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思想史 葛兆光 曆史 方法論 學術 思想史研究課堂講錄續編 思想文化史 中國思想史
发表于2025-02-22
思想史研究課堂講錄續編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這裏集結瞭自2003年後七八年間,葛兆光先生在北京清華大學、颱灣師範大學、上海復旦大學,給博士生講的“思想史著作選讀與研究”一課的錄音整理稿。據聽過這門課並且參與討論的一些博士生說,這樣的閱讀和討論對他們很有用,葛先生藉幾位海外學者,如包弼德、餘英時、溝口雄三、艾爾曼等有關中國思想史或文化史著作的閱讀,對海外中國研究的方法進行深入的剖析和探討,通過並不多的若乾個案,參悟瞭海外中國研究的一些特彆的背景和理論,經過對這些論著的批評性考察,讓學生看到瞭中國學界的不足和長處。更主要的是拓寬瞭學生的視野,也增強瞭學生的自信。
葛兆光,原籍福建,1950年生於上海。初中畢來以後,曾經在貴州苗族山區插隊。1977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係古典文獻專業,1984年研究生畢業。曾經在江蘇揚州師範學遼曆史係任教。1992年起,任清華大學教授。現為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委員、教授提名委員會委員,博士生導師。兼任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中心、東方文學研究中心〕復旦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研究中心的學術委員與兼職教授。並曾應邀先後擔任香港浸會大學、日本京都大學、香港城市大學、比利時魯汶大學、颱灣大學曆史係客座教授。為清華大學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開設過《中國文化名著導讀》、《中國宗教與文學》、《中國古代社會與文化》、《中國思想史》、《中國宗教史研究》、《曆史與文化理論》、《中國學術經典選讀與研究》、《宗教文獻概論》、《思想史經典著作研讀》等課程。
葛兆光先生的思想史研究博士課程實錄,主體部分的四講分彆圍繞四部海外中國研究名著展開討論,序言和結語討論瞭學術研究和學術書評的規範。上述四本書隻是葛論述的基點,由此展開的關於思想史研究的討論基本涵蓋瞭該領域的主要要點,而其論述和批評都極具問題意識,切中時弊。因此本書不隻適用於思想史研究者,也同樣適用於人文社科各領域的研究者和愛好者。
評分見解不銳利,但論述很清楚,適閤做綜述。個人認為講餘英時最好,寫丸山真男長知識,尤其關於公/私的討論。
評分不如上冊,有一點言盡於此的趕腳。。。
評分治學入門 金針度人
評分葛兆光把曆史研究視為一個將辮子重新打散的過程,光這一點就不知道高過多少曆史學者,尤其是那種把曆史視作拼圖遊戲和偵探辦案的學者。另,葛先生還有個論點非常好,就是中國沒那麼特殊,要把中國史放到世界史的脈絡裏麵去,非常開闊的眼界,基本上國內學者沒這種自覺。不過這一版好玩兒的東西少瞭,比如圖像背後的觀念史等,基本沒講。最令人關注的有關中國研究的論述也不多。我原先覺得葛劍雄可解汪暉之毒,可我覺得現在 葛兆光纔更能解,兩個都是研究思想史的,也對中國很關注 ,要是能PK一下,豈不是更好?葛劍雄寶刀老矣,十多年都沒進步,還在吃老本
开篇先生便强调 “础润知雨,月晕知风”,学术的多元化发展,学术材料的不断更新,学术方法的迭代使用,都需要在积累的基础上用敏锐的感知能力去捕捉。这些是老生常谈的东西,令我耳目一新,犹如醍醐灌顶的指导,有以下几点: 1.学会瓦解“常识”和“基础”的重建。打破固有的...
評分有人说思想史是一部放大的哲学史,也是全然没错的,当然这也是我选择看这本书的原因,这本书可以说成功引起了我对于哲学未来走向的疑惑,尤其是对于我即将选择的中国哲学学科的未来发展的疑惑,虽然之前在上课的时候老师就一直论述中国哲学合法性,但是我从未认真放在心上过,...
評分严格来说,我写的这东西不是书评,只是个人的一些心得。 首先,我把这本书的两处瑕疵指出来。 1.第166页第4行,“刘统熏”应为“刘统勋”。 2.第200页的脚注中,“万顷”应为“晚清”。 以上两处瑕疵应该是文字录入编辑时搞错了。 本书的...
評分《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视野、角度与方法》(葛兆光,2005年4月,三联) 读了不少葛兆光的书了,不知是迷上,还是只是为了追寻。有时候,都不知道怎么在葛兆光后面加个头衔,趁着习惯,若加了“先生”有时略觉得尊重得把他显老了,虽然文质彬彬的倒也符合某种想象;若加上...
評分开篇先生便强调 “础润知雨,月晕知风”,学术的多元化发展,学术材料的不断更新,学术方法的迭代使用,都需要在积累的基础上用敏锐的感知能力去捕捉。这些是老生常谈的东西,令我耳目一新,犹如醍醐灌顶的指导,有以下几点: 1.学会瓦解“常识”和“基础”的重建。打破固有的...
思想史研究課堂講錄續編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