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哲学 冯友兰 哲学入门 哲学-中国哲学 国学 哲学史 中英 经典
发表于2025-02-22
中国哲学简史(英汉双语)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国哲学简史》成稿于1946年至1947年冯友兰受聘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期间,为中国哲学史课程讲稿,于1948年由美国麦克米伦公司出版。本书以二十余万字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几千年的中国哲学史,不仅一直是世界许多大学中国哲学的通用教材,更成为许多西方人了解中国思想文化的入门书。此次出版为英汉对照版本,中文译文采用赵复三译本。
冯友兰(1895—1990),字芝生,河南唐河人。哲学家,哲学史家。曾就学于北京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28年起,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兼哲学系主任、文学院院长、校务会议主席。抗战期间任西南联大哲学系主任兼文学院院长。1952 年起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
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等。论著编为《三松堂全集》。
1、卖弄学问、持才傲物之人喜欢把简单的道理用晦涩玄奥的语言传达;而真正的大师是以平易近人的口吻、浅显易懂的文字去跟你讲述博大精深的学问。我敬佩后者。冯友兰便是这类难得的大师。 2、此书是讲哲学史,不是讲哲学。它只客观的展示历代的哲学流派的观点及其发展,没有对其哲学观点加入自己的批评文字。因此书面向西方读者,所以文字浅白易懂(无论英文原文还是中文译本),是了解中国哲学的最佳入门读物。 3、看完之后,我似乎懂了一点中国哲学的精髓。中国哲学的目的是教人“成圣”、“得道”、“顿悟”,进入“天地境界”,最后人有“无知之知”,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不求彼岸解脱,以一颗平常心在现实生活,心是通透的。
评分one must speak very much before one keeps silent. p.s. 近期都不想碰外文书了
评分3】本书是讲哲学史,不是讲哲学。它是冯友兰外语著作,由赵复兰译为中文,不知是不是这个原因,本书浅显易懂,口吻亦平易近人。作者描述了历代哲学流派的观点及其发展历程,是了解中国哲学很好的一本入门读物。其实觉得中国读者可以直接读作者的《中国哲学史》。
评分一读再读
评分简明 清晰 优美 值得一读再读
《中国哲学简史》 ——冯友兰 文/onlineforever 从什么开始知道有冯友兰这么一个人,已然完全不记得了。只是在《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中再次看到某些关联的二十世纪伟大的人物的的时候,才又会想起来他。在书中讲述金岳霖的故事的时候顺带讲述了林徽因、梁思成和徐志摩之间的...
评分很羡慕二三十年代的文化氛围.尤其是北大. 冯友兰先生就是那个时代和环境锻造出的最优秀的中国学者之一. 想想当时北大哲学门的讲师梁漱溟也不过二十三四,与冯友兰,顾颉刚这一批学生年龄相若,真真佩服元培先生的气度和水平. 当然,这番话是看此书之前的一些多余的感想. 冯先生写...
评分《中国哲学简史》 ——冯友兰 文/onlineforever 从什么开始知道有冯友兰这么一个人,已然完全不记得了。只是在《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中再次看到某些关联的二十世纪伟大的人物的的时候,才又会想起来他。在书中讲述金岳霖的故事的时候顺带讲述了林徽因、梁思成和徐志摩之间的...
评分冯友兰先生基本上是二十世纪的一个同龄人。他于1895年出生,1990年去世,活了95岁,从这个意义上讲,他大体是跟20世纪同龄的。而20世纪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意义特殊的时代,实际遇到了所谓“2000年未有之变局”,就是说从一个我们说的封建时代到1911年间建立的民国,即中华民国,...
评分就我的阅读和思考判断,“中国哲学的精神”讲得好的有两个人,一为冯友兰先生,一为李慎之先生。冯先生是在其著名的《中国哲学简史》的第一章讲这个问题的;李慎之先生则是在《新华文摘》1993年第7期中用专文的形式论述同样的问题。我今天主要沿着这两位先生的观点来谈这个问题...
中国哲学简史(英汉双语)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