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估一切价值》是为尼采未刊文稿的独具匠心的编撰。尼采曾将《扎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视为其哲学的前厅,将“重估一切价值”的文稿比作未竣工的主体建筑。前者在我国已有各种不同的译本,至于后者,也已先后出版了几种汉译:最早的有《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张念东、凌素心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出版)。尽管这本书依据的版本因尼采胞妹的作伪行径在德国备受争议,但并不影响汉译本在向中国读者介绍尼采遗稿方面具有的开拓意义。接着有贺骥翻译的《权力意志》(漓江出版社,2000年)。这是一个选译本,译自意大利学者Giorgio Colli 和Mazzino Montinari编订的《考订版尼采文集》(KSA)的第13卷,该卷收入1887年至1889年的遗稿,格言按写作时间顺序编排。随后有《尼采遗稿选》(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虞龙法译,依据的是德国乌帕塔尔大学哲学系教授君特?沃尔法特(G?nter Wohlfart)的版本,编者围绕“权力意志”这个主题从考订版第7卷至第13卷遗稿中进行选编,时间跨度从1869年秋至1889年初,所选的格言仍按年代编排。除此之外,近年出版的还有《权力意志》(两卷,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该书依据《考订版尼采文集》(KSA)的第12卷和第13卷,上卷收入1885年至1887年的遗稿,下卷收入1887年至1889年的遗稿。
本书的编排体例完全不同。编者维茨巴赫长期担任尼采协会的主席,参与穆莎里昂版本的编辑出版,属于最著名的尼采作品和思想世界的专家。编者长期研究由魏玛尼采文库管理的遗稿,花了十年时间对尼采八十年代的全部笔记材料进行筛选和整理。翻阅本书的目录,就会发现,这个版本的格言不再简单地按时间顺序排列,第一次从尼采的遗作中提供了思想上属于这部自然哲学巨著的一切东西,并且在编排上用清晰的线条向我们展示了结构有序的尼采思想世界的巨大浮雕。全书分为四卷,每卷包含若干章节,读者通过标题可按图索骥地寻读尼采相关的思想。如果尼采的遗稿好比一付扑克牌,尼采胞妹的版本是将扑克牌的顺序搅乱,维茨巴赫的贡献在于,试图将本来排序就不规整的牌子按花色和数字顺序排好。这对于初学者了解尼采哲学,无疑提供了极大方便。本书的末尾有一附录,标出了每段格言写作的时间。值得注意的是,本书不仅收入80年代的遗稿,而且还有早在1875年写的断片,对于写作时间不确定的,编者则注上“不明”。这份附录体现了德国学者治学的严谨,有助于读者了解尼采思想发展的脉络。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主要著作有:《悲剧的诞生》《不合时宜的考察》《查拉苏图拉如是说》《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等。
维茨巴赫,长期担任尼采协会主席,参与穆莎里昂版本的编辑出版,是最著名的尼采作品和思想世界的专家之一。
林笳,1945年生,祖籍福建省福州市,1967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外语系德语专业,1975年调入广州外国语学院工作,长期从事德语教学,现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德语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德语文学。近年来开设翻译、德语文学史、西方文学批评方法等课程。主要译作:《失踪的少女》、《早年的面包》、《狐狸》(剧本)、《与乌托邦赛跑》(格拉斯文集之一)、《希特勒万岁,猪死了》,主编:《里尔克集》。
尼采惊呼“上帝死了”,他是在痛惜被教会、被大众杀死的古典的、原始的基督教的上帝,这个上帝被取以代之一个道德化、人格化的上帝,这才是他批判的上帝。 “基督教掀起了一场反对古典理念、反对高贵的宗教的斗争……我们已经误解了: 1.人的不死性; 2.所谓的另...
评分尼采惊呼“上帝死了”,他是在痛惜被教会、被大众杀死的古典的、原始的基督教的上帝,这个上帝被取以代之一个道德化、人格化的上帝,这才是他批判的上帝。 “基督教掀起了一场反对古典理念、反对高贵的宗教的斗争……我们已经误解了: 1.人的不死性; 2.所谓的另...
评分我花了三个月的时间读完了《权力意志》。精神像是被一场飓风席卷而过,从最初的激荡震撼到后来的精疲力尽。黑塞说读书应该像是登山,而我确实爬得气喘吁吁。我并没有看到那个狂傲的精神世界的顶峰,我只想把自己从淹没自己的崩雪中挖出来。 这是1888年尼采在病中的...
评分5【69】 我们的激情和爱好意愿获得自己的满足,此外也意愿达到对理智的主宰 5【61】 一个时刻,人有充裕的力量为自己效劳的时刻:科学旨在引发这种自然奴隶制。 7【48】 痛苦的理智性:它本身并不标示眼前什么受到了危害,而是标示这种危害对于一般个体来说具有何种价值。 ...
评分最近偶尔放假,花了一些心思读了尼采的权力意志(The Will to Power)一书。本书是尼采死后其姐根据他零散的手稿拼凑起来的一本“书”,到处是提纲式的语句和随时记下的思考。因为其姐在整理过程中十分随意,完全 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大量的编辑和删改,因此本书也常常被称作是“...
处暑
评分处暑
评分即《权力意志》,尼采在世并未出版过,1886年计划写作,1888年8月底拆散其材料,从中产生《偶像的黄昏》和《敌基督者》。离世后被他的妹妹整修出版
评分尽管是尼采笔记的选编,但此书最大的优势不在于条理化,而在于所选笔记范围远超出国内所常见的《权力意志》(1885-1889)的范围 ,除了作为主体的80年代笔记外,还有部分70年代笔记。
评分孙周兴的没看,有这本书,之前其他的《权力意志》可以退出历史舞台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