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國家的形成在何種意義上是一種「中國的」過程?本書認為,早在鴉片戰爭之前,中國內部就面臨著諸多根本性問題上的深刻危機。而如今這個「現代國家」,是兩個世紀以來對於這些內部挑戰不斷回應的結果。作者探討的正是在其形成過程中,中國本土提供的知識資源,即「現代性」的中國經驗。
在本書中,作者分別從政治參與、政治競爭與政治控制三個角度入手,探索「現代國家」在中國形成和發展的「根本性議程」:在政治參與的拓展與國家權力之間的關係問題上,作者重新審視魏源基於經書典章的傳統所提出的思考;在探討公共利益是否能同政治競爭相協調的問題上,回顧晚清改革家馮桂芬的非正統建議在當時官僚中所引起的反應;面對調和國家財政需求同地方社會需要的問題,對比了清政府與共產黨政府通過政治控制所做的不同努力和試驗。
作者認為,中國「現代性」的構建,包括這個現代國家的實現若成為可能,所根據的將不是西方的路徑,而是中國自己的條件與經驗。而中國的「現代國家」經驗,不僅與中國有關,也具有普世意義。
「一位在西方世界首屈一指的中國歷史專家所寫的關於東方古老國家的偉大著作。」
——魏斐德,《紐約書評》雜誌
「本書對於專制統治的原動力做了細緻、強有力卻依然十分準確而又得體的探討。」
——「列文森中國研究最佳著作獎」評語
孔飛力(Philip Alden Kuhn),哈佛大學希根森歷史講座教授、東亞文明與語言系主任,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前主任。
陳兼,康奈爾大學中美關係史研究講座教授。
陳之宏,康奈爾大學歷史系教授。
http://tieba.baidu.com/p/2789653966 刘仲敬:想象中国,建构中国——《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书评 孔飞力《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在2013年出版,堪称汉语读书界期待已久的盛事。由于作者炉火纯青的史学功力和典雅文笔,由于施华茨学派的盛名,由于《叫魂》、《叛乱》两书积累...
评分这篇书评重在阐释作者本身的意思,不重发散和评论。 #### 导论 “这些政治活动家们涉及中国内部的一种持续存在的”根本性议程“或”建制议程“(constitutional agenda )——正是这一议程,将中国帝制晚期的历史与现代的历史联接到了一起。在这里,所谓‘根本性’问题,指...
评分十三哥: 好久不见,听说你结婚了,我很伤心。我永远都不会忘记上学那几年,我们仨去畅畅书店、去万泉河畔、去野草博雅堂、去潘家园、去中华书局淘书,回来后在旧书的尘埃里,在北区食堂三楼,每人吃一份牛肉炒饭,就能喝掉许多瓶啤酒,聊天,互相吹捧和贬损,再抱着书,...
评分20世纪前半页,中国挣扎在不同的外部势力压迫,和迥异的内部救亡道路中。之前公共号发过文章《中国为什么这么慢》,我却以为,中国绝对算不上慢的了,算算从清政府预备立宪,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宪法大纲》颁布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短短41年间,我们经...
评分我想孔飞力的研究和学理源头是对中国社会“建制议程”——内在发展动力的探询,其中必须处理的是中央政府权力对地方势力的管控(矛盾)和渗透,及其在不同时期的变异、政策与具体情境,而这些问题的直接线索便是税收制度,或者说,是国家税收制度在地方所遇到阻力、效用及失效...
非常有意思的小書,初看之下,作者似乎用了很多很「隔」的生造的概念在討論問題,但實際上作者的關懷絕非來自先於或外於史料的理論。用一本小書討論絕大問題,自然只能是抓住幾個點來展開,本書的幾個點很值得玩味。如果譯者能把許多概念和作者比較獨特的用詞的英文原文標出,效果會更好。
评分竟然提前四个多月就达成了目标…(你够
评分虽然有时候西方概念套用得不太合适,但总体而言提出了挺有意思的解释,特别是在税收那章。
评分这本书的观点:诸多现代化的积极因素在近代中国有了待发的基础,后被西方所打断了。
评分解释中国国家现代性起源的思路效仿托克《旧制度与大革命》: 现代性这一新事物萌发自旧体制,延续了旧体制中的根本性问题/议程...译者前言写的真好!有很多孔飞力未在书中明确讨论和阐释的内容,比如,更进一步地指出产自革命的新中国的历史正当性...就合法性这方面的论证而言,孔飞力的功力比赵鼎新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