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中國的國傢與學者

唐代中國的國傢與學者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國社會科學齣版社
作者:[英] 麥大維
出品人:
頁數:448
译者:張達誌
出版時間:2019-7
價格:128.00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20337939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海外中國研究
  • 唐史
  • 思想史
  • 隋唐史
  • 曆史
  • 學術史
  • 海外漢學
  • 製度史
  • 唐代中國
  • 國傢
  • 學者
  • 曆史
  • 學術
  • 政治
  • 文化
  • 社會
  • 思想
  • 製度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唐代中國的國傢與學者》是麥大維先生積25年之力撰成的唐代儒學研究的代錶作,將唐代儒學的演變與學者群體及學術機構的發展緊密聯係起來,對學校與祭孔、經學、國傢禮製、史學、文章觀等問題展開深入探討。每一領域獨立成章,按照高祖及太宗朝、650-755年、安史亂後三個時段,依序梳理學術環境、學術活動和學術觀點發生的變化,總結各領域及其子領域的學術發展軌跡,分析中央政府學術地位的漸趨弱化,以及學術與文學獨立性的日益增長,彰顯中央非常不錯的衰落和穩定環境的消逝這一共同趨勢,證實唐代的學術分期符閤唐代政治與社會發展的曆史。通過係統而全麵、詳實而縝密的研究,有力地扭轉瞭傳統思想史忽視唐代及其儒學遺産的傾嚮,特彆賦予漢、宋之間的唐代儒學以重要曆史意義。

著者簡介

[英] 麥大維(David McMullen),有名唐史研究專傢,英國學術院院士、劍橋大學聖約翰學院終身院士,曾任劍橋大學中國學講座教授、亞非學院東亞研究所所長、中國研究中心主任,以及全英中國研究協會主席、李約瑟中國學講席教授、花園委員會主席。張達誌,廈門大學學士、復旦大學與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聯閤培養博士、武漢大學博士後,現任華中師範大學曆史文化學院副教授,兼任颱灣地區大學訪問學者、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理事。蔡明瓊,華中師範大學碩士,現任湖北省天門中學教師。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前言
一 中古晚期帝國的儒學
二 製度背景
三 學術著作分類
第二章 學校與祭孔
一 高祖及太宗朝
(一)祭孔的復興
(二)官學的重建
二 650年至755年
(一)國庠與鄉校
(二)國傢祭孔的擴張
(三)私授的發展
三 安史亂後
(一)官學的衰退
(二)祭孔子與祭太公
(三)私學觀念的發展
第三章 經學
一 高祖及太宗朝
(一)考證與訓詁傳統
(二)政策的包容
(三)唐初《春鞦》學
(四)唐初對孟子的態度
二 653年至755年
(一)對官方定本的批評
(二)對科舉經學標準的控訴
(三)劉知畿的《春鞦》觀
(四)經學的幻滅
三 安史亂後
(一)科舉經學改革的努力
(二)經學定本的難題
(三)安史亂後的《春鞦》學
(四)“性命”學者
第四章 國傢禮製
一 高祖及太宗朝
(一)《貞觀禮》
二 650年至755年
(一)明堂與封禪
(二)《開元禮》
(三)禮製傳統與科舉
三 安史亂後
(一)祖宗祭祀
(二)國傢禮製規劃的衰落
(三)安史亂後的王朝禮典
(四)科舉中的國傢禮製
(五)國傢禮製傳統的批判審視
……
第五章 史學
第六章 文章觀
第七章 結語
注釋
參考文獻
詞匯錶和索引
譯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本文选摘自《唐代中国的国家与学者》,[英]麦大维(David McMullen)著,张达志、蔡明琼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7月出版。 中古晚期儒学与新儒学有着显著区别,这与当时政治的演变及儒学社会地位的变化密切相关。唐代儒学取向的学术精英在公共服务中扮演的角色,或者说他...

評分

本文选摘自《唐代中国的国家与学者》,[英]麦大维(David McMullen)著,张达志、蔡明琼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7月出版。 中古晚期儒学与新儒学有着显著区别,这与当时政治的演变及儒学社会地位的变化密切相关。唐代儒学取向的学术精英在公共服务中扮演的角色,或者说他...

評分

本文选摘自《唐代中国的国家与学者》,[英]麦大维(David McMullen)著,张达志、蔡明琼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7月出版。 中古晚期儒学与新儒学有着显著区别,这与当时政治的演变及儒学社会地位的变化密切相关。唐代儒学取向的学术精英在公共服务中扮演的角色,或者说他...

評分

本文选摘自《唐代中国的国家与学者》,[英]麦大维(David McMullen)著,张达志、蔡明琼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7月出版。 中古晚期儒学与新儒学有着显著区别,这与当时政治的演变及儒学社会地位的变化密切相关。唐代儒学取向的学术精英在公共服务中扮演的角色,或者说他...

評分

本文选摘自《唐代中国的国家与学者》,[英]麦大维(David McMullen)著,张达志、蔡明琼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7月出版。 中古晚期儒学与新儒学有着显著区别,这与当时政治的演变及儒学社会地位的变化密切相关。唐代儒学取向的学术精英在公共服务中扮演的角色,或者说他...

用戶評價

评分

經學部分錯誤不少

评分

學術史意義非凡,但是讀漢學傢的書總是有些不習慣……看不到清晰的引文和史料。

评分

學術史意義非凡,但是讀漢學傢的書總是有些不習慣……看不到清晰的引文和史料。

评分

挺不錯的入門書,對唐代經學、史學、文體學、禮製都有全麵的論述,有頗多準確的觀察何精要的論述。老外的經學和文獻學功底都不錯,這是美國漢學界沒法比的。另外,本書正文到190頁,注釋到350頁,幾乎與正文篇幅相當。如果再加上詞匯錶、索引、參考文獻,占瞭全書大部分,基本上把三十年前的唐代思想史、學術史的研究文獻網羅殆盡,可以當工具書用。

评分

前言和結語值得一讀,試圖融官製、機構、禮製、文本和思想觀念於一體,讀得人心潮澎湃。具體內容則略顯平淡,還是分門彆類的敘述。此書在學術史上應是一個樞紐性的存在,給齣瞭一個框架性的解釋,也暗閤瞭唐宋變革論的整體趨勢,包括雲中君(秘書省、清流)和Peter Bol(“文”的觀念)等人都明顯受到麥大維的影響。但具體怎麼把製度、文本和思想觀念有機結閤,今天看來依舊是個難點,作者也沒有很好的實踐。倒是雲中君對白居易的研究是個很好的嘗試。 P.S 宋初《春鞦》學的討論,包括正統的問題,都是延續瞭唐代士大夫對《春鞦》學的關注。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