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谈》(1348—1353)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巨著,作品开头有个序曲,叙述了在佛罗伦萨瘟疫流行的背景下,十名青年男女在乡村一所别墅里避难时所发生的事情。十个青年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十天共讲了一百个故事,故名《十日谈》。每篇故事长短不一,内容包罗万象,而人文主义思想是贯穿全书的一条主线。
薄伽丘(1313—1375)意大利人文主义作家和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青年时代曾学习法律,后与那不勒斯王罗伯特宫廷的王公贵族和人文主义者多有接触,并潜心研读古代文化典籍。主要作品除《十日谈》外,还有传奇、史诗、叙事诗、十四行诗、短篇故事集和论文等。
王永年(1927—2012),又名王仲年,浙江定海人,1947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通晓英文、俄文、西班牙文、意大利文等多种语言。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从事外国文学研究和翻译,译作有《耶路撒冷的解放》《十日谈》《欧·亨利小说全集》《伊甸之东》《约婚夫妇》《在路上》《博尔赫斯文集》(合译)等。
看了两天 我总结出一点规律。。。 十日谈里面: 社会风气是异常败坏滴, 神父教会是无恶不作滴; 强盗海匪小偷刺客是轮番上场滴, 国王王后亲王公爵是一把一把滴; 男猪脚是全世界最最帅滴, 女猪脚是全世界最最美滴; 男猪脚的爸爸是全世界最最有钱滴, 女猪脚的爸爸...
评分说实话,为<十日谈>写小标题,我的第一反应是"很黄很美丽",但为了避免被说是标题党,所以委屈下这本名著,屈就下"很好很强大"吧. 要说这本小说,咽下吐沫,如数家珍呀.与中国的三言二拍合称中西双璧,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看的名著读物了(为维护我的光辉形象,请大家在读物两字后自觉加上"...
评分说实话,为<十日谈>写小标题,我的第一反应是"很黄很美丽",但为了避免被说是标题党,所以委屈下这本名著,屈就下"很好很强大"吧. 要说这本小说,咽下吐沫,如数家珍呀.与中国的三言二拍合称中西双璧,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看的名著读物了(为维护我的光辉形象,请大家在读物两字后自觉加上"...
评分公司李姐的儿子刚上小学,放寒假老师点名要的书,说看完了要写读后感(寒假作业)。这一堆书里居然有十日谈,我主动提出交换——俺写读后感,白看这本书。 7个富婆级少女,3个帅哥级美男。借着“瘟疫”的东风一起乡间唠嗑。他们欣赏着美景,享受着舒适,体会着浪漫。然后发现...
评分乔万尼·薄伽丘(1313~1375),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杰出代表,人文主义者。 在佛罗伦萨的政治斗争中,薄伽丘站在共和政府一边,反对封建贵族势力,多次作为特使去意大利其他城邦。他潜心研究古典文学,晚年致力于《神曲》的诠释。1350年,薄伽丘结识彼特拉克。 传奇小说《...
直到最后一天最后一个故事的时候,突然看出了一点不一样的东西,也许这是一种挑衅,是一种最深的道德反省。纯个人的想法,只是我突然感觉不一样了。
评分全书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故事描写偷情,其中百分之九十九的偷情是妻子偷汉子,其中百分之百的女人都身材诱惑,美若天仙。男人话语权下女人权利的范本,作者知道女人有性需求,但也仅认为女人仅有性需求,不过是欲壑难填的愚蠢的性爱机器罢了。意大利电影的奔放性由这本书初现端倪
评分我想,十日谈大概是酒神狂欢崇拜在中世纪文学叙述中最伟大的一步,在禁欲的时代背景下,薄伽丘利用在大灾难下避世的男女,进行了一场对话叙述的狂欢,来营造一个丰富多彩的个人主义的理想世界,与对话外的世界,那个宗教统治的世俗世界进行对立。所以,十日谈另一个名字"人曲"也伟大无比了,堪比与但丁的神曲比较,一神圣一世俗。
评分特定时代背景下的特定故事 各种隐喻和讽刺 犀利的揭露 宗教信仰的冠冕堂皇 男女之间的暗渡陈仓 钱权背后的糜烂荒唐 然而 笔锋一转 以最后一篇“童话故事”结尾! 巧合的是 我在此时阅读这本书 2020庚子年2月中国武汉冠状病毒疫情的背景恰恰契合了这本书中1348年意大利佛罗伦萨鼠疫流行的时代背景 愿平安!
评分我们到底被教科书毒害了多少,当年历史书要死背下来的代表作,其实明明非常好读,全是一个又一个的小故事,完全就可以串起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用得着死记硬背吗,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