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瞿同祖(1910-2008),长沙人。1936年毕业于燕京大学,获硕士学位。曾任云南大学历史系教授。1945年赴美国,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研究员。后去加拿大,任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教授。1965年回国,历任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政协湖南省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1980年出席第二十七届欧洲汉学会议。1985年,以高级学者名义访问美国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华盛顿大学,阐述儒家思想与中国法律发展的关系。著有《中国封建社会》、《清代地方政府》、《汉代社会》、《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等。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作者:瞿同祖
出品人:
页数:428
译者:
出版时间:2010-12-1
价格:3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0074483
丛书系列: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图书标签:
  • 法学 
  • 瞿同祖 
  • 法律 
  • 中国法制史 
  • 社会学 
  • 历史 
  • 中国 
  • 社会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主要的目的在于研究并分析中国古代法律的基本精神及主要特征。中国古代法律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家族主义和阶级概念上。二者是儒家意识形态的核心,和中国社会的基础,也是中国法律所着重维护的制度和社会秩序。《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将以二章来讨论家族、婚姻,另二章来讨论社会阶级。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法律扎根于社会,正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土壤也蕴育了不同的法律文化。站在历史长河名曰“现代”的一端向前追溯,中国古代法律往往被视为对现代法治之反动,与“平等”、“民主”等现代法治的基本理念相对立。然而,摘下西化的眼镜,从中国社会的家族本质出发重新审...  

评分

俗语云:无历史,便无未来。在五千年文明长河下游纵情游弋的我们,怎么能不知道历史的曲折蜿蜒、冲洲过峡?活在千百代祖先渐次搭建的传统屋宇中,怎能不知道它的布局架构、建造过程?每个炎黄子孙心中都生出过上溯其源,仰观梁椽的想法吧,但是翻开历史课本,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评分

将如此复杂的事情写成如此简单通俗,本书可以作为一本词典了。我于具体细节仍然有很多不明,阅完只能总结出几点个人粗浅的感想。 1、即为国家,必有阶级。绝对公平永远无法实现的原因在此。 2、法律为统治阶级工具。我国法律除汉律外都是儒家制定,必体现儒家思想。 3、从古时...  

评分

第二章 婚姻 第一节 婚姻的意义 p97《昏义》说:“婚姻者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从这两句最古的,同时也是最典型的关于婚姻的定义里,我们看得很清楚婚姻的目的只在于宗族的延续及祖先的祭祀。完全是以家族为中心的,不是个人的,也不是社会的。家族的的延续与...  

评分

将如此复杂的事情写成如此简单通俗,本书可以作为一本词典了。我于具体细节仍然有很多不明,阅完只能总结出几点个人粗浅的感想。 1、即为国家,必有阶级。绝对公平永远无法实现的原因在此。 2、法律为统治阶级工具。我国法律除汉律外都是儒家制定,必体现儒家思想。 3、从古时...  

用户评价

评分

值得一看。

评分

想起ex那天说的古代婚姻 唔 几千年你真的有追求爱情的权利么?你有几条命死的起??横竖来去都是一个死 不过就是凌迟 斩立决和绞刑的区别 或者被你爹打死

评分

儒家的礼在古代胜过法家的法,原因在其包容,更在于其符合时代和环境的需要。

评分

法律社会学,家族、婚姻、阶级、巫术与宗教、儒家思想与法家思想这几章。作者居于中国之旧与新式社会交替之时,研究中国古旧法律与现代之异。法律是历来的大事,民国建立便采用了西方法律体系(如时人说,这像战国法家)。作者之对旧时候的考察集中于中国之古代的礼、法、德治、教化等等概念,大致可知汉代独尊儒术之后,中国便是礼法社会,持贵贱、亲疏等等观念,法亦是一种手段去维持礼制及亲疏贵贱等等观念。尤其是一些具体案例的讨论很有意思,如亲亲互隐、复仇、血缘关系对刑罚等次的影响等等。书内容浩瀚,一一体会不易,不失为一专业著作(并非我最初以为的泛论)。另外值得注意,礼不下庶人么,颇多礼到了底层被简化或删除,维持礼制是需要物质基础的。另外这是照着梅因《古代法》来写本国,主题的取舍是西方旨趣。

评分

想起ex那天说的古代婚姻 唔 几千年你真的有追求爱情的权利么?你有几条命死的起??横竖来去都是一个死 不过就是凌迟 斩立决和绞刑的区别 或者被你爹打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