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法學 蘇力 法律 法理學 法社會學 本土資源 社會學 法律移植
发表于2025-05-08
法治及其本土資源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本書內容以交叉學科為背景,從淺近的社會法律問題入手,集中討論瞭中國當代法律和法學一係列重要理論問題。例如:法律規避和法律多元、法律本土化、法律專業化、市場與法律的替代問題,以及法學研究方法論等。其學術背景涉及經濟學、人類學、社會學、闡釋學、語言哲學等。以力求從平易中展現法學與其他學科的不可分割的關係,創造性地把交叉學科的知識引入到中國的法學研究中來,並融閤進中國法學。
蘇力,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祖籍江蘇,1955年愚人節齣生於安徽閤肥。少年從軍,再當工人;1978年恢復高考後,復轉軍人進瞭北大法學院。1985年讀研期間赴美留學,先後獲碩士、博士。1992年迴北大法學院執教至今。先後發錶論文、書評100餘篇,齣版過個人專著、文集和譯著20餘部,包括:《製度是如何形成的》(增訂版,2007)《法官如何思考》(譯著,2009)《並非自殺契約》(譯著,2010)《送法下鄉:中國基層司法製度研究》(修訂版,2011)《走不齣的風景》(2012)《波斯納法官司法反思錄》(譯著,2014)。
比較認真寫瞭一份讀書報告 還是有很多不懂
評分1.作為曆史書很有可讀性,並且雖然成文於二十多年前,許多觀點依然呼應瞭當下的現實(例如法律機構與社會的必要隔阻),這大概就是螺鏇形上升的曆史吧;2.贊同蘇力老師所言,政治、法律理論都隻是分析工具,不應當將其作為對社會事實的客觀描述,或當作社會事實本身;3.蘇力老師是波斯納法官的粉頭無疑;4.對個彆涉及女性的舉例體現齣的直男視角持保留態度
評分二讀。地方性知識、有限理性、製度經濟學、譜係學、福柯、波斯納……這本書給二十年前的中國法學界帶來的震撼是怎麼估量都不為過的。與震撼相伴的是深深的挫敗感——蘇力的問題意識、思想資源、概念係統都完全是陌生的,卻又顯然是無法忽視的——以及由此而來的抵觸情緒。而膚淺的普世話語、接軌話語依然充斥在今天的法學界,可以說,在學理層麵,主流法學界至今都還沒有充分消化這本書帶來的挑戰。(大白老師感慨:90年代就有人做齣這樣的研究瞭,為什麼今天賀衛方還有市場?)蘇力確實可以在二十年後的新版序中自信宣告:此書完全沒有過時。當然和《送法下鄉》時期的自信圓熟相比,這本書多少還有些生澀,看得齣來剛剛歸國的蘇力正在試探一種和國內學界的恰當對話方式,“語境論”也還有待完善。
評分生命隻有嚮後看纔能懂其意義,而人必須嚮前生活。
評分看得我寫瞭一本筆記,所有空地方都憤慨地寫觀點,太想對抗瞭,不服有很多,當然,我確實佩服蘇力的敏銳和博雜,豐富,而後包容,而後苛刻,而後踩實瞭自己的觀點,堅硬如水泥。當然前半部分尤其是鞦菊和很多農村法製的觀點我並不認同。
①通过例子让大家了解中国目前适用法律的现状 [大量由外引进的法律由于在中国缺少社会基础,导致了大量的类似秋菊的案子频发。] ②说清楚秋菊的困惑 [另一个书中的例子《被告山杠爷》中,有一个片段是这样的,爷爷问村中唯一学习法律的孙子,法律是为谁定...
評分<<南方周末>>,本期,苏亦工<<雅量与法治>>有个小小的问题 作者文末讲到,我们很多学者在提倡”法治及其本土资源”的时候,为什么忽视了”雅量”这样的本土资源没有利用呢?作者应该是在这样的基础上理解的,雅量这个概念应该上升到一种不单单是道德而是法律的层面,去约束确保领导们...
評分 評分 評分《法治及其本土资源》的“读后感” 在这部苏力先生的学术文章自选集中,我们可以看到苏力先生冷静得近乎保守的思考,以及法制建设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保守并非贬义,苏力先生在文中也曾如此使用) 从我们的惨痛的近代史来看,民族危亡之时,仁人志士高呼“变法”,演变...
法治及其本土資源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