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的没落》中,斯宾格勒把世界历史分成八个完全发展的时期,细致考察各个时期的不同现象,揭示其共同具有的产生、发展、衰亡及毁灭的过程。斯宾格勒对文化的研究方法进行了革新,他对每一种文化的现象采取“观相式”的直觉把握,以某些基本象征来揭示这种文化的全貌,他称之为“文化的形态学”。《西方的没落》的主要目的不是复述已经过去的历史事件,而是要掌握事实的真相,以便更好地应对将来。本书也被称为一部未来之书,斯宾格勒被称为西方历史的先知。
斯宾格勒:德国历史哲学家、文化史学家及反民主政治作家。1880年出生于一个邮政官员的家庭,先后曾就读于哈雷、慕尼黑、柏林等大学,最后获得博士学位。著作:《西方的没落》、《决定时刻:德国与世界历史的演变》等。
齐世荣:1926年生,194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历史系,曾任北京师范学院讲师、教授、历史系主任、首都师范大学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专于世界现代史和现代国际关系史。
【按语:快速地阅读了一趟,斯宾格勒的思想很遥远古旧,有种巫师或先知道派头;就哲学维度而言,斯宾格勒的理论不算严谨,康德的某些学说(尤其时间和空间)被他铸改后拿来随便用了,深深借鉴了黑格尔但几乎回避提及黑格尔; 整个框架又有些尼采的权力意志和永恒轮回的色彩,但...
评分◆ 第1章 导 读 基本象征确定文化全貌,乃文化形态论;未来之书 ◆ 第2章 起源与景观 (甲)宇宙和小宇宙 1、大小宇宙,规律的静态与极性的动态;2、由此,人类动物植物也根据醒觉与睡眠区分,但人类的最高感官,视觉,在创造一片光的领域的同时,也创造了光之外的纯粹领域,以...
评分 评分《西方的没落》总算可以放下了,这本巨著通读两遍,历时近一年。这十年里好像没有另外一本书对自己的思想有更大的影响,回顾读书史,也只有我的哲学启蒙《悲剧的诞生》可以与之相提并论。 作为文化哲学,《西方的没落》格局宏大,斯宾格勒理解最深刻的自然是古典文化与西方文...
评分1920年2月,在慕尼黑展开了一场哲学史上极有价值的思想交锋。其中一方为当时的学院大师马克斯·韦伯,台下坐着无数韦伯的狂热拥趸。另一方的气势明显低落许多,一位寂寂无名的中学教师,只写出一本被指出许多谬误的历史哲学著作。面对韦伯咄咄逼人的攻势,中学教师毫无还手之力...
不过呢,就算要灭亡,也要灭亡得璀璨一点。
评分历史形态
评分历史形态
评分这辈子读过最晦涩难懂的书,是我水平太低。
评分十分痛苦的读完上部,通篇是令人难以理解翻译,复杂至极的句子,不知所云的标点符号,各种玄而又玄的哲学理论,作者和译者各种在观点上的冲突和态度上的矛盾,总之对于这部名著,我是没有看懂,希望在以后知识丰富了之后再来提起兴趣看一遍吧。虽然是名著,鉴于翻译的原因,暂且给四颗星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