成如访问学者,执礼甚恭却仍是学生模样。若干年以后,才知道那是韩策,当初毅然从法学转入近代史,目前则是北大历史学系最年轻的教师。由他的博士论文改写成的新书《科举...
评分 评分原载《南方都市报》,2017年12月3日。 一、 读博时在历史系蹭课,时而看到一个让人疑惑的身影:面相老成如访问学者,执礼甚恭却仍是学生模样。若干年以后,才知道那是韩策,当初毅然从法学转入近代史,目前则是北大历史学系最年轻的教师。由他的博士论文改写成的新书《科举...
评分原载《南方都市报》,2017年12月3日。 一、 读博时在历史系蹭课,时而看到一个让人疑惑的身影:面相老成如访问学者,执礼甚恭却仍是学生模样。若干年以后,才知道那是韩策,当初毅然从法学转入近代史,目前则是北大历史学系最年轻的教师。由他的博士论文改写成的新书《科举...
评分看完了前三章
评分故纸堆里翻新史,科举场外掀旧论。
评分用批评旧体诗的说法就是“失之纤弱”,太工太巧。
评分有几个点儿有启发
评分书当快意读易尽,如此令人神旺的专业论著,好久没有看到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