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法学 苏力 法律 法理学 法社会学 本土资源 社会学 法律移植
发表于2025-05-28
法治及其本土资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本书内容以交叉学科为背景,从浅近的社会法律问题入手,集中讨论了中国当代法律和法学一系列重要理论问题。例如:法律规避和法律多元、法律本土化、法律专业化、市场与法律的替代问题,以及法学研究方法论等。其学术背景涉及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阐释学、语言哲学等。以力求从平易中展现法学与其他学科的不可分割的关系,创造性地把交叉学科的知识引入到中国的法学研究中来,并融合进中国法学。
苏力,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祖籍江苏,1955年愚人节出生于安徽合肥。少年从军,再当工人;1978年恢复高考后,复转军人进了北大法学院。1985年读研期间赴美留学,先后获硕士、博士。1992年回北大法学院执教至今。先后发表论文、书评100余篇,出版过个人专著、文集和译著20余部,包括:《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增订版,2007)《法官如何思考》(译著,2009)《并非自杀契约》(译著,2010)《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修订版,2011)《走不出的风景》(2012)《波斯纳法官司法反思录》(译著,2014)。
曾经无比膜拜的一本书,是他让我们学会将概念置于生活之中,历史之中去思考,不要口号式研究。另外对于自发秩序提出了一种“等”的态度,也许是法治热的一剂清醒针。
评分在需要明确对错的时候,朱苏力常常用法社会学或法经济学打太极。“有利”和“高尚”这两对概念是不应该强行分开的。在分析问题时,也应该对法律条文有基本尊重。在改革上,不应当指望只发展了四十年的幼年法学去尊重本土资源,在操刀向己时还痛哭流涕是很可耻的。所以说,他在某种程度上是反法治反改革的。
评分16年上半年参加扶贫工作时读。高级五毛。
评分曾经无比膜拜的一本书,是他让我们学会将概念置于生活之中,历史之中去思考,不要口号式研究。另外对于自发秩序提出了一种“等”的态度,也许是法治热的一剂清醒针。
评分1.作为历史书很有可读性,并且虽然成文于二十多年前,许多观点依然呼应了当下的现实(例如法律机构与社会的必要隔阻),这大概就是螺旋形上升的历史吧;2.赞同苏力老师所言,政治、法律理论都只是分析工具,不应当将其作为对社会事实的客观描述,或当作社会事实本身;3.苏力老师是波斯纳法官的粉头无疑;4.对个别涉及女性的举例体现出的直男视角持保留态度
法制建设的“现代化方案”的反思:“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主张运用国家强制力尽快建立一个现代的法律体系,以保证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 法学家的责任:沟通国家法与民间法。 理论学术是对现实的解说。 弘扬传统并非是使其符合外国某种理论或者是实践。 中国当代的法学...
评分他在把那些融入我们生活的一种不被国家正式承认但又起规范作用的一种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称之为“民间法”,还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民间法”的重要性,人们通过法律规避来寻找对自己最有利的方法,但这未尝不是国家法的间接影响作用。还同时强调法律规避(民间法作用)在起规范作用...
评分<<南方周末>>,本期,苏亦工<<雅量与法治>>有个小小的问题 作者文末讲到,我们很多学者在提倡”法治及其本土资源”的时候,为什么忽视了”雅量”这样的本土资源没有利用呢?作者应该是在这样的基础上理解的,雅量这个概念应该上升到一种不单单是道德而是法律的层面,去约束确保领导们...
评分记得是马老师说过这本书,然后在同事桌上发现了,然后就据为自有。马老师还专门撰写了篇文章批判这本书的内容,有空再找来看看吧。在2010年的今天,看回1995年朱教授写的书,感觉有点特别。感觉其当时所阐述的问题,在当前仍然有着普遍的讨论意义。朱教授在当时对全盘西...
评分读苏力的书是从《送法下乡》开始,之后是《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再之后便是这本代表作《法治及其本土资源》。最后一本书也是最早出版并且也引起了最大的争议。 可以看到,费孝通对苏力影响真的很大。导致苏力把学术目光投放到基层,而且是中西部地区的基层。因而,决大部分文...
法治及其本土资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