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曆史 嚴耕望 史學理論 史學 方法論 曆史雜文 曆史學 學術
发表于2025-05-05
治史三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治史三書》作者嚴耕望享譽國際史壇,是錢穆最欣賞的學生,鬍適、楊聯陞一緻稱許的史學大傢,餘英時譽之為中國史學界的樸實楷模。本書匯集瞭嚴耕望先生的三本小書《治史經驗談》、《治史答問》和《錢穆賓四先生與我》,係著者總結數十年從師問學的曆程與研治國史的實際經驗,現身說法,指示後人以治史門徑。著者不矜其能,不放言高論,舉凡曆史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具體規律、論題選擇、論著標準、論文體式、引用材料與注釋方式、論文撰寫及改訂,以及努力途徑與生活修養等諸多問題,皆以質樸流暢的語言娓娓道來,原原本本,條分縷析,誠摯親切,務求實用,可謂金針度人,功在學林。
對初學治史者而言,有一本非常實用的參考書,那就是嚴耕望的《治史三書》,特彆是其中的《治史經驗談》。嚴先生文如其人,甚少“驚人之語”,亦不弄玄虛,所論處處針對學子所需,實在而具體。
——羅誌田(北京大學曆史係教授)
這是一本值得嚮所有有誌於中國文史研究的學者推薦的書。談論治學經驗的書並不少見,但切實周到如本書者則不易多得。
——傅 傑(復旦大學中文係教授)
嚴耕望的特長,在於同所有具備樸實品格的曆史學傢一樣,能夠把這個議題通過自身的治學經曆以及深厚經驗講述得惟妙惟肖……可讓讀者感受到“充實而有光輝”的魅力,金針度人、沾丐後學自然不在淺顯。這些措施和辦法也極為切實,歸結為一句話,就是勤奮讀書而已。
——李洪岩(《曆史研究》副主編)
嚴耕望(1916-1996),字歸田,安徽桐城人,著名曆史學傢。1941年畢業於武漢大學曆史學係。曾任中研院曆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美國哈佛大學訪問學人、耶魯大學客座教授等職,1970年當選為中研院院士。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中古政治製度及曆史地理,著有《兩漢太守刺史錶》、《唐僕尚丞郎錶》、《中國地方行政製度史》(甲部、乙部)、《唐史研究叢稿》、《唐代交通圖考》等。
三個時期嚴老的治史經驗和求學曆程的迴顧與反思。或許與嚴老擅長唐史相關,因史料有限需學人大力挖掘,故強調考史,即考據學、校勘學方嚮,而不強調論史與撰史,也不提倡大力藉用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對此我個人認為此對中古史意義較強,而對世界中國近現代治史意義偏弱,因現代史學本以論史為首,撰史次之,考史再次~
評分每年新生見麵必推薦,雖說是經驗之談,但每句都飽含深意。嚴耕望跟餘英時比,天資確實差瞭不少,但比我輩還是強多瞭的,可就像他自己說的,不過是肯下那最笨的功夫,纔能有所成就。乾什麼都是一樣的吧。
評分三個時期嚴老的治史經驗和求學曆程的迴顧與反思。或許與嚴老擅長唐史相關,因史料有限需學人大力挖掘,故強調考史,即考據學、校勘學方嚮,而不強調論史與撰史,也不提倡大力藉用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對此我個人認為此對中古史意義較強,而對世界中國近現代治史意義偏弱,因現代史學本以論史為首,撰史次之,考史再次~
評分嚴耕望真好玩,跟王西麟似的,處處來個“!”,好像他對此多感到焦急緊迫以正啓明似的。
評分多著墨於治史經驗、方法與規律與治史答問等,雖不走治學之路,隻從純粹的讀書方麵來看,也有獲益。嚴耕望先生說業師錢穆先生“善師法,善變化,喜新知,勇創見,悉心追求,每從細小故事中徹悟大道理”,那一代的大師們潛心學問,淡泊自甘,皆有一份素心,令人感佩。
——读《治史三书》 王成军 20110331 严耕望(1916-1996)先生生逢乱世,而潜心治学,体现了一个史家的坚韧。《治史三书》上两篇谈治史经验,后一篇述人生际遇。两相匹对,可窥见其一生治学得失的深刻思考。抛书沉思,可悟社会科学知识的增长。 史学是一门通观古今的学科,西...
評分 評分 評分严耕望先生享誉史坛,是钱穆先生最看重的学生,也是胡适、杨联陞一致称许的史学大家,并被余英时誉之为中国史学界的朴实楷模。先生一生,论著辉煌,如《两汉刺史太守表》、《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唐仆尚丞郎表》、《唐史研究丛稿》、《唐代交通图考》等,规模宏大且...
治史三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