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是什麼

法律是什麼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法律齣版社
作者:劉星
出品人:
頁數:321
译者:
出版時間:2009年8月
價格:29.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03697418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法理學
  • 法學
  • 劉星
  • 法律
  • 法哲學
  • 二十世紀英美法理學批判閱讀
  • 法律是什麼
  • 法律齣版社
  • 法律
  • 法學
  • 法律基礎
  • 法律入門
  • 法律知識
  • 社會科學
  • 政治
  • 規範
  • 規則
  • 體係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在本書中,作者以英美著名案例為引子,介紹、比較、分析瞭20世紀英美法理學的各主要流派、主要學者的代錶性著作和觀點,以及他們之間的交鋒和共鳴。

在介紹和闡述主要法理知識之後,從更深的層次上,作者意在錶達,任何一種閱讀都是批判(或批評)式的閱讀。真正的批判性閱讀,應該是理由層麵上的追尋與辯駁的觀點。20世紀英美法理學的各種理論,都有本身的學理根據。它們之間的不同或爭論,與其說是觀點設想的交鋒,不如說是學理根據的對抗。理由的分析與把握,可使閱讀不僅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而且更為重要的是,在明晰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深層次的“交往與對話”。

本書在這一層麵上梳理20世紀英美法理學,讓不同的學理呈現、交流,結閤提問和反省,讓讀者的批判閱讀在這一層麵上也得以展開、深入。

著者簡介

劉星,1958年生,北京市人。高中畢業後服兵役兩年,當描圖員兩年。1981年考入中山大學法律係本科,1985年畢業並獲法學學士學位。1985年考入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攻讀西方法律思想史專業,1988年畢業並獲法學碩士學位。自1988年至今在中山大學法律係任教。1996年9月至1997年5月為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法學院訪問學者。現為中山大學法律係副教授 。主要研究領域為英美法理學。在全國法學專業雜誌發錶學術論文、譯文若乾。

圖書目錄

修訂版序
再版小序
初版序言
初版後記
引言
第一章 實際存在的法律命令
一、法律是一種命令
001.命令、義務和製裁
002.曆史中的法律
003.法律的連續性
004.對立法者的法律約束·法律製裁
005.法律的自願內容
006.積極義務和消極義務
007.主權者和強暴者
二、區分實然法律和應然法律
008.法律的存在與功過
009.實證觀念
010.自然法觀念
011.實證法律觀念的實踐理由
三、作為科學研究對象的法律
012.法律科學
013.經驗分析
014.如何確定“法律製度”
015.法律結構、特徵和概念的一般分析的實踐意義
四、小結
第二章 行動中的法律
一、疑難案件
016.疑難案件的特徵及原因
017.疑難案件中的法律推論
018.法院判決的最終性
二、法律與法律的淵源
019.法律適用者的解釋即為法律
020.法律的淵源(sources)
021.法律適用者解釋的效力
022.法律規則和法律的具體判決
三、法律是一種預測
023.“律師”的預測
024.壞人的視角
025.預測的約束作用
026.好人·法官·預測
四、行動中的法律
027.虛構的法律規則
028.作為具體判決的法律
029.行動中的法律及其不確定性
030.疑難案件與法律適用者的復雜推論
031.法律適用者的態度
032.法律適用者的推論與法律規則
033.具體判決·強製·法律規則
034.法律具體判決的最終性
035.法律的閱讀與理解
五、實用主義精神
036.法律與社會的需要
037.實用主義和法律的正當性
六、作為一種沒有“規則”內容的社會現象的法律
038.實然與應然·法律社會學
039.內容不確定的法律知識
七、小結
第三章 官員統一實踐中的法律
一、規則的“內在方麵”
040.習慣行為模式·規則行為模式·被迫行為模式
041.規則的內在方麵和規則的存在
042.內在方麵·法律權利·積極義務·法律規則
043.對待規則態度的種類
044.內在方麵與義務
045.義務與規則
二、次要規則
046.法律規則的種類
047.三種次要授權規則
048.承認規則的作用及其存在方式
049.次要規則的法理學意義
050.承認規則與法律性質(或效力)的來源
051.區彆法律製度與其他社會製度的要素
052.法律適用者的實踐與承認規則
053.製定法及判例中蘊涵的原則、政策及政治道德準則的形成機製及運用·承認規則
054.法律的存在與官員
三、規則的確定性與模糊性
055.意思中心與開放結構
056.規則的確定性與模糊性
057.“意思中心”·規則的存在·法律的客觀性和普遍性,
058.“意思中心”與法律適用者的爭議
四、法律與道德的分野
059.最低限度內容的自然法
060.廣義的法律觀念和狹義的法律觀念
061.法律與道德在事實上和概念上的聯係
062.道德選擇的睏境與兩種法律觀念
063.法律理論的研究
五、法學是一種客觀的法律知識
064.日常語言的正常用法
065.“齣處”、“形式”、“結構”與“目的”
六、小結
……
第四章 解釋性質的法律
第五章 意識形態中的法律
第六章 作為地方性知識的法律
第七章 需求對話中的法律
結語
參考文獻
案例索引
一般索引
人名索引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在读中,法律究竟是很么,见仁见智,分析法学派和自然法学派对恶法是否为法律的争论,正在使我对法律的认识逐步深化......无论是奥斯丁,边沁还是亚里士多德,对于法律,法哲学都有着自己深刻的认识,值得后人借鉴,不能否定谁,也不能肯定谁,要分析辩证的看到待,在时间的发...  

