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书中,作者以英美著名案例为引子,介绍、比较、分析了20世纪英美法理学的各主要流派、主要学者的代表性著作和观点,以及他们之间的交锋和共鸣。
在介绍和阐述主要法理知识之后,从更深的层次上,作者意在表达,任何一种阅读都是批判(或批评)式的阅读。真正的批判性阅读,应该是理由层面上的追寻与辩驳的观点。20世纪英美法理学的各种理论,都有本身的学理根据。它们之间的不同或争论,与其说是观点设想的交锋,不如说是学理根据的对抗。理由的分析与把握,可使阅读不仅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明晰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深层次的“交往与对话”。
本书在这一层面上梳理20世纪英美法理学,让不同的学理呈现、交流,结合提问和反省,让读者的批判阅读在这一层面上也得以展开、深入。
刘星,1958年生,北京市人。高中毕业后服兵役两年,当描图员两年。1981年考入中山大学法律系本科,1985年毕业并获法学学士学位。1985年考入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攻读西方法律思想史专业,1988年毕业并获法学硕士学位。自1988年至今在中山大学法律系任教。1996年9月至1997年5月为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现为中山大学法律系副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为英美法理学。在全国法学专业杂志发表学术论文、译文若干。
在读中,法律究竟是很么,见仁见智,分析法学派和自然法学派对恶法是否为法律的争论,正在使我对法律的认识逐步深化......无论是奥斯丁,边沁还是亚里士多德,对于法律,法哲学都有着自己深刻的认识,值得后人借鉴,不能否定谁,也不能肯定谁,要分析辩证的看到待,在时间的发...
评分在读中,法律究竟是很么,见仁见智,分析法学派和自然法学派对恶法是否为法律的争论,正在使我对法律的认识逐步深化......无论是奥斯丁,边沁还是亚里士多德,对于法律,法哲学都有着自己深刻的认识,值得后人借鉴,不能否定谁,也不能肯定谁,要分析辩证的看到待,在时间的发...
评分在读中,法律究竟是很么,见仁见智,分析法学派和自然法学派对恶法是否为法律的争论,正在使我对法律的认识逐步深化......无论是奥斯丁,边沁还是亚里士多德,对于法律,法哲学都有着自己深刻的认识,值得后人借鉴,不能否定谁,也不能肯定谁,要分析辩证的看到待,在时间的发...
评分在读中,法律究竟是很么,见仁见智,分析法学派和自然法学派对恶法是否为法律的争论,正在使我对法律的认识逐步深化......无论是奥斯丁,边沁还是亚里士多德,对于法律,法哲学都有着自己深刻的认识,值得后人借鉴,不能否定谁,也不能肯定谁,要分析辩证的看到待,在时间的发...
评分是一本不错的入门书籍,我甚至觉得它比《政法笔记》要好懂。不过这种书看一遍是不太够的,建议至少看两三遍。 通常是抛出一个观点,然后对其进行分析(其实更多的是诘难),在分析的时候不时还会举一些案例,能够更加形象化地表达抽象的理论说法。对入门的人来说,印象最深的无...
法律是什么是法哲学最为主要的核心问题,围绕这一问题又勾连与之相关的论题,建立起复杂多层次的法哲学网络。可以把时间性的演变视为发展,也可以认为是对时代需求的不同回应。有几个点值得再考虑:1、文后最终认为,每种理论的前提必然基于经验的感性认识,因而选择某种姿态,是否需要进一步讨论:如此的感性认识何以形成?为什么会形成?如果仅仅将不同理论的差异认定为姿态的选择,是否过于简单?2、将每种理论认定为姿态,实际上是从客观描述的角度将不同的立足点并列,不予某一理论以优先的考虑。是否过于理想?3、理发师悖论在本书中出现过多次,主要用以批判后现代的自证性,其他出路
评分D90/A92-3 2009 稍显啰嗦。。。没工夫细读了( ̄0  ̄)
评分第一章看不太懂。感觉作者偏向于阐述分析法学的观点。有些案例和作者《西窗法雨》里的启蒙小故事一脉相承。
评分绝对的好书 入门必备
评分迷路找路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