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学者中国古代诗学研究

北美学者中国古代诗学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徐志啸
出品人:
页数:283
译者:
出版时间:2011-9
价格:35.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53256011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海外汉学
  • 诗歌
  • 中国古典文学
  • 海外中国研究
  • 比较文学
  • 诗学
  • 文学研究
  • 文学
  • 中国古代诗学
  • 北美学者
  • 诗歌研究
  • 学术研究
  • 文学理论
  • 中西比较
  • 诗学思想
  • 跨文化研究
  • 学术著作
  • 人文研究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北美学者中国古代诗学研究》重点阐述和评析北美代表学者在中国古代诗学方面的学术研究内涵、特点、风格及其专长,顺序上,先总体概括北美学者的中国古代诗学研究特点,后分述各代表学者(以出生时间为序,包括美国和加拿大),而后概述北美学者中国古代诗学研究的方法,希望由此从宏观到微观,二者结合,作较为全面系统的阐释,从而为中国读者特别是从事古代诗学研究的学者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

作者简介

徐志啸 复旦大学历史系七七级本科生,获复旦大学文学硕士(1982年)、北京大学文学博士(1988年)学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屈原学会副会长。现任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比较文学、古代文学两个专业博士生导师。已出版《楚辞综论》《先秦诗》《中外文学比较》《20世纪中国比较文学简史》《近代中外文学关系》《古典与比较》《日本楚辞研究论纲》《叶嘉莹与中西诗学》等学术著作十多部,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三十多篇。独立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三项、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一项,独立主持并主要参与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一项。先后应邀赴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日本东京大学、秋田大学,韩国延世大学,香港岭南大学,澳门大学,台湾佛光大学、清华大学、台湾大学等作学术演讲,赴香港中文大学、荷兰莱顿大学、加拿大约克大学、南非大学等参与学术交流。

目录信息

前言
第一章 北美学者中国古代诗学研究特点
一、由汉字结构建立诗学
二、视角独特
三、比较中西诗学
第二章 陈世骧:比较视野中的中西诗学
一、宏观比较:认识中国抒情传统
二、微观辨析:中西诗学的字词区别
第三章 周策纵:诗词的“当下”美与中国浪漫文学探源
一、关于诗词的“当下”美
二、中国浪漫文学探源
第四章 叶嘉莹:传统诗学研究的核心观念与研究特色
一、兴发感动的生命美学
二、词的美学特质及其分类
三、张惠言与王国维词论之比较
四、独特的诗词评赏风格
五、对杜甫诗的看重与独到评析
六、创立评词新体式
第五章 刘若愚(上):用西方理论解析和比较中国古代文论
一、关于文学研究对象
二、中西文学批评的基本差异
三、中西文论图表解析
四、“六论”辨析
第六章 刘若愚(下):语际批评家的身份和职责
一、关于中国古诗阐释的相关问题
二、语际批评家的身份和职责
第七章 高友工:他者的眼光
一、从语言结构入手解析杜诗
二、律诗的三种美学演进型态
第八章 叶维廉(上):寻求中西文学的汇通
一、由“模子”引发的比较
二、汇通与歧异
第九章 叶维廉(下):中西诗歌及其批评的比较
一、中西诗歌之比较
二、中西诗歌批评之比较
第十章 孙康宜(上):异域女学者的独特视角
一、如何看中国文学和文化
二、文学中的性别之研究
第十一章 孙康宜(下):从六朝诗人到唐宋词人
一、以陶渊明为代表的六朝诗人
二、词与唐宋词人
附:《剑桥中国文学史》简介
第十二章 宇文所安(上):探寻中国古诗魅力之源
一、距离说
二、举隅法
三、沉默美学
四、富有哲理的见解
第十三章 宇文所安(中):文学史及宫廷诗、京城诗
一、对文学史的宏观认识
二、关于宫廷诗
三、关于京城诗
第十四章 宇文所安(下):对宇文所安两部著作的评论
一、《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价值论
二、中国有“中世纪”吗?
第十五章 余宝琳:王维诗和意象论
一、关于王维诗
二、关于意象论
第十六章 蔡宗齐:跨文化透视——中西诗学之比较
一、从文化视角切入:跨文化透视
二、比较中西诗学之体系
三、微观诗学之比较
第十七章 北美学者中国古代诗学研究方法综述
一、运用诗歌意象作鉴赏品析
二、运用新批评方法解析作品
三、巴洛克风格
四、跨中西的比较
附录一
一、北美中国古代诗学研究代表学者简介
二、参考引用文献
附录二
一、学术访谈
二、哈佛演讲报道(一)
三、哈佛演讲报道(二)
四、人物剪影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兴发感动学说是叶先生诗学研究的核心思想。陆机《文赋》有谓:“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外界的事物总是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震撼着人心,这原是宇宙间一种生命的共感,物之枯荣与心之悲喜,本来就因为有类似之处,所以才引起一种见物起...

