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中国

制造中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葛凯 (Karl Gerth)
出品人:
页数:872
译者:黄振萍
出版时间:2016-10-1
价格:CNY 59.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1276495
丛书系列:博雅史学论丛·海外中国史研究
图书标签:
  • 海外中国研究
  • 社会史
  • 民族主义
  • 中国研究
  • 历史
  • 经济史
  • 国家建构
  • 新文化史
  • 中国制造
  • 工业发展
  • 中国崛起
  • 制造业
  • 经济转型
  • 技术创新
  • 全球化
  • 产业升级
  • 工匠精神
  • 实体经济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在本书中,葛凯(Karl Gerth)认为,影响近代(modern)世界的两大关键力量——民族主义(nationalism)和消费主义(consumerism)先后在中国滋长。在20世纪早期,民族主义把每件商品贴上“中国的”或“外国的”标签,消费文化变成民族性概念被清晰表达、被制度化及被实践的场所。本书以中文、日文和英语的档案、杂志、报纸和书籍为文献基础,第一次探讨了民族主义与消费主义之间的历史纽带,重新解释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方面,并为洞悉所有近代国家中的类似联系提出了方法上的参考。

作者简介

1.作者介绍

葛凯 (Karl Gerth) ,2000年获哈佛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先后在南卡罗来纳大学和牛津大学任教,现为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历史系教授、中国研究首席讲席教授。主要研究现代和当代中国的消费主义与消费文化。

2.代表作品

著有China Made:Consumer Culture and the Creation of the Nation(中译本为本书)、As China Goes,So Goes the World(中译简体版为《中国消费的崛起:中国消费者如何改变世界》,繁体版为《中國好,世界就好?》),并就中外现代史比较发表了一系列文章。

目录信息

中文版序言
英文版序言
图表目录
导论
第一部分 语境与个案研究
第一章 商品危机及国货运动的起源
第二章 男人形象的民族化
第二部分 作为抵抗的消费
第三章 国货运动和反帝抵货运动,1905—1919
第四章 国货运动和反帝主义抵制活动,1923—1937
第三部分 展览综合体
第五章 民族主义商品展览会
第六章 1928年展览会建立的民族主义视觉认知
第四部分 民族国家、性别与市场
第七章 女性消费群体的民族主义化
第八章 塑造爱国企业家
结论
参考书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在本书的开头,葛凯引用了中国人相当熟悉的《林家铺子》中抵制日货的情节,来引出他要探讨的核心问题:民族主义和消费主义怎样并且为什么会交织在一起?虽然对于《林家铺子》中的细节叙述与原文有些差异,但和很多汉学家一样,文本不过是一个引子,这小小的疏漏并不会影...  

评分

19世纪中期,英国用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强迫签署了不平等条约,将中国固定在了非常低的税率上,以兜售“洋货”以及生活方式。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政府都缺乏禁止洋货消费以及控制西方生活方式渗透的能力,而国家存亡与中国工业的健康发展之间的关联是牢不可破的...  

评分

2005年圣诞节,美国财经记者萨拉•邦乔妮突然发现,自己被无所不在的中国制造的商品包围着,从电视到网球鞋,从圣诞树上的彩灯到地板上的洋娃娃,从DVD到自己脚上穿的袜子……她迅速将自己收到的圣诞礼物清点了一下,发现来自中国的占了25件,而非中国制造的则只有14件。...  

评分

2005年圣诞节,美国财经记者萨拉•邦乔妮突然发现,自己被无所不在的中国制造的商品包围着,从电视到网球鞋,从圣诞树上的彩灯到地板上的洋娃娃,从DVD到自己脚上穿的袜子……她迅速将自己收到的圣诞礼物清点了一下,发现来自中国的占了25件,而非中国制造的则只有14件。...  

评分

19世纪中期,英国用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强迫签署了不平等条约,将中国固定在了非常低的税率上,以兜售“洋货”以及生活方式。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政府都缺乏禁止洋货消费以及控制西方生活方式渗透的能力,而国家存亡与中国工业的健康发展之间的关联是牢不可破的...  

用户评价

评分

消费文化与民族国家的创建- 以上海为例,讨论的阶层与范围削弱了观点的可靠性。出发点不错。

评分

观察角度还是很有意思的,不少论点也很新颖有启发,但框架有点散,没有帮助作者把研究主题深化。

评分

囫囵吞枣地读完了。 视角新颖,从经济史尤其是消费的角度看待中国民族国家的创建,或者说从民族主义的角度研究消费文化。 作者目标很宏大,但在实际的研究中,似乎并没有达到这些目标。 读的过程中出现很多指代不明确的地方,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问题?

评分

消费文化与民族国家的创建- 以上海为例,讨论的阶层与范围削弱了观点的可靠性。出发点不错。

评分

消费文化与民族国家的创建- 以上海为例,讨论的阶层与范围削弱了观点的可靠性。出发点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