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现象学

精神现象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人民出版社
作者:[德] 弗里德里希·黑格尔
出品人:
页数:566
译者:先刚
出版时间:2013-10-1
价格:5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01012591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黑格尔
  • 哲学
  • 德国古典哲学
  • 精神现象学
  • 西方哲学
  • 德国哲学
  • 德国
  • Hegel
  • 哲学
  • 德国
  • 黑格尔
  • 精神
  • 现象学
  • 意识
  • 自我
  • 辩证法
  • 主观性
  • 客观性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精神现象学》是西方哲学史上最重要的经典哲学著作之一,是黑格尔公开发表的第一部哲学巨著,被誉为“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马克思语),亦是当代最受关注、最有影响力的黑格尔著作。

《精神现象学》新译本首次完全基于黑格尔德语原文,积八年之功而完成。译者毕业于北京大学( 哲学 学士、硕士)和德国图宾根大学(哲学博士),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长期从事德国古典哲学 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不仅精通德语,对于黑格尔哲学更有深厚的理解把握。相比之前流行的产生于50多年前的旧译本,新译本准确可靠,文字平实通达而不失深邃,忠实地还原了黑格尔思想的原貌。

作者简介

黑格尔(1770-1831)是德国唯心主义的集大成者,西方哲学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求学于图宾根大学(与谢林、荷尔德林为同窗),先后任教于耶拿大学、海德堡大学、柏林大学。主要著作有《费希特和谢林的哲学体系的差别》(1801)、《精神现象学》(1807)、《逻辑学》(1812-1816)、《哲学科学百科全书》(1817)、《法哲学原理》(1821);除此之外,《历史哲学讲演录》、《美学讲演录》、《宗教哲学讲演录》、《哲学史讲演录》等课堂讲授录也是黑格尔哲学的重要呈现。

目录信息

总序(张世英)
译序(先刚)
序言
导论
第一章 感性确定性,或“这一个”和意谓
第二章 知觉,或物与错觉
第三章 力与知性,现象和超感性世界
第四章 自身确定性的真理
第五章 理性的确定性和真理
第六章 精神
第七章 宗教
第八章 绝对知识
黑格尔自拟的图书广告
主要译名对照及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以前断断续续读过一部分,今年年初花了两个月细读了五分之四,(当然在这期间还有别的书在看),发现倒头来还是一头雾水。虽然有前面的导读,也看过无数人的讨论、论文、解读和简写,但亲自读来还是困难重重、异常吃力。 虽说学分析哲学的人不必读此书,但是当看到Brandom在匹...  

评分

这本书是读者阅读过有关黑格尔著作的最经典的译著。语言平实,毫不晦涩,能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逐渐体会到黑格尔哲学的魅力。对于想了解黑格尔、研究黑格尔的人们而言,这本译著绝对是一本值得力荐的好书!!! 而且,读者对照过德文版的精神现象学,这本译著无论从格式还是内容...  

评分

【按语:黑格尔至少是最深邃最诗意的思想家之一,而且对历史世界具有最雍容的洞察力——他的麻烦或许在于僭越绝对or无限(the infinite)而招致咒诅:在无限者清澈的尺度中,诗歌还在被吟唱,信仰在等候和期盼、科学和逻辑依旧严谨地恪守己身;而在黑格尔那个涵括或混淆一切的...  

评分

引 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序言中有一句颇受争议的名言:“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p11),常被人们简称为“存在即合理,合理即存在。” 据说年轻的海涅曾登门拜访,向黑格尔讨教此语的意义。黑格尔回答,一切合理性的东西都应当实现出...  

用户评价

评分

比小逻辑更难进入。精神不仅是实体,也是主体。作为实体的精神-目的同时设定了主体运动发展的开端。运动具有两个向度,一是普遍性的精神(实体)现实化为个体,一是个体的意识不断上升抵达科学(精神对整体环节的自我认识)。精神的现象也即个体意识的不同形态,成长史即哲学史。真理绝非可以直接把握的存在者,唯有历经思想的艰苦跋涉和层层否定/发展,才能达成具体的统一,消化精神世界的全部财富。其中的环节众多,我们的思想可能仅仅处于某一个局部。然而黑格尔的体系同时也是其界限,精神发展的行动、过程,仍然以思辨的形态展开,构成复杂臃肿的系统。但按照黑格尔的思想,唯有通过之,方能扬弃之。黑格尔的宏大视域和辩证精神依然值得反复体会。

评分

这个版本比贺麟的强出不少,阅读愉悦感大增!

评分

兴奋到不能自拔。

评分

我要气死了,看懂的有多少。滚去看科耶夫和黑格尔导论,这本书适合字字句句斟酌,估计要看一年才能理解50%,目前我理解了4%不到 自己到某些推论和黑格尔很相似 其实自己想到的早就被前人想过一遍,算不得什么原创..佩服,全才,完全抽象逻辑脱离任何的具体经验方法,从抽象理性回归抽象理性的论证和思维,看的好累,完全违背中国人的形象和经验的思维方式,德语语句也是和中文句法词法背道而驰..需要二刷。

评分

第二次刷黑格尔仍然觉得黑格尔的思想艰深,然而却充满着智慧的光芒,可以说在黑格尔那里主体达到了顶峰,他之前的哲学和他之后的哲学在思辨高度上都无法与他比肩,黑格尔必定会被不断地再阐释,正是在此过程中黑格尔被背叛,也被重新解读,所以黑格尔才会被克服,然而之后的哲学家仍然忠诚于黑格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