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书中,葛凯(Karl Gerth)认为,影响近代(modern)世界的两大关键力量——民族主义(nationalism)和消费主义(consumerism)先后在中国滋长。在20世纪早期,民族主义把每件商品贴上“中国的”或“外国的”标签,消费文化变成民族性概念被清晰表达、被制度化及被实践的场所。本书以中文、日文和英语的档案、杂志、报纸和书籍为文献基础,第一次探讨了民族主义与消费主义之间的历史纽带,重新解释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方面,并为洞悉所有近代国家中的类似联系提出了方法上的参考。
1.作者介绍
葛凯 (Karl Gerth) ,2000年获哈佛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先后在南卡罗来纳大学和牛津大学任教,现为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历史系教授、中国研究首席讲席教授。主要研究现代和当代中国的消费主义与消费文化。
2.代表作品
著有China Made:Consumer Culture and the Creation of the Nation(中译本为本书)、As China Goes,So Goes the World(中译简体版为《中国消费的崛起:中国消费者如何改变世界》,繁体版为《中國好,世界就好?》),并就中外现代史比较发表了一系列文章。
自晚清以来,女性身体或女性形象的改造往往会带上强烈的民族隐喻,塑造何种形象的女性所隐含的是对民族国家的想象,女性的审美与时尚也与当下盛极一时的民族主义挂钩。葛凯在《制造中国:消费文化与民族国家的创建》中探讨了女性消费群体在民族立场下的角色和表现,展现出社会...
评分在本书的开头,葛凯引用了中国人相当熟悉的《林家铺子》中抵制日货的情节,来引出他要探讨的核心问题:民族主义和消费主义怎样并且为什么会交织在一起?虽然对于《林家铺子》中的细节叙述与原文有些差异,但和很多汉学家一样,文本不过是一个引子,这小小的疏漏并不会影...
评分我不得不佩服某些知识分子,能把这种那么学术的书给“啃”下来。我更羡慕某些知识分子,在看完之后可以只用几句话就把书的核心思想给概括得清清楚楚。我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才能真正读懂那些很学术的著作。 我感觉作者讲的是“国货运动”及背后的一些社会思潮跟矛盾。历史还...
评分好书再版,总是好事。 收到这本书时,正值韩国乐天在中国某些媒体上几乎处于“人人喊打”的境地——略微让人宽慰的是,好像比当年家乐福门口聚集着一堆群情激奋的“爱国者”稍好一些,很多人对这样不分青红皂白的“爱国”深感忧虑。不管怎样,消费主义与民族主义之间剪不断理...
评分For those who did not study history at universities, this is a funny book to get hold since the author has tried to find a balance between a conventional historian approach and his China experience. Overall, an academic book with a hint of story-telling. Wo...
要看了这个,我就不写民初服制的文章了,sad
评分制造你妈!
评分眼界极高,作者试图探索现代民族国家构建的另一种形式——消费民族主义,却又缺少相关概念的对话,陷入了鸡生蛋、蛋生鸡的怪圈。如果有高水平书评直接读书评即可。另外,作者的目光始终聚焦于上海这一国家化大都市及其精英阶层,作为全球化/现代化过程中最薄弱一环的乡村与边疆,仍然处于失语状态。
评分消费文化与民族国家的创建- 以上海为例,讨论的阶层与范围削弱了观点的可靠性。出发点不错。
评分刚开始读的时候总有一种隔膜感,感觉有点迷迷糊糊的,都读完了才发现这本书恐怕是论文集改出来的,作者构造了一个很大的研究框架,但是考察的细致程度并不尽如人意,书中提了不少理念,但是理念之间缺乏细致的串联,不过很有利于启发思维。作者的问题意识非常有意思,也是一个值得在更长时段(也许是自明末到现在)中去思考的问题,在1905-1937这个时段中,作者的研究为我们开了个好头,很值得学习。不足的两点:翻译中稍微有些瑕疵,有的句子读起来很别扭;最后在处理参考文献时应按参考文献的类型进行分类,单纯按照题名首字母顺序来分类看起来太费劲了。总的来说,是一本好书,非常有利于启发思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