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爱原始性

偏爱原始性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广西美术出版社
作者:[英] E·H·贡布里希
出品人:
页数:318
译者:杨小京
出版时间:2016-4
价格:11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9415243
丛书系列:贡布里希文集
图书标签:
  • 贡布里希
  • 艺术史
  • 艺术
  • 艺术理论
  • 文化研究
  • 美学
  • 艺术史书单
  • 文化史
  • 原始主义
  • 自然哲学
  • 本真生活
  • 简约美学
  • 原生态文化
  • 人性回归
  • 去工业化
  • 心灵自由
  • 纯真状态
  • 未被修饰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偏爱原始性》研究视觉艺术趣味变化史上反复发生的一个现象:古老而单纯的作品,例如“原始的”作品,在道德上和审美上要优于后来变得柔弱、颓废的作品。贡布里希将这种观念追溯到古典时代,既把它与西塞罗关于放纵感官会导致厌恶的观察联系起来,又把它与艺术发展像生命体一样会生长、会成熟、会腐败以致死亡的一个影响深远的比喻联系起来。一代代的艺术家和批评家更偏爱早期风格所具有的力量、高贵和真诚,而厌恶精致的风格,因为它以腐败和俗气诉诸人们的感官。《偏爱原始性》总结了作者四十多年来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和思索,他论证严密,旁征博引,讨论了相关作者、批评家和艺术家在塑造和改变这些观念时所起的作用。

作者简介

贡布里希教授,恩斯特爵士,功勋团成员(O.M ),高级英帝国爵士(C.B.E)。1909年生于维也纳,1936年进入伦敦的瓦尔堡研究院任教职,从1959年起,担任伦敦大学古典传统史教授及院长,直至1976年退休。

主要著作有《艺术的故事》(第16版,1995年),《艺术与错觉—图画再现的心理学研究》(第6版,2002年),《秩序感——装饰艺术的心理学研究》(1979年)。还出版有论文集,“文艺复兴艺术研究”四卷,第一卷《规范与形式》(1966年)、第二卷《象征的图像—贡布里希图像学文集》(1972年)、第三卷《阿佩莱斯的遗产》(1976年)、第四卷《老大师新解》( 1986年),《木马沉思录——艺术理论文集》(1963年),《图像与眼睛—图画再现心理学的再研究》(1982年),《敬献集——西方文化传统的解释者》(1984年),《我们时代的话题——20世纪的艺术与学术问题》(1991年),以及《艺术史反思录》( 1987年),《偏爱原始性——西方艺术和文学中的趣味史》(2002年)。

目录信息

译者序 艺术史家是文明的代言人 / 7
前言 偏爱原始性 / 23
第一章 柏拉图的偏爱 / 27
插曲:进步还是衰落? / 50
第二章 崇高的崛起 / 56
第三章 前拉斐尔派的理想 / 97
第四章 寻求精神性 / 148
第五章 形式价值的解放 / 185
插曲:新世界和新神话 / 203
第六章 二十世纪 / 208
倒退的诱惑 I / 238
倒退的诱惑 II / 244
第七章 原始性:于意云何? / 269
附录 古物的研究 / 296
注释 / 299
索引 / 306
图片版权 / 317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贡布里希的第一本书《艺术的故事》是写给普罗大众开智的,作为入门书,谈及个人观点的地方并不多,后来的《象征的图像》偏学术,闪烁理性光芒,是图像学方面的珠峰,旁征博引,因为太深奥,所以每个字都值得反复拜读,是一本值得敬畏的书。而这一本,大概因为是收官之作,所以...  

评分

1935年11月,在一场题为“心理分析和艺术史”的高级讲座上,面向一众心理分析专家,26岁的艺术史学者恩斯特·贡布里希(Ernst Hans Gombrich, 1909-2001)将两幅画并置在一起,一幅是典型的沙龙绘画——画院院长布格罗的《维纳斯诞生》,另一幅则是“原始”的先锋绘画——毕加...  

评分

1935年11月,在一场题为“心理分析和艺术史”的高级讲座上,面向一众心理分析专家,26岁的艺术史学者恩斯特·贡布里希(Ernst Hans Gombrich, 1909-2001)将两幅画并置在一起,一幅是典型的沙龙绘画——画院院长布格罗的《维纳斯诞生》,另一幅则是“原始”的先锋绘画——毕加...  

评分

贡布里希的第一本书《艺术的故事》是写给普罗大众开智的,作为入门书,谈及个人观点的地方并不多,后来的《象征的图像》偏学术,闪烁理性光芒,是图像学方面的珠峰,旁征博引,因为太深奥,所以每个字都值得反复拜读,是一本值得敬畏的书。而这一本,大概因为是收官之作,所以...  

评分

贡布里希的第一本书《艺术的故事》是写给普罗大众开智的,作为入门书,谈及个人观点的地方并不多,后来的《象征的图像》偏学术,闪烁理性光芒,是图像学方面的珠峰,旁征博引,因为太深奥,所以每个字都值得反复拜读,是一本值得敬畏的书。而这一本,大概因为是收官之作,所以...  

用户评价

评分

打算2年之后再读一遍,看有没有理解的更多。 读它,暴露了自己对19世纪以前懂得太少了。 但好书就是读一本胜十本。

评分

week40&41 讲的趣味的发展变化,以及什么是好的趣味。在往返飞机和瑞士的火车上读了大半本,前面三分之二部分读得很顺手。

评分

何以解忧,唯有读书 近日得暇读完了贡布里希的收官之作《偏爱原始性》,其实从《艺术的故事》开始,一直就很喜欢他的书,总感觉很有思考基点及逻辑上的同感——艺术本身是严肃的,可以用理性来审视感性。至于贡爷的“原始性”偏爱,也无非因为其中有高贵、力量、单纯和真诚。艺术中即刻刺激的快感与自我克制的审美到底孰高孰低,每个人心中应该都有对应的评判,其实在文学中也类似。一直以来,自诩为读书人,读书本身是为了寻觅那些或隐或显的契合,然后在那些琐碎的契合中,不断拼凑和完善自我的存在。以往好读书不求甚解,泥沙俱下,来者不拒。近年来也在反思,不断去探索和尝试新的趣味。但读书在半吊子途中,则极易陷入矫情——既不融于俗世,又不能求得解脱。无他,接着读。

评分

何以解忧,唯有读书 近日得暇读完了贡布里希的收官之作《偏爱原始性》,其实从《艺术的故事》开始,一直就很喜欢他的书,总感觉很有思考基点及逻辑上的同感——艺术本身是严肃的,可以用理性来审视感性。至于贡爷的“原始性”偏爱,也无非因为其中有高贵、力量、单纯和真诚。艺术中即刻刺激的快感与自我克制的审美到底孰高孰低,每个人心中应该都有对应的评判,其实在文学中也类似。一直以来,自诩为读书人,读书本身是为了寻觅那些或隐或显的契合,然后在那些琐碎的契合中,不断拼凑和完善自我的存在。以往好读书不求甚解,泥沙俱下,来者不拒。近年来也在反思,不断去探索和尝试新的趣味。但读书在半吊子途中,则极易陷入矫情——既不融于俗世,又不能求得解脱。无他,接着读。

评分

偏爱的“原始性”是说的“质朴,自然”,对的;但,论述的理念早已过时。另:笔者对于东西方艺术不同的认识,也是对的,东方意象,西方具象;并,指出,东方已达到一个顶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