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史的权力(增订版)

文学史的权力(增订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戴燕
出品人:
页数:400
译者:
出版时间:2018-8-27
价格:69.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301296486
丛书系列:博雅撷英
图书标签:
  • 文学史
  • 戴燕
  • 文学
  • 文学理论
  • 中国文学
  • 古典文学
  • 2018
  • 文学研究
  • 文学史
  • 权力
  • 增订版
  • 理论
  • 评论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文学史”是20世纪初从西方经日本传入中国的,它的到来,改变了中国固有的文学、文学史观念,塑造出一个新的中国文学传统。本书讨论的,就是当“文学史”理论传到中国以后,怎样与近代以来的学术分类、历史叙述、教育制度、意识形态、文艺思潮、国语运动相互配合,而对中国古典文学作一种新的理解和诠释,并通过这样的有关“文学史书写”的学术史考察,说明“文学史的权力”是如何形成,又是如何持续不断地发挥它的效力。本次增订新版,增加了“国语的文学史之成立”一章,丰富了全书的内容。另外增加了附录若干,对于“文学史的权力”有补充论述。

作者简介

戴燕,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古文学、近代学术史、日本汉学,著有《玄意幽远》《魏晋南北朝文学史研究入门》等书。

目录信息

增订版序 /
前言 /
第一章新知识秩序中的中国文学史 /
一什么是文学 /
二什么是中国历史中的文学 /
三怎样写作中国文学史 /
第二章中国文学史:一个历史主义的神话 /
一文学的历史观念 /
二史料的发掘与考证 /
三求因明变的宗旨 /
第三章作为教学的“中国文学史” /
一文学史为中文系的重要课程 /
二教学上的个人与集体 /
三对文学史课的挑战 /
第四章从“民间”到“人民”
——中国文学史上的正统论 /
一新文学的发掘民间 /
二文艺为人民服务 /
三文学的“人民性” /
四抛弃“五四”的旧包袱 /
五爱国主义 /
第五章“写实主义”下的文学阅读
——中国文学史经典的生成 /
一写实主义是一种小说理论 /
二文学史的新经典 /
三正确的阅读方式 /
四多种或一种解释 /
第六章国语的文学史之成立 /
绪论 /
一民国初期的国语运动 /
二新文学与国语 /
三白话文学为国语的基础 /
四白话文学古已有之 /
五国语(白话)文学的历史 /
六白话的戏曲小说为世界一流 /
余论/
附录/
一世界·国家·文学史/
二在世界背景下书写中国文学史/
三中国文学史的早期写作
——以林传甲《中国文学史》为例/
四把旧学换了新知
——林传甲的一本日记和一本教材/
五文学史的力量
——读黄人《中国文学史》/
六“这是多大的使命呀”
——试论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的贡献/
七守护民间
——重读红皮本《中国文学史》/
八文学史的进与退/
九他山之石
——简述日本的中国文学史书写/
十也说说东洋早期出版的《中国文学史》/
十一现代学术史所不能忘记的/
征引书目 /
一文学史/
二著作/
三论文/
后记 /
补记 /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大四这一年基本都是在比较文学的老师手里度过的,对福柯,德里达,海德格尔这些也有些毛(未到皮)的了解。这本书的书名就很吸引我,可能我天生长反骨,对文学史的“套路”总有不满,对这个“壳”也有这一些裂隙似的反叛,戴燕教授的这本书就像是一个锤子,把我头脑里被组建起...  

评分

戴著讨论的对象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包括古代和近现代文学史。全书五章,每章一个主题,依次按照如下逻辑排列:第一章新知识秩序中的中国文学史,讨论文学史的概念。中国古代没有现代意义的文学史,中国人开始书写文学史是在清末,受外国人的影响——欧洲和日本——产生了...

评分

戴著讨论的对象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包括古代和近现代文学史。全书五章,每章一个主题,依次按照如下逻辑排列:第一章新知识秩序中的中国文学史,讨论文学史的概念。中国古代没有现代意义的文学史,中国人开始书写文学史是在清末,受外国人的影响——欧洲和日本——产生了...

评分

大四这一年基本都是在比较文学的老师手里度过的,对福柯,德里达,海德格尔这些也有些毛(未到皮)的了解。这本书的书名就很吸引我,可能我天生长反骨,对文学史的“套路”总有不满,对这个“壳”也有这一些裂隙似的反叛,戴燕教授的这本书就像是一个锤子,把我头脑里被组建起...  

评分

戴著讨论的对象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包括古代和近现代文学史。全书五章,每章一个主题,依次按照如下逻辑排列:第一章新知识秩序中的中国文学史,讨论文学史的概念。中国古代没有现代意义的文学史,中国人开始书写文学史是在清末,受外国人的影响——欧洲和日本——产生了...

用户评价

评分

03.13.20

评分

有点儿不过瘾。梳理了现代学术对中国文学史的书写历程,用主题推着时间走,角度多元,叙述宏观,也论及许多环肥燕瘦的早期文学史著作。但「权力」二字似乎没用上力:一条绵亘两千余年的长绳,今人用力挥舞这头,它会如何鼓荡?这题目本令人期待更加移山填海的恢宏叙事。

评分

权力两个字还是没怎么涉及啊,冲着题目来的我有点失望。学术史研究一涉及到当代意识形态就跟茶壶里煮饺子一样,不能说,不好说,点到周围一圈,中间纹丝不动,看得我心累。还不如去看陈平原那本会议记录。

评分

倒不能說完成度不高,畢竟作者想談的問題都談到了,且論證頗具力度;但又有些意猶未盡的感覺,或許是這個題目太宏闊了,總感覺有些非常重要的問題,此書仍沒能討論詳盡,未免有些遺憾。

评分

研究主题选得很好,不过读罢没有给我初看书名时的吸引与震撼。全书更像是论文合集,附录中的前部分论文行文较之全书正文更严谨,不赘余。正文部分有独到的眼光,但感觉由于讨论的东西过多,所以仍显粗线条勾勒,对民国时段讨论得不够深入。尤其是反对新文学观念的那批人对文学史的看法并未展现。鉴于是十几年前的书,本不应以现在的眼光来苛求,但还是想苛求一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