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简史》成稿于1946年至1947年冯友兰受聘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期间,为中国哲学史课程讲稿,于1948年由美国麦克米伦公司出版。本书以二十余万字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几千年的中国哲学史,不仅一直是世界许多大学中国哲学的通用教材,更成为许多西方人了解中国思想文化的入门书。此次出版为英汉对照版本,中文译文采用赵复三译本。
冯友兰(1895—1990),字芝生,河南唐河人。哲学家,哲学史家。曾就学于北京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28年起,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兼哲学系主任、文学院院长、校务会议主席。抗战期间任西南联大哲学系主任兼文学院院长。1952 年起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
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等。论著编为《三松堂全集》。
寒假我反复认真的研读《中国哲学简史》,总感觉似懂非懂,虽然我在努力的看,还是觉得这本书读起来非常费劲。书中古代哲学家们的思想读后有种让人熟悉又陌生的说不清的感慨。 现在将我读这本书后,对哲学的一点认识和感悟与大家分享如下。通过阅读这本书我知道了人们常说的哲学...
评分1. 道家强调无差别,特别强调无对错的差别。是不是因为取消了所谓的对,也就没有了所谓的错。例如:不再定义量化勤奋,也就没有了懒惰,只有自然存在,自然消失的劳累。又比如离婚给孩子带来的不幸,并不一定来自于离婚这件事,而来自人们社会的否定和廉价怜悯。 2. 墨家对赏...
评分前段去读新东方的口语班,坐在我旁边的小姑娘,跟我说她很喜欢读书,她说,我这个人特别敏感,很喜欢想问题,所以读了很多书,我说,读了些什么啊,她说,我最喜欢读励志书了,还有很多如何激发人脑潜能的书,,,,我说,啊,是么,不,不错啊,,,后来又一天,她跟我说,她...
评分理: 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返糊涂更难。但也只有进到这一境界,才能明白人生是怎么一回事。 一个人如果不能从一个更高的观点看事物、那么这一切方法没有哪一个能够绝对保证他不受伤害。不过,从更高的观点看事物,也就意味着取消自我。 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
评分废寝忘食地花了两天读完了冯友兰老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很受启发,对儒释道的发展有了清晰的理解。现把书中主要内容整理如下: 儒释道是国粹哲学,细分可分为出世和入世。出世通常被认为是理想主义不现实不适用的,讲究超凡脱俗;入世就是现实主义的讲究很现实很实用的东...
1、卖弄学问、持才傲物之人喜欢把简单的道理用晦涩玄奥的语言传达;而真正的大师是以平易近人的口吻、浅显易懂的文字去跟你讲述博大精深的学问。我敬佩后者。冯友兰便是这类难得的大师。 2、此书是讲哲学史,不是讲哲学。它只客观的展示历代的哲学流派的观点及其发展,没有对其哲学观点加入自己的批评文字。因此书面向西方读者,所以文字浅白易懂(无论英文原文还是中文译本),是了解中国哲学的最佳入门读物。 3、看完之后,我似乎懂了一点中国哲学的精髓。中国哲学的目的是教人“成圣”、“得道”、“顿悟”,进入“天地境界”,最后人有“无知之知”,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不求彼岸解脱,以一颗平常心在现实生活,心是通透的。
评分原文易懂,同时在读林语堂先生写的东西,都是为了理解人。
评分需要多读几遍……
评分读得很兴奋,纠正了许多一直以来的错误理解,但,再深入的话、很辛苦。
评分3】本书是讲哲学史,不是讲哲学。它是冯友兰外语著作,由赵复兰译为中文,不知是不是这个原因,本书浅显易懂,口吻亦平易近人。作者描述了历代哲学流派的观点及其发展历程,是了解中国哲学很好的一本入门读物。其实觉得中国读者可以直接读作者的《中国哲学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