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文学史 陈平原 文学 文学研究 学术史 中国文学 文学理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发表于2025-02-02
作为学科的文学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本书在思想史、学术史与教育史的夹缝中,思考文学史的生存处境及发展前景。从学科入手,兼及学问体系、学术潮流、学人性格与学科建设,既总结百年来中国人从事文学史撰述与教学的经验,又质疑那种根深蒂固的文学史情结。辨析得失的同时,更希望探究可能的出路。
陈平原,广东潮州人,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央文史馆馆员。近年关注的课题,包括20世纪中国文学、中国小说与散文、现代中国教育及学术、图像与文字等。曾被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1),获全国高校第一、二、三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著作奖(1995、1998、2003),第一、二届王瑶学术奖优秀论文一等奖(2002、2006),北京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06),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6),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2009)等。
文學史學史的部分還是有點太多了, 說來說去都是同一堆話。功力固然深厚,但還是沒能滿足這個題目給人帶來的期待...
评分陈的书,总是感觉扯来扯去就那些话
评分史家眼光与文人趣味大有不同
评分议论文学史与文学概念在近现代演进最集中的著作,资料丰赡,致力于还原历史与重建现场,要说有什么略有缺憾的地方,大概就是论嫌欠缺,见组织缜密功夫而乏飞扬腾越观点,使人叹服而难起予之思。 惟145页第一行“欲采蘋苹花不自由”,多一“苹”字;173页第二行“无穷天地无穷感”,“天”误作“无”;261页第十行“有益于商务”,“益”误作“意”。三处讹误俱为引文,不知是脆皮鸭老师笔记潦草还是编辑处理引文太不用心。
评分12.3日晚阅毕。 “故事”本身的精彩与否固然重要,可“讲故事的人“同样举足轻重,“谁来讲”、“怎么讲”——叙述不仅承担着反映“真实”的作用,更涉及态度、情怀和立场——从这一点上来看,陈平原之于“北大”,尤其之于“老北大”,功莫大焉。 另外,陈钱二位真是可供对读的一对儿啊,书生气与大手笔,大学学者与知识分子,小而密与大而壮,我注六经与六经注我……堪称绝对啊!
文学史的反思与重建 季剑青 《读书》2012年第4期 1934年3月,时任北大文学院长的胡适在一次北大师生座谈会上发表演说,大胆提出将“文学院”改为“史学院”的设想:“学历史的效用是很大的,而历史的范围亦最广,将来文学院亦可设为史学院,因为现在研究哲学的,亦不过是...
评分有些段落与前面看的书略有重复。一二章讲晚晴教育中文学的回归,之后以北大国文系为例讲了史对文的挤压,从讲义到著作,文学课堂的重构和文学及文学史如何教育的问题。三章接续“触摸”中的思考,论讲演对白话文学的影响。个人最喜欢第四章,写的颇有神采。五章谈黄人的辞典编...
评分有些段落与前面看的书略有重复。一二章讲晚晴教育中文学的回归,之后以北大国文系为例讲了史对文的挤压,从讲义到著作,文学课堂的重构和文学及文学史如何教育的问题。三章接续“触摸”中的思考,论讲演对白话文学的影响。个人最喜欢第四章,写的颇有神采。五章谈黄人的辞典编...
评分原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年第8期 文体敏感、史家分寸与在场体验 ——读陈平原《作为学科的文学史》 陆 胤 自从1904年初《奏定学堂章程》颁布,将源自日本的“中国文学史”作为讲授“历代文章流别”的参照,百年来“文学史...
评分文学史的反思与重建 季剑青 《读书》2012年第4期 1934年3月,时任北大文学院长的胡适在一次北大师生座谈会上发表演说,大胆提出将“文学院”改为“史学院”的设想:“学历史的效用是很大的,而历史的范围亦最广,将来文学院亦可设为史学院,因为现在研究哲学的,亦不过是...
作为学科的文学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