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的崩溃》是作者系统研究鸦片战争十余年所得的成果。作者详尽考订了与战争相关的一系列重要史实,力图以当时的道德观念、思维方式与行为规范去理解历史,使许多在今人看来是荒谬的现象得以显示其在当时环境中的“合理性”。同时,通过对有关人物及其言行活动分析,观察清王朝在历史转折关头的作为,揭示历史进程中的偶然与必然。鸦片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影响重大,有关著述已出版不少。这本书的研究可谓推陈出新,作者一系列独到创见可能在学术界引起争议,相信这种争议将有助于深化中国近代史研究。
茅海建:1954年生于上海,先后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曾任军事科学院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现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主要著作:《天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1995)、《苦命天子:咸丰帝奕詝》(1995)、《近代的尺度:两次鸦片战争军事与外交》(1998)、《戊戌变法史事考》(2005)。
林则徐并未高明到哪,琦善、耆英、牛鉴等一干大臣并无卖国之实,三元里不过是个神话,《虎门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很大程度上是清朝主动奉上等等,这些都不是给我触动最深的。我所不能平静的是,我们这个民族是如此骄傲的民族,是如此拒绝失败的民族。这直接的后果就...
评分把《天朝的崩溃》看完了。非常佩服茅海建的史料功夫和他史笔,只是文章的大致内容好像从哪本书里看到过的。 猛然想起,易中天的《帝国的惆怅里》里不是有一篇叫做《鸦片的战争与战争的鸦片》吗?于是赶紧找来翻。很快,半个小时,看完了。让我有些失望——易中天基本上把茅海...
评分道德的批判最是无情。而批判一旦升至道德的层面,事情的细节便失去了原有的意义,至于细节之中所包含的各种信息、教训更是成了毫无用处的废物。 ——《天朝的崩溃》 道德史观的崩溃 以每天一章的速度,在高度的阅读快感中,我用一周的时间读完了茅海建先生的《天朝的崩溃》一书...
评分大清的问题究竟在哪里,其实茅海建基本上没有做分析,虽然他最后一章属于总结性的。这一点上茅海建当然是远不如黄仁宇这类历史学家的,不过这种事也不能苛责,茅海建是那种传统做考据特别牛的人,叙事能力也很强,为了写这本书茅海建算是穷尽了档案资料。这种考据相当耗时耗...
评分在刚开始看这本书不久之后,我就决定要好好的读一读这段历史。 重新回到鸦片战争的体验是很奇妙的。 在这几年当中,正如书中的一句话,“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 而从这场战争中引发出来的一系列的问题,在后来中国的历史...
从字缝里看过去,满本写了四个字“体制问题”。
评分从字缝里看过去,满本写了四个字“体制问题”。
评分还是一股事后聪明的味儿
评分重读,真是厉害的著作,简洁有力,情理交融。在史料详实、避免意识形态和道德先行的前提下,这种“倒放电影”的写法能给读者以最大程度上的启发,也能让评论更加有的放矢。“历史不能重演。历史学家并不因此而停止假设、推论等工作。历史学的许多意义就在其中”。可惜茅老师后来似乎不走这条路子了。
评分对于这本书的评论,不敢造次太多,因为它实在是对我的震撼太大。不夸张地说,我认为近二十年仅就论考证之作来说,没有哪一本书能够达到此书的水平与贡献程度,更何况它还不仅仅只是考证史实,书中发表的长篇大论也极为精彩,观点独特,别开生面,让人在史与论中重新回到那150年前的战争中去,这才是真正的穿越,比起那些哗众取宠的浮躁小说,此书的学术严谨性更能让历史爱好者深切地感受着那个时代甚至是那一年那一分钟发生的故事。此书也确实从发表以来就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对于前人之说也有不少否定与怀疑,但这些论点都是基于作者研究了大量史料并且旁征博引了极其丰富的书籍而得出的结论,说服力之强让人有口难辨,着实大开眼界。真实地回归到那个时代,从那个时代的人和事的角度去解读鸦片战争,作者做到了。顶级的作品,一定不要也不能错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