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周作人 迴憶錄 傳記 中國文學 中國現當代文學 民國 散文 知堂
发表于2025-05-29
知堂迴想錄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知堂迴想錄》是周作人晚年迴顧自己一生重要經曆,寫成之內容豐富的傳世巨作。最初隻有“北大感舊錄”數節,值曹聚仁在香港辦《循環日報》,周作人以稿件寄之,在副刊發錶,引發關注。後受曹聚仁之邀開始“一生迴想”,曆時兩年多,成文二○七節。手稿總題為“藥堂談往”,齣版 時改名“知 堂迴想錄”。作為現代文學大傢,周作人親身經曆與參與瞭中國近現代史上諸多重要曆史事件,如晚清光復會鞦瑾、徐锡麟等的活動、辛亥革命、張勛復闢、新文化運動等,其一生形跡記錄即是重要史料。又齣之以如麵談之知堂文風,可謂文學性與史料性兼具。難怪促成本書齣版的曹聚仁先生說:“這麼好的迴憶錄,如若埋沒瞭不與世人相見,我怎麼對得住韆百年後的中國文化界?”
周作人(1885-1967),現代作傢、翻譯傢,原名櫆壽,字星杓,後改名奎綬,自號起孟、啓明(又作豈明)、知堂等,筆名仲密、藥堂等。浙江紹興人。青年時代留學日本,與兄樹人(魯迅)一起翻譯介紹外國文學。五四時期任教北京大學,在《新青年》《語絲》《新潮》等多種刊物上發錶文章,論文《人的文學》《平民的文學》,詩《小河》等均為新文學運動振聾發聵之作。首倡美文,《喝茶》《北京的茶食》等創立瞭中國美文的典範。在外國文學藝術的翻譯介紹方麵,尤其鍾情希臘日本文學,貢獻巨大。著有自編集《藝術與生活》《自己的園地》《雨天的書》等三十多種,譯有《日本狂言選》《伊索寓言》等。
好像跟著他走過瞭他的一生。很贊同他的關於詩與真實的主張,而他做文章的態度,即隻平凡的敘述平凡的事實,沒有一點造作,也是深以為然。
評分完全沒讀完。。。。雖然久仰周作人的文風和文格,但實在沒耐心看他寫舅舅姑媽曾祖母曾爺爺那些誰死瞭誰說閑話誰挑撥離間這些事兒。還有文中處處和魯迅叫闆,指齣同一個人物或事件在朝花夕拾中的描述,藉以對照另一個思維角度。
評分周作人 不標記瞭~
評分“他原是水師齣身,自己知道並非文人,更不是學者,他的工作隻是打雜,砍柴打水掃地一類的工作。如關於歌謠童話神話民俗的搜尋,東歐日本希臘文藝的移譯,都高興來幫一手,但這在真是缺少人工時纔行,如各門已有瞭專攻的人,他就隻得溜瞭齣來,另去做掃地砍柴的勾當去瞭。”
評分周作人確實是小事上聰明,大事上昏頭。
拉杂了几个月的时间,终于读完了《知堂随想录》,古人云“读其文,想见其为人”,而于知堂,我却始终没有这样的想法,总觉得他是一个需要远观的文人。 自认为也读了一些书,了解了一些作者,但总觉得知堂是最能吸引我的一个人,他是那样一个真实的存在,读其书可以照见内心许多...
評分正在读周作人的《知堂回想录》,看到400多页。还有200多页,实在是慢的很,说说这书吧。 还是熟悉的苦雨斋主的风格,在文学研究领域里被称为“平淡冲和”。这里挑印象深的几处随意聊几句, 有趣的观点是他说严复用文言译《天演论》的文风是想把赫胥黎包装成先秦诸子,而林纡...
評分《知堂回想录》,周作人,牛津大学出版社,竖排繁体,2019初版。书一出来,便有人出来说照片的人的姓名搞错、有错别字、有漏字等等,估计二版更正过来了。虽然有错处,但此版是目前整理最全的版本,装帧也是最好的。周先生写的很平实,就像闲适的老人一样,讲述自己的经历,在...
評分正在读周作人的《知堂回想录》,看到400多页。还有200多页,实在是慢的很,说说这书吧。 还是熟悉的苦雨斋主的风格,在文学研究领域里被称为“平淡冲和”。这里挑印象深的几处随意聊几句, 有趣的观点是他说严复用文言译《天演论》的文风是想把赫胥黎包装成先秦诸子,而林纡...
評分没点年纪,读不了周作人,之前每翻每别扭,觉得无趣乏味又唠叨,不解为何鲁迅接受外国记者采访,把周作人小品文列为国人第一流,其它皆不入他法眼。 看这回忆录,大概开始有点小感觉。 周作人拿写文章当说话儿,说到哪儿是哪儿,也不修辞,也不夸张,读起来又似乎缺乏文采...
知堂迴想錄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