评分

兴发感动学说是叶先生诗学研究的核心思想。陆机《文赋》有谓:“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外界的事物总是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震撼着人心,这原是宇宙间一种生命的共感,物之枯荣与心之悲喜,本来就因为有类似之处,所以才引起一种见物起...

评分

兴发感动学说是叶先生诗学研究的核心思想。陆机《文赋》有谓:“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外界的事物总是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震撼着人心,这原是宇宙间一种生命的共感,物之枯荣与心之悲喜,本来就因为有类似之处,所以才引起一种见物起...

评分

作为斯坦福的知名教授,刘若愚教授在中国古诗的英译方面最杰出的贡献是The Inter-lingual Critics: Interpreting Chinese Poetry一书。出于对语际批评家的身份的体认和职责的承担,他在不断剖析语际批评家本身及其与诗歌相关群体包括读者、译者、解析者、品评者之间的关系...  

评分

这本书的其它部分暂时按下不表,只谈徐志啸论述余宝琳的章节,我硕论做的与此有关,暗忖自己还有那么一点点的资格来谈这章的内容,且不说本书的注脚做得极其简陋,在谈论余宝琳的章节居然在注释上引用的是王万象的《北美華裔學者中國古典詩研究》,首先不是不能参考王的著作,...  

用户评价

评分

#这。。。真是复旦大学的教授写的书???我手上有王万象的《北美華裔學者中國古典詩研究》,要不要做一个相似度对照表???

评分

应该算是还不错的review吧……要做比较文学或者想在诗学上稍微紧跟时代的值得一读。话说排版纸张等是此类书籍中难得的顺眼!为此也值4颗星

评分

#这。。。真是复旦大学的教授写的书???我手上有王万象的《北美華裔學者中國古典詩研究》,要不要做一个相似度对照表???

评分

属于通俗的介绍,这本书其实是个引子,如果对书中提到的学者感兴趣,可以去找他们的著作来读。

评分

选题立意既关于“古典”,关于“比较”,重点阐述北美代表学者在中国古代诗学方面的学术研究内涵、特点、风格及其专长。全书先总体概括北美学者中国古代诗学研究的特点,大致包括由汉字结构建立诗学、视角独特、比较中西诗学等方面。然后分述陈世骧、周策纵、叶嘉莹、刘若愚、高友工、叶维廉、孙康宜、宇文所安、余宝琳、蔡宗齐(以出生年为序,包括美国和加拿大)等十位代表学者的主要成就及观点;而后从纷繁的学说中提炼出北美学者进行中国古代诗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即北美学者习惯运用诗歌意象进行赏析,利用新批评方法解析作品,借鉴巴洛克风格理论,以及进行包括融合、抽绎、移植、类比等多种类型的跨中西的比较。作者希望由此从宏观到微观,宏微观结合,作较为全面系统的阐释,从而为中国读者,特别是从事古代诗学研究的学者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