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作者:瞿同祖
出品人:
页数:428
译者:
出版时间:2010-12-1
价格:3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0074483
丛书系列: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图书标签:
  • 法学
  • 瞿同祖
  • 法律
  • 中国法制史
  • 社会学
  • 历史
  • 中国
  • 社会
  • 中国法律
  • 社会结构
  • 法治文化
  • 传统习俗
  • 法律史
  • 社会变迁
  • 儒家思想
  • 司法制度
  • 民法传统
  • 社会治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主要的目的在于研究并分析中国古代法律的基本精神及主要特征。中国古代法律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家族主义和阶级概念上。二者是儒家意识形态的核心,和中国社会的基础,也是中国法律所着重维护的制度和社会秩序。《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将以二章来讨论家族、婚姻,另二章来讨论社会阶级。

作者简介

瞿同祖(1910-2008),长沙人。1936年毕业于燕京大学,获硕士学位。曾任云南大学历史系教授。1945年赴美国,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研究员。后去加拿大,任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教授。1965年回国,历任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政协湖南省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1980年出席第二十七届欧洲汉学会议。1985年,以高级学者名义访问美国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华盛顿大学,阐述儒家思想与中国法律发展的关系。著有《中国封建社会》、《清代地方政府》、《汉代社会》、《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等。

目录信息

第壹章 家族
第壹节 家族范围
第2节 父权
第三节 刑法与家族主义
一 亲属间的侵犯
杀伤罪
奸非罪
窃盗罪
二 容隐
三 代刑
四 缓刑免刑
第四节 亲属复仇
第五节 行政法与家族主义
第2章 婚姻
第壹节 婚姻的意义
第2节 婚姻的禁忌
一 族内婚
二 姻亲
三 娶亲属妻妾
第三节 婚姻的缔结
第四节 妻的地位
第五节 夫家
第六节 婚姻的解除
一 七出
二 义绝
三 协离
第七节 妾
第三章 阶级
第壹节 生活方式
饮食
衣饰
房舍
舆马
第2节 婚姻
一 阶*内婚
二 婚姻仪式的阶*性
第三节 丧葬
第四节 祭祀
第四章 阶级(续)
第壹节 贵&的法律
第2节 法律特权
一 贵&及官吏
二 贵&及官吏的家属
第三节 良贱间的不平等
一 良贱
……
第五章 巫术与宗教
第六章 儒家思想与法家思想
结论
附录 中国法律之儒家化
瞿同祖先生学术年表
社会史视野中的法律——瞿同祖访谈
瞿同祖谈治学之道
显示全部信息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1981年的重庆,22岁的西南政法大学大三学生梁治平在书店看到了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这本书挤在书架上,毫不起眼。但是年轻的梁治平一翻开它,就感到自己的内心得到了某种震撼和共鸣。   “用如此宏大的视野对中国法律与文化做总体论述,在当时看来如...  

评分

封建社会中贵贱之对立极为显著,为封建关系所必具之基础。为了了解贵贱的对立的特点,我们首先来思考一下贵贱对立形成的原因。在本篇读书报告中,我主要讨论奴婢与地主阶级之间的贵贱对立。在中国历史上的社会阶级,从原始社会的部落首领,到奴隶社会的奴隶主,直到封建社...  

评分

紫川:书生天下事,生前身后名——追记瞿同祖先生 没有追悼会和告别仪式,没有领导慰问,没有媒体专题。官方讣告来自他生前任研究员的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他已多年未参与所里的正式活动。2008年10月3日,98岁高龄的瞿同祖先生安详地告别了人世。 瞿先生所著《中国法律...  

评分

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的第一页上写下了“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其中的第二尤为令人过目不忘:“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否则只算知道了一些外国史,不得云对本国史有认识。” 如今的中国人读中国史,不用老先...  

评分

大约两年前,一位考上政法系统公务员的朋友推荐了这本书,虽然看得费劲,但终究还是看完,没有半途而费。他推荐的理由也很特别:好玩,而这个理由已足够吸引我看下去。 确实,书里很多案例用今人眼光看,足够新奇,有的甚至可以说足够怪诞。不过,可能这才是传统中国社会的本来...  

用户评价

评分

法律社会学,家族、婚姻、阶级、巫术与宗教、儒家思想与法家思想这几章。作者居于中国之旧与新式社会交替之时,研究中国古旧法律与现代之异。法律是历来的大事,民国建立便采用了西方法律体系(如时人说,这像战国法家)。作者之对旧时候的考察集中于中国之古代的礼、法、德治、教化等等概念,大致可知汉代独尊儒术之后,中国便是礼法社会,持贵贱、亲疏等等观念,法亦是一种手段去维持礼制及亲疏贵贱等等观念。尤其是一些具体案例的讨论很有意思,如亲亲互隐、复仇、血缘关系对刑罚等次的影响等等。书内容浩瀚,一一体会不易,不失为一专业著作(并非我最初以为的泛论)。另外值得注意,礼不下庶人么,颇多礼到了底层被简化或删除,维持礼制是需要物质基础的。另外这是照着梅因《古代法》来写本国,主题的取舍是西方旨趣。

评分

儒家的礼在古代胜过法家的法,原因在其包容,更在于其符合时代和环境的需要。

评分

想起ex那天说的古代婚姻 唔 几千年你真的有追求爱情的权利么?你有几条命死的起??横竖来去都是一个死 不过就是凌迟 斩立决和绞刑的区别 或者被你爹打死

评分

不可不读的中国法律史研究著作,许多观点至今未被超越,当前不少法律文化史作品仍拾其牙慧。

评分

礼为有知制、刑为无知设。在一个缺乏政治力量来维持公正(依靠家族和阶级)的社会中,私人自行寻求正义(复仇、自助)就不足为怪了。任何社会的法律都是为了维护并 巩固其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而制定的,只有充分了解产生某一种 法律的社会背景,才能了解这些法律的意义和作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