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是如何形成的

制度是如何形成的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苏力
出品人:
页数:265
译者:
出版时间:2007-9-1
价格:26.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112682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法学
  • 苏力
  • 法律
  • 制度
  • 社会学
  • 法理学
  • 法理
  • 思想
  • 制度形成
  • 社会结构
  • 权力关系
  • 历史演变
  • 规则制定
  • 组织行为
  • 治理机制
  • 文化影响
  • 制度变迁
  • 制度设计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增订版)大致分成三编。第一编主要是关注一些社会和法律的热点问题,诸如言论自由和隐私权、婚姻法修改、刑事诉讼法修改、送法下乡、科技与法律以及司法审查和制度形成的问题。当然都只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试图从一个角度切人进行学理的然而可能对社会实践有影响的讨论。第二编的文字是对于法学自身的反思。最后一编的五篇是读书笔记和读后感。

作者简介

苏力,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院长。祖籍江苏,生于1955年愚人节。少年从军,又当过工人。1978年恢复高考后,复转军人进了法学院。1984年读硕士期间赴美留学,获硕士和博士学位。1992年回北大任教。有《法治及其本土资源》、《送法下乡》、《道路通向城市》、《法律与文学》等独著,《法理学问题》、《超越法律》、《无需法律的秩序》等译著,以及论文、书评百余篇。

目录信息

增订版前言 Ⅰ
原版序 Ⅲ
致谢 Ⅷ
深深嵌在这个世界中
为什么“朝朝暮暮”?
我和你深深嵌在这个世界之中
罪犯、犯罪嫌疑人和政治正确
制度是如何形成的?
把道德放在社会生活的合适位置
这里没有不动产
家族的地理构成
法律与科技问题的法理重构
透视中国农村的司法需求
阅读中国市场经济中的秩序
“法”的故事
“法”的故事
反思法学的特点
法学知识的分类
法学教育随想
知识的互惠与征服
曾经的司法洞识
悼念费孝通先生
社会转型中的中国学术
阅读秩序
法律如何信仰?
认真对待人治
从政法的视角切入
民主与法治的张力
社群主义的挑战?
经济学帝国主义?
《新乡土中国》序
超越“不过如此”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一个人的视野决定了他的格局。这本书一版再版,受欢迎程度不言而喻。即便是不认识苏力老师的朋友,也可以从这本书中感受到他的格局。 作为一名法学学生,这本书是我真正意义上自己选购的第一本法律读物。一篇篇文章,既是一个个故事,也是一处处法律思辨的光彩——原来法学还可...  

评分

评分

评分

1“发展不一定意味着正确,因为任何法律从根本上都是要回应其所在社会的需要,而不是为了迈向某个确定的方向”这个想法对我近乎一个mind fuck。一直以来教育都在告诉我西方严谨的理论推演是最棒的,比如建筑学里动不动甩出来的类型研究图表,而中国的理论实践相对散漫。但换个...  

评分

《制度是如何形成的》 苏力 1为什么建立婚姻制度? 婚姻制度的变化:增加了个人选择、婚姻自由(尤其是离婚自由) 婚姻破裂所造成的问题? 婚姻涉及利益分配,不仅仅是爱和性,会有财产、孩子、生活保障问题 如何保实现证离婚自由?要分割无形的财产 婚姻功能:生育、基本社会...

用户评价

评分

苏力系列 1

评分

总体上还是相当中肯的

评分

“但我认为看苏力的作品,也许不在于其结论,而在于其行文之中给人以思维的享受”

评分

一本易讀的法學科普讀物竟斷斷續續地看了快兩個月,懶得讓人慚愧,看到後面都快忘了具體講了什麼。   印象頗深的是,作者行文嚴謹,唯恐掛一漏萬。  “努力使人們看見那些僅因其一目了然而不為所見的東西。”“上帝並沒有因為我們曾指出過他人的錯誤,或者因為我們在理論上懂得主觀對客觀秩序的塑造力,而豁免我們犯類似的錯誤。”“事后理解的往往是生活的道理,但生活本身不僅有道理,還常常伴隨了情感。”

评分

正如国家经济发展并非专家研究的功劳一样。法治是民族的事业,不是精英的特权,更不是法学家的专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