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形而上学基础》出版于1785年,是康德道德哲学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是在完成《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之间写成的小册子。这部著作系统地展示了康德如何从一般道德理性知识中挖掘出道德性的最高原则,并对道德法则与自由的关系作了一个初步的清理。康德正是在本书中提出了“人是目的”这一命题,本书采取一种从下而上逐步提升的方式,或者说从分析上升到综合、从具体提高到抽象的方式,从日常现实的道德经验出发,是最通俗的一部。不仅展示了康德道德哲学的整个逻辑体系,而且揭示了这个道德体系的发生学,表明它的那些原理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包含了康德道德哲学中许多难解之谜的谜底。
本书由杨云飞译,邓晓芒校订。
很连贯,第二章比李秋霖版本好。
评分「有两句话说的不错:“善行不能使人善,善人却能行善事;恶行不能使人恶,恶人却行恶事”;所以必须质或人本身先好了,然后才会有好行为;好行为乃是从好人而来,如同基督所说:“好树不能结坏果子;坏树不能结好果子”(太七18)不是果子结树,树也不能在果子上生长;反之,乃是树结果子,果子长在树上。因此必须先有树,然后才有果子;果子不能使树好或坏,乃是树怎样,果子也怎样;所以先要人好或坏,然后他才有好或坏的行为,而他的行为并不使他或好或坏,乃是他自己使行为或好或坏……因此人的善与不善,不是由于行为,乃是由于信或不信……如同祂所应许的,祂亲自将律法写在我们心上」——马丁·路德《基督徒的自由》
评分康德太理性
评分很连贯,第二章比李秋霖版本好。
评分「有两句话说的不错:“善行不能使人善,善人却能行善事;恶行不能使人恶,恶人却行恶事”;所以必须质或人本身先好了,然后才会有好行为;好行为乃是从好人而来,如同基督所说:“好树不能结坏果子;坏树不能结好果子”(太七18)不是果子结树,树也不能在果子上生长;反之,乃是树结果子,果子长在树上。因此必须先有树,然后才有果子;果子不能使树好或坏,乃是树怎样,果子也怎样;所以先要人好或坏,然后他才有好或坏的行为,而他的行为并不使他或好或坏,乃是他自己使行为或好或坏……因此人的善与不善,不是由于行为,乃是由于信或不信……如同祂所应许的,祂亲自将律法写在我们心上」——马丁·路德《基督徒的自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