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史”是20世纪初从西方经日本传入中国的,它的到来,改变了中国固有的文学、文学史观念,塑造出一个新的中国文学传统。本书讨论的,就是当“文学史”理论传到中国以后,怎样与近代以来的学术分类、历史叙述、教育制度、意识形态、文艺思潮、国语运动相互配合,而对中国古典文学作一种新的理解和诠释,并通过这样的有关“文学史书写”的学术史考察,说明“文学史的权力”是如何形成,又是如何持续不断地发挥它的效力。本次增订新版,增加了“国语的文学史之成立”一章,丰富了全书的内容。另外增加了附录若干,对于“文学史的权力”有补充论述。
戴燕,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古文学、近代学术史、日本汉学,著有《玄意幽远》《魏晋南北朝文学史研究入门》等书。
戴著讨论的对象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包括古代和近现代文学史。全书五章,每章一个主题,依次按照如下逻辑排列:第一章新知识秩序中的中国文学史,讨论文学史的概念。中国古代没有现代意义的文学史,中国人开始书写文学史是在清末,受外国人的影响——欧洲和日本——产生了...
评分大四这一年基本都是在比较文学的老师手里度过的,对福柯,德里达,海德格尔这些也有些毛(未到皮)的了解。这本书的书名就很吸引我,可能我天生长反骨,对文学史的“套路”总有不满,对这个“壳”也有这一些裂隙似的反叛,戴燕教授的这本书就像是一个锤子,把我头脑里被组建起...
评分戴著讨论的对象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包括古代和近现代文学史。全书五章,每章一个主题,依次按照如下逻辑排列:第一章新知识秩序中的中国文学史,讨论文学史的概念。中国古代没有现代意义的文学史,中国人开始书写文学史是在清末,受外国人的影响——欧洲和日本——产生了...
评分大四这一年基本都是在比较文学的老师手里度过的,对福柯,德里达,海德格尔这些也有些毛(未到皮)的了解。这本书的书名就很吸引我,可能我天生长反骨,对文学史的“套路”总有不满,对这个“壳”也有这一些裂隙似的反叛,戴燕教授的这本书就像是一个锤子,把我头脑里被组建起...
评分大四这一年基本都是在比较文学的老师手里度过的,对福柯,德里达,海德格尔这些也有些毛(未到皮)的了解。这本书的书名就很吸引我,可能我天生长反骨,对文学史的“套路”总有不满,对这个“壳”也有这一些裂隙似的反叛,戴燕教授的这本书就像是一个锤子,把我头脑里被组建起...
研究主题选得很好,不过读罢没有给我初看书名时的吸引与震撼。全书更像是论文合集,附录中的前部分论文行文较之全书正文更严谨,不赘余。正文部分有独到的眼光,但感觉由于讨论的东西过多,所以仍显粗线条勾勒,对民国时段讨论得不够深入。尤其是反对新文学观念的那批人对文学史的看法并未展现。鉴于是十几年前的书,本不应以现在的眼光来苛求,但还是想苛求一下。
评分文如其人,干净优美。
评分重点落在权力上,对各类文学史的分析更多指民国到六十年代以前的递相嬗变。我快读过去,有点印象的是说我国文学史的写作最初虽受到外国影响但实际由来有自,毕竟史学丰厚,然不免转为史的罗列。第二是从宽泛文学到纯文学的转变。我想说的是第二点,袁本偏于宽泛,章本侧身文学。同时书中还透露出对文学史写作的思考,颇为赞许剑桥文学史尤其是点出出版抄写的角度来写文学史,虽然戴氏说还未见有如此写者。章本明清小说其实有些消息。初次外本书还可作为民国与建国后的历史侧影,颇有讽意,恐此版后再版无望。还好我没有买这本书,倒不是不好,我最开始以为这里面有评价各类文学史版本的,其实还是更注重文化权力的书写。种草颇久下大雨扫完,现在又是晴天了。
评分主体部分更多在谈论早期文学观念对文学史书写的影响,解构一元化的文学史写作。附录对黄人的评价令人心有戚戚……备课重刷,觉得本科高年级孩子都应该看看,祛个魅啥的。
评分对中国文学史的书写进行溯源,探求近代历史语境中“新文化运动”影响下,五四学者们借助编写文学史寻找国家民族的自我定位,出于“言文一致”又与国语运动结合,意图将中国文学纳入世界文学之中。同时将日本和欧洲的文学史书写模式作为一面“镜子”,照见中国文学史的模样。产生于复杂多变、救亡图存的早期中国文学史被“民族主义”和“世界主义”裹挟没有准备地进入“新世界”,遗留的五四气息在重写“充满爱国主义”和“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学史潮流中逐渐消失殆尽。中国文学史编写的理念、来源、动机、目的从一开始便不可避免地落入西方学术话语体系,在不断的形成、变化发展过程中,政治权力、学术权力、文学权力施加于文学史上,塑造出中国文学传统,在不同的时代指令下又为不同的意识形态发声和被左右。(读了快半个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