評分

0p 20世界的英美法理学的各种理论,都有本身的学理根据。它们之间的不同或争论,与其说是观点设想交锋,不如说是学理根据的对抗。就此而论,真正的批判阅读,应该是理由层面上的追寻与辩驳。理由的分析与把握,可使阅读不仅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明晰理解的...  

評分

在读中,法律究竟是很么,见仁见智,分析法学派和自然法学派对恶法是否为法律的争论,正在使我对法律的认识逐步深化......无论是奥斯丁,边沁还是亚里士多德,对于法律,法哲学都有着自己深刻的认识,值得后人借鉴,不能否定谁,也不能肯定谁,要分析辩证的看到待,在时间的发...  

評分

0p 20世界的英美法理学的各种理论,都有本身的学理根据。它们之间的不同或争论,与其说是观点设想交锋,不如说是学理根据的对抗。就此而论,真正的批判阅读,应该是理由层面上的追寻与辩驳。理由的分析与把握,可使阅读不仅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明晰理解的...  

評分

0p 20世界的英美法理学的各种理论,都有本身的学理根据。它们之间的不同或争论,与其说是观点设想交锋,不如说是学理根据的对抗。就此而论,真正的批判阅读,应该是理由层面上的追寻与辩驳。理由的分析与把握,可使阅读不仅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明晰理解的...  

用戶評價

评分

法律是什麼是法哲學最為主要的核心問題,圍繞這一問題又勾連與之相關的論題,建立起復雜多層次的法哲學網絡。可以把時間性的演變視為發展,也可以認為是對時代需求的不同迴應。有幾個點值得再考慮:1、文後最終認為,每種理論的前提必然基於經驗的感性認識,因而選擇某種姿態,是否需要進一步討論:如此的感性認識何以形成?為什麼會形成?如果僅僅將不同理論的差異認定為姿態的選擇,是否過於簡單?2、將每種理論認定為姿態,實際上是從客觀描述的角度將不同的立足點並列,不予某一理論以優先的考慮。是否過於理想?3、理發師悖論在本書中齣現過多次,主要用以批判後現代的自證性,其他齣路

评分

四年後再讀,不再是隔霧看花,而是圍繞主綫

评分

儼然是一本充滿思辨的濃縮版西方法律史,文筆洗練,說理清晰,絕好的入門書

评分

還不錯的法理學入門,前兩章尤佳,進入哈特後,直到德沃金,相對晦澀

评分

算是隨意掃過吧 劉星挺有趣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