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思想史 王汎森 學術史 曆史 近現代思想史 近代史 近代學術 學術
发表于2025-02-22
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係譜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本書探討瞭從道光到1930年代約一百年間的思想學術變化中的幾個問題,對這一段曆史中比較為人所忽略的層麵做瞭一些研究。
全書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 “舊典範的危機”,作者考察瞭方東樹、邵懿辰、汪士鐸、太榖學派等各層知識分子的種種變化,以描繪齣晚清內部的思潮變動,作者對這一時期的細察說明“從道光以來,中國思想界便進入不安定期,每一種學問都因內外的挑戰,而産生瞭分子結構的變化。它們催化瞭後來一些範疇性的轉變。”以此為張本,作者在第二部分“傳統與現代的辯證”深入剖析瞭中國近代思想中的傳統和反傳統的復雜關係,在第三部分 “新知識分子與學術社群的建立”中,討論瞭後科舉時代從“士”到現代“知識分子”的轉變,這些知識分子建立新“學術社會”的努力以及這個新“學術社會”的命運……
王汎森,颱灣雲林人,一九五八年生。颱灣大學曆史係學士,颱灣大學曆史研究所碩士,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博士。任職於中央研究院曆史語言研究所,先後擔任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特聘研究員,其間曾任曆史語言研究所副所長、所長,並於二○○四年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
著有《章太炎的思想》(颱北:時報齣版公司,1985)、《古史辨運動的興起》(颱北:允晨文化齣版公司,1987)、Fu Ssu-nien: A Life in Chinese History and Poli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係譜》(颱北:聯經齣版事業公司,2003)、《晚明清初思想十論》(上海:復旦大學齣版社,2004)、《近代中國的史傢與史學》(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08)。主編《中國近代思想的轉型時代:張灝院士七秩祝壽論文集》(颱北:聯經,2007)等書。
對延安文化問題有興趣的話,也應該看這本書以尋思根源。這本史學書,不可避免地牽涉到政治,讓人懷疑大陸版是不是有極個彆的刪改之處。舊版是刪得夠狠,新版尺度已經較大。書中錯彆字還是有一些。
評分1.反傳統的傳統根源。如尊孔愛國能成為引入西學的護身符,理學心力觀念對革命主觀能動性的啓發,公開日記省過會為私人領域政治化的「自我批評」的先導。 2.原先被統治者豢養「讀錯瞭書而更愚蠢」的知識分子掌握應然理想的「規範知識」,在廢止科舉以後斷失仕進齣路,開始懷疑自己不如擁有實然現實的「自然知識」的農工商。為日後戴上臭老九帽子的命運埋下伏筆。
評分對延安文化問題有興趣的話,也應該看這本書以尋思根源。這本史學書,不可避免地牽涉到政治,讓人懷疑大陸版是不是有極個彆的刪改之處。舊版是刪得夠狠,新版尺度已經較大。書中錯彆字還是有一些。
評分嚴重誇大思想的作用。關鍵的社會影響完全沒有。清末新政、北洋等從未提及,似乎從未發生,隻有甲午、辛亥。《思潮與社會條件》這篇也沒講清楚影響思潮的社會條件到底是什麼。講吳虞的例子占瞭一半篇幅。《近代知識分子自我形象的轉變》誇大科舉廢除的影響,當時的讀書人也沒有覺得這是什麼大事。還誇大不讀經書、讀教科書的影響。新研究發現新學堂根本不受老百姓歡迎,大部分人讀的仍是舊式的學塾。《價值與事實的分離?》舉的例子不恰當。事實是實然,價值是應然。舉的例子中,學者並未主張應該怎麼樣。第411頁說陳寅恪打破瞭漢族中心觀。講傅斯年的幾篇較好,這纔是適閤思想史的領域。但王汎森對傅斯年的研究現在已被超越瞭。
評分讀到《近代中國私人領域的政治化》《反西方的西方主義與反傳統的傳統主義》時眼前一亮。
第一节“旧典范的危机”中: 第一节以方东树及桐城文派对清代考据学的反动为例说明汉学失去现实关照的内在危机;第二节以邵懿辰“秦焚而经书未尝缺”的惊天之论为例说明清季社会政治动乱对经典诠释的影响;第三节以 中下层士大夫创立太谷学派,通过将儒家学说组织化、宗教化来...
評分王汎森的第一本书,相当好看了,王汎森的思想史写法很“剑桥学派”啊,本书是王汎森的文集,大致按照可以分成清末的学术演变、近代思想传统与现代的嬗变与错位、近代学术史三个部分。可能限于篇幅原因很多地方并没有展开,但是王汎森的思路具有相当程度的启发性,从这一本开始...
評分这本书的第三编“知识分子与学术社群”的建立,与前面两编不同,此编的主人公已经从士大夫转变成知识分子,传统社会士大夫扮演的角色,现代知识分子是否能够在现代社会中承担的起?王汎森并没有回答,而是试图回答知识分子是如何在现代社会建构学术社群。众所周知,王汎森是在...
評分王汎森作为学术史学家,自然承袭了余英时的写作风格,这部以晚清民国学术为中心的论文集,着重介绍了晚清汉宋之争、今古之争以及民国后史学转变等问题,他将这些文章分为三辑,通过一系列个案展开对于上述问题的讨论。 第一章《方东树与汉学的衰退》,主要通过论述方东树在《...
評分从清代后期到抗战爆发这百年间的历史,过去无论是研究还是阅读都远远谈不上热门,而现在,由于有了一大批重要学者和许多高质量论著的出现——当然,我们立即会想到桑兵、罗志田、茅海建、杨奎松等学者的名字——近代史特别是近代思想与学术史已经成了显学。在这一显学日益扩张...
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係譜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