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橋詞典》講述瞭:語言是人的語言。迄今為止的各種語言成果,提供瞭人類認識世界的工具,推進瞭人們的文化自覺,但認識遠遠沒有完結。語言與事實的復雜關係,與生命過程的復雜關係,一次次成為睏惑人類的時代難題。在這本書裏,編撰者力圖把目光投嚮詞語後麵的人和事,清理一些詞語在實際生活中的意義與功能,更願意強調語言與事實之間的密切關係,力圖感受語言中的生命內蘊。從某種意義上說,較之靜態語言,編撰者更重視動態言語;較之抽象義,編撰者更重視具體義;較之規範性,編撰者更重視實用性。這樣一種非公共化或逆公共化的語言總結,對於公共化語言成典,也許是必要的一種補充。
韓少功,1953年1月齣生於湖南省,漢族,現居海南。1968年初中畢業後赴湖南省汨羅縣插隊務農;1974年調該縣文化館工作;1978年就讀湖南師範大學中文係;1982年後任湖南省《主人翁》雜誌編輯、副主編;1985年進修於武漢大學英文係,隨後任湖南省作傢協會專業作傢;1988年遷調海南省,曆任《海南紀實》雜誌主編(1988)、《天涯》雜誌社長(1995)、海南省作協主席(1996)、海南省文聯主席(2000)等職。當選為中國作傢協會全委委員、主席團委員(1997,2001),中國文聯全委委員(2001)。
曾在青年部門(1985)、林業部門(1986)以及大學(1995)兼職,曾社會兼任省政協委員、常委(1983、1989、1993)和省人大代錶(2003)等職。
我最喜欢韩少功的接!地!气! 他的文字总会让外乡人在描述的山寨里听见乡音袅袅,看见记忆里始终舍不得抹掉的姑娘。 这样的文章是有根的。 至于爸爸爸、熟悉的陌生人和恒河的猜想?里面的思考也是娓娓道来,韩少功和克里斯提那穆提一样是一个温和的对话者,不是道德制高点也不...
評分老太:死老头你害病鸟,就不能走快丁照! 老头:死老蛮子,走再快也没你嘴快。 老太:赶麻丁着,一转脸街上料共(棍)都刮不到人了。就去拾下集货啊。 老头:少砍空,你就听打鼓上墙头,哪个告送你就没人滴?才开始上人。 老太:就派冲啊你,都到晌心列,还才上人,上你心啊。 ...
評分小说的最后一个词条是官道,写作者作为知青第一次走到马桥的事情,仿佛就在说元也是完,完也是元,作者在马桥故事的开始也是马桥这个环形时间里的某一个结束,结束亦是另一个开始。 这是一本很引起我对社会语言学兴趣的书,我很惊讶竟是它的形式引发了豆瓣上这样多的讨论。因为...
評分马桥词典读了有一段时间了,这些天我们平时闲聊,每当我有提议问同学同意不同意,就总会扯到了马同意。那就从”同意“说起吧。 ” ”同意“是权力的心理基础,而在日常生活里面”同意“具体表现在酋长和他的同伴的供给与接受的过程里面,这就是”相互“这个概念,成为权力的另...
評分我很多次看到过这本书却从未翻开,直到这个月在kindle上一口气把它读完,并感慨自己好险错过一部如此杰出的作品。细想缘由,第一次看到马桥词典是高一在市里的图书馆,当时恰好读过南方周末或中国青年报上的一组指责韩少功抄袭Pavic的哈扎尔词典的评论,一向偏爱原创不喜抄袭的...
韓少功老師是我相當喜愛的當代大陸作傢瞭,之所以喜愛原因很多,諸如他那種純樸的原生態鄉土語言,他感情真摯的筆觸,他豐富而又“閤理”的想象力等等,之前他的《同誌時代》和《爸爸爸/山歌天上來》就讓我覺得愛不釋手,如今看這本大名鼎鼎的《馬橋詞典》,進一步加深上述特質給我留下的印象之餘,同時亦找到瞭若乾新的亮點:其一是形式的新穎,用字典形式來構造小說的確是相當少見,雖然有人說《馬》之字典結構巧思並非韓式開的先河,但我依舊覺得在中國文學史上,這本書就形式而言還是相當之新穎的。其二是主觀臆斷以及想象之應用,每個詞後麵都是或長或短的故事,並非真的象字典那般是枯燥無味的解釋,同時每個故事基本上都帶有韓老師自己或是獨到或是奇思妙想似的解讀,具有相當濃烈的主觀色彩,但這種主觀色彩在此並非貶義,實則加強瞭小說的可讀性,又有很多諸如對人類學,語言學及社會學的總結和啓示作用;而且這些故事又將整本書串成瞭一個整體,使得實質上小說故事的發展相當之流暢且內在邏輯性較為縝密。就這兩點而言,這本書的確是大有可讀可取之處的。最後的附的訪談也算是從一個較為學術的角度對本書的解讀,有一定的藉鑒意義。
评分在地鐵上完整讀完的第一本書。其實在婺源的時候我有留下來並記錄那裏的衝動。
评分啊,真想生在農村
评分關於語言的故事 語境不對的地方的人可能看著沒那麼有感覺吧 特彆是北方的
评分本來以為會枯燥,卻很有些意思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