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文脉的接续与转化》原为陈平原先生应香港三联之约编就,并于2008年在香港出版繁体字版,反响颇佳。因为发行等方面的限制,丛书少为大陆读者所见,实在是一个不小的缺憾。蒙香港三联授权,我社今特推出简体字版,但愿对大陆读书界是一种补偿。陈平原先生曾为本丛书香港三联版撰有总序,略述丛书的编选宗旨和出版的因缘际会,无不精妙绝伦,现移用原序中若干隽语,以为简体版弁言,希望于读者诸君有所助益。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优秀的你值得被更多人看到!感谢这一遭的相遇,才让艳阳大雨,春夏秋冬,都被赋予新的意义。
评分陈平原老师的书,要带着问题意识去看,才会真正得到出人预料而又情理之中的见解。现代文学三十年,话语太喧嚣,非常多声部,迷人又烦乱。只有学力深厚的人,才能拨开云雾,见历史本原。看“现代中国的魏晋风度和六朝散文”,最大的启示是章太炎对六朝文章的评点以及对鲁周二人的启示,还有这鲁周二人对六朝文学利用的不同偏向,对民国文学和文化场的巨大话语影响力。确实在喧闹的表层事件里,勾勒出了一条潜藏而又生生不息的“千年文脉”。
评分陈平原主编,葛兆光参与,Awsl!2018年
评分前两篇已经在别的集子里看过了…述学文体篇分出明/暗、正/反、全/略引,又关注到印刷出的物质实物包含的丰富信息(如字体大小改换,也算另一种广义的“上下四旁”思路?);有声中国篇分出演辩的不同面向(同道/“百姓”,学理考量/启蒙)…但是谈及语言/媒介/文体三者互动的部分又不止于此的…(感觉最后一篇是圈地型的…)
评分膜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