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形而上学基础》出版于1785年,是康德道德哲学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是在完成《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之间写成的小册子。这部著作系统地展示了康德如何从一般道德理性知识中挖掘出道德性的最高原则,并对道德法则与自由的关系作了一个初步的清理。康德正是在本书中提出了“人是目的”这一命题,本书采取一种从下而上逐步提升的方式,或者说从分析上升到综合、从具体提高到抽象的方式,从日常现实的道德经验出发,是最通俗的一部。不仅展示了康德道德哲学的整个逻辑体系,而且揭示了这个道德体系的发生学,表明它的那些原理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包含了康德道德哲学中许多难解之谜的谜底。
本书由杨云飞译,邓晓芒校订。
今晚想起了康德的绝对命令三个公式,唉,康德还是看不懂 ====================== 19世纪德国的著名诗人荷尔德林在他的《元旦书简》中写道:“康德是我们民族的摩西,带领我们走出了埃及的颓败,进入了自由而孤独的沙漠,他从神的山巅上带来了生机勃勃的法规。”康德的《实践理...
评分今晚想起了康德的绝对命令三个公式,唉,康德还是看不懂 ====================== 19世纪德国的著名诗人荷尔德林在他的《元旦书简》中写道:“康德是我们民族的摩西,带领我们走出了埃及的颓败,进入了自由而孤独的沙漠,他从神的山巅上带来了生机勃勃的法规。”康德的《实践理...
评分 评分道德形而上学奠基 一 前言 1.学科分类 物理学的升华-自然形而上学 伦理学-道德形而上学 2.道德形而上学的相关前定 (1)建立道德形而上学的目的:使得对人类社会的行为准则的责任规范,首要地来自于实践理性理想理念的驱动,而不是来自于现象世界下形式逻辑的推理。 (2)...
评分康德《道德形上学之基础》二卷的部分梳理 一、序言 《道德形上学之基础》第二卷的任务是“由通俗的道德哲学通往道德底形上学”。康德认为道德概念是完全先天地存于理性中,并非中经验或偶然的中获得,而是建立在纯粹理性上。为达到这种通往道德形上学的上升,“我们得探索实践...
杨是邓的学生,概念译得比较准确
评分书薄,但康德烧脑。行为(自由,自我立法)、道德(有无义务,而非倾向)、理性(出于义务的动机,1普适律2人是目的而非手段)三者层层递进。杀功利主义的利器。CTMR第二本
评分最好不要买这个译本,此作汉译本最好的还是李秋零的。该作译者错误颇多,而且有些地方根本没理解康德,比如在第二章第五节中,康德说到道德完善性的理想时,译者自作多情地加了个注,称这就是在指基督耶稣,显然不是!康德指的是一种道德的理念,耶稣恰恰只能作为康德批评的道德经验中的实例,怎么可能反而是康德要推崇的理念?另外,我对康德在通过道德实例中的缺憾中反推出理念的先行有些微词--当然,我们理解康德的意思,我只是认为此处若如此行文显得不妥:一个不合道德的做法若被作为直接推出有道德理念的存在显得有些跳跃,可以推出的是人们能从其中知道针对此案例正确的做法应当是什么,就像是从一个对象中的某个要素中能推出对立的要素是什么,但各个对象是不同的,最后或许能在不断的中介中达到理念,但要说从这些事例中直接看到理念的存在,
评分邓晓芒弟子的翻译,比较流畅地就能读下来。期间竟然不时被打动,康德骨子里对人类,或者说一切理性存在者真是充满希望,并且赋予了一种让人动容的崇高感~~~
评分康德太理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