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史”是20世纪初从西方经日本传入中国的,它的到来,改变了中国固有的文学、文学史观念,塑造出一个新的中国文学传统。本书讨论的,就是当“文学史”理论传到中国以后,怎样与近代以来的学术分类、历史叙述、教育制度、意识形态、文艺思潮、国语运动相互配合,而对中国古典文学作一种新的理解和诠释,并通过这样的有关“文学史书写”的学术史考察,说明“文学史的权力”是如何形成,又是如何持续不断地发挥它的效力。本次增订新版,增加了“国语的文学史之成立”一章,丰富了全书的内容。另外增加了附录若干,对于“文学史的权力”有补充论述。
戴燕,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古文学、近代学术史、日本汉学,著有《玄意幽远》《魏晋南北朝文学史研究入门》等书。
戴著讨论的对象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包括古代和近现代文学史。全书五章,每章一个主题,依次按照如下逻辑排列:第一章新知识秩序中的中国文学史,讨论文学史的概念。中国古代没有现代意义的文学史,中国人开始书写文学史是在清末,受外国人的影响——欧洲和日本——产生了...
评分戴著讨论的对象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包括古代和近现代文学史。全书五章,每章一个主题,依次按照如下逻辑排列:第一章新知识秩序中的中国文学史,讨论文学史的概念。中国古代没有现代意义的文学史,中国人开始书写文学史是在清末,受外国人的影响——欧洲和日本——产生了...
评分大四这一年基本都是在比较文学的老师手里度过的,对福柯,德里达,海德格尔这些也有些毛(未到皮)的了解。这本书的书名就很吸引我,可能我天生长反骨,对文学史的“套路”总有不满,对这个“壳”也有这一些裂隙似的反叛,戴燕教授的这本书就像是一个锤子,把我头脑里被组建起...
评分戴著讨论的对象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包括古代和近现代文学史。全书五章,每章一个主题,依次按照如下逻辑排列:第一章新知识秩序中的中国文学史,讨论文学史的概念。中国古代没有现代意义的文学史,中国人开始书写文学史是在清末,受外国人的影响——欧洲和日本——产生了...
评分大四这一年基本都是在比较文学的老师手里度过的,对福柯,德里达,海德格尔这些也有些毛(未到皮)的了解。这本书的书名就很吸引我,可能我天生长反骨,对文学史的“套路”总有不满,对这个“壳”也有这一些裂隙似的反叛,戴燕教授的这本书就像是一个锤子,把我头脑里被组建起...
新版重读。
评分有点儿不过瘾。梳理了现代学术对中国文学史的书写历程,用主题推着时间走,角度多元,叙述宏观,也论及许多环肥燕瘦的早期文学史著作。但「权力」二字似乎没用上力:一条绵亘两千余年的长绳,今人用力挥舞这头,它会如何鼓荡?这题目本令人期待更加移山填海的恢宏叙事。
评分主体部分更多在谈论早期文学观念对文学史书写的影响,解构一元化的文学史写作。附录对黄人的评价令人心有戚戚……备课重刷,觉得本科高年级孩子都应该看看,祛个魅啥的。
评分梳理了中國文學史書寫歷程上的諸多問題,更多的不是呈現文學史自身的「權力」而是被「權力」支配下文學史編寫和閱讀的左支右絀,尤其是當下「重寫文學史」浪潮中是否會有新突破?讀完之後仍然需要思考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中文系的「文學史」課程應該如何教與學?讀而靈#039
评分主体部分更多在谈论早期文学观念对文学史书写的影响,解构一元化的文学史写作。附录对黄人的评价令人心有戚戚……备课重刷,觉得本科高年级孩子都应该看看,祛个魅啥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