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美国学者系统研究晚清幕府制度的专著,以研究曾国藩、李鸿章的幕府为其主要内容。书中简要回顾了中国幕府制度的形成、演变过程,较详细地论述了清朝前期幕府的构成、职能以及清廷对幕府的政策,说明了中国近代社会巨变导致晚清新式幕府制度崛起的特点。作者曾走访过李鸿章的几位后人李国超等,获得了不少有价值的资料。同时运用中、英文原始资料,诸如当时在华供职外国人的著述、清朝官方档案、私人信札或记述,使本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可读性。
1、满族人征服并统治的这个社会,基本上是个儒家社会,其指导思想是对家庭的忠诚和符合道德的行为(“仁”和“礼”),而不是法律和制度。这些儒家道德规范的旗手是士绅。士绅是个与众不同的社会集团,他们通过一次或数次科举考试获得了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特权。尽管他们...
评分读福尔索姆《朋友·客人·同事:晚清的幕府制度》(刘悦斌、刘兰芝译,刘存宽校,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本书乃是作者以曾国藩、李鸿章为中心 ,考察晚清幕府制度的成果,但所论述的不止于此。很自然地,曾国藩与李鸿章构成了比较的对象。两者在晚清政治轨迹上的...
评分1、满族人征服并统治的这个社会,基本上是个儒家社会,其指导思想是对家庭的忠诚和符合道德的行为(“仁”和“礼”),而不是法律和制度。这些儒家道德规范的旗手是士绅。士绅是个与众不同的社会集团,他们通过一次或数次科举考试获得了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特权。尽管他们...
评分读福尔索姆《朋友·客人·同事:晚清的幕府制度》(刘悦斌、刘兰芝译,刘存宽校,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本书乃是作者以曾国藩、李鸿章为中心 ,考察晚清幕府制度的成果,但所论述的不止于此。很自然地,曾国藩与李鸿章构成了比较的对象。两者在晚清政治轨迹上的...
评分“人”的所作所为是如此强烈地受到社会因素、人际网络的影响。 幕府制度是儒家社会的产物,基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构成,在中国成长为受人尊敬的近代国家的道路上,幕府制度容纳了改革的弹性,这是产生于科举的士大夫集团所不具备的本领。正如书的封底上写的话,“深入...
非常出色!看过后对儒法之争之融,官吏幕,曾李都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十分好!
评分有些问题看的确是有新意。幕僚制度的产生、发展与消亡似亦可从个体经济独立与否的角度来考察。关于幕僚,一般来说顶级的人物能够请到一流的人物……三流的人物就只能弄到不入流的了,问题在于真正办事的往往使这些不入流的人物,以公权而市私恩,吏治颓唐多由于此。另,最后的征引书目可一看。
评分大二的冬天。对晚清历史有了新想法,对李鸿章有再认识。
评分论述过于简略,重要的问题还没有展开,也没有进一步的深入探讨,可能正如前言所述,作者是在研究李鸿章的过程中发现幕府才转而研究的,因此更多的是一个历史描述而非探寻
评分就深度来说真的比较一般,但是要点还都说到了,幕府制度到也没什么特别的地方,作为了解曾国藩、特别是李鸿章的个人和家庭传记还是不错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