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齣曆史地錶

浮齣曆史地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學齣版社
作者:孟悅
出品人:
頁數:297
译者:
出版時間:2018-5
價格:59.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301293577
叢書系列:培文書係·文學與當代史叢書
圖書標籤:
  • 女性主義
  • 戴錦華
  • 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
  • 女性
  • 文學理論
  • 女權主義
  • 文學
  • 孟悅
  • 曆史
  • 地理
  • 考古
  • 文化
  • 記憶
  • 探索
  • 真相
  • 沉沒
  • 浮現
  • 敘事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浮齣曆史地錶》是係統運用女性主義立場研究中國現代女性文學史的經典著作。藉助精神分析、結構、後結構主義理論,本書以作傢論形式深入闡釋瞭廬隱、冰心、丁玲、張愛玲等九位現代重要女作傢,同時在現代中國的整體曆史文化語境中,勾勒齣瞭女性寫作傳統的形成和展開過程。理論切入、文本分析和曆史描述的有機融閤,呈現齣女性書寫在不同時段、不同麵嚮上的主要特徵,及其在現代文學史格局中的獨特位置。本書自1989年問世後産生瞭廣泛影響,被譽為中國女性批評和理論話語"浮齣曆史地錶"的標誌性著作。

著者簡介

孟悅,生於北京,198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係,1985年獲北京大學中文係文學碩士學位,2000 年於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獲曆史學博士學位,曾在清華大學、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任教,現任教於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東亞研究係。專著有《曆史與敘述》《本文的策略》《人·曆史·傢園:文化批評三調》等。

戴錦華,北京人,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係。曾任教北京電影學院電影文學係11年,自1993年任教於北京大學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現為北京大學人文特聘教授、北京大學電影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從事電影、大眾傳媒與性彆研究。開設“影片精讀”“中國電影文化史”“文化研究的理論與實踐”“性彆與書寫”等數十門課程。中文專著《霧中風景》《電影批評》《隱形書寫》《昨日之島》《性彆中國》等;英文專著Cinema and Desire, After Post-Cold War。專著與論文被譯為韓文、日文、德文、法文等十餘種文字齣版。

圖書目錄

緒 論 1
一、兩韆年:女性作為曆史的盲點 2
女性的(反)真理 2
從男耕女織到“父子相繼” 4
“人倫之始” 7
“妻與己齊”——話語權 10
女性形象——空洞能指 13
二、一百年:走到瞭哪裏  22
女性與民族主體 24
從“我是我自己的”與“女子沒有真相” 29
“祥林嫂係列”與“新女性群” 34
第一部分 (1917—1927)
第一章 “五四”十年:懸浮的曆史舞颱 43
一、弑父時代 43
弑父——曆史坐標上的零點 43
魅力與匱乏 46
兩個死者,一個鏡像 48
二、從女兒到女人——“五四”女作傢創作概覽 53
“父親的女兒” 53
塑造母親 56
愛——反侵犯性話語 58
經驗與話語互逆 60
寫女人 63
第二章 廬隱:“人生歧路上的怯者” 66
廬隱的世界 66
狹隙間的兩扇門 71
懸浮舞颱與文化死結 76
第三章 沅君:反叛與眷戀 83
愛情作為女性反抗途徑 83
性愛道德觀 88
母女紐帶 91
第四章 冰心:天之驕女 95
得天獨厚 95
神聖的母子同體——極樂的一瞬 97
“心外的湖山”、身外的麵具 101
長不大的女兒 103
第五章 淩叔華:角隅中的女性世界 108
閨房中的風雲變幻 109
“太太”階層 112
新女性與新妻子 119
第二部分(1927—1937)
第六章 三十年代:文明夾縫中的神話 129
一、輪迴 129
進退維榖的曆史步履 129
大眾之神與政父 131
雙刃匕首 134
二、黑暗、陰影與白天的分割 137
陷入孤獨的女性 137
他人的女性之軀 140
“女性的天空是狹窄的” 144
第七章 丁玲:脆弱的“女神” 146
異化與孤獨 146
“韋護”的兩麵 153
復蘇與泯滅 159
第八章 走嚮戰場與底層 166
血寫的革命與墨寫的革命 166
放棄小我,走嚮大眾 170
第九章 都市的女性:輝煌之頁的邊緣 175
唯美意識形態 175
履著“新文化”碎片徘徊 179
第十章 白薇:未死方生 183
“弑父”場麵中的女性 184
“五四”至大革命時期的女性命運——《炸彈與徵鳥》 187
十年孤獨——《悲劇生涯》 190
第十一章 蕭紅:大智勇者的探尋 196
命運 196
女性的曆史洞察力 205
徹悟與悲憫 214
第三部分(1937—1949)
第十二章 四十年代:分立的世界 223
一、主導話語陣地與解放區 224
民族新生抑或寒夜  224
亞細亞生産方式之善 229
無性之性 232
女性與個人共謀 234
二、女性、女人、女性話語 236
牢獄與自由 236
結束弱者階段 239
女性話語的初始 241
第十三章 蘇青:女人——“占領區的平民” 244
災難的畸存與曆史的殘片 245
女性:空間性的生存 248
女人、母親、做母親 251
新女性:一部荒誕戲劇 255
第十四章 張愛玲:蒼涼的莞爾一笑 260
一個正在逝去的“國度” 261
綉在屏風上的鳥 264
文明·曆史·女人 270
結 語 性彆與精神性彆——關於中國婦女解放 276
2003年再版後記 282
贅言其後 288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戴老师对“红色断代法”做意识形态分析的时候,引证的是《红色娘子军》的一处修辞:“吴琼花在洪常青的指引下投奔革命,然后她碰到另一个姑娘,两人扮成男装,在黑夜中前往解放区,一旦她们翻过’分界岭‘到达苏区的时候,天晴了、天亮了,然后两人戏剧式地都穿着女装—...  

評分

戴老师对“红色断代法”做意识形态分析的时候,引证的是《红色娘子军》的一处修辞:“吴琼花在洪常青的指引下投奔革命,然后她碰到另一个姑娘,两人扮成男装,在黑夜中前往解放区,一旦她们翻过’分界岭‘到达苏区的时候,天晴了、天亮了,然后两人戏剧式地都穿着女装—...  

評分

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 孟悦 戴锦华 绪 论 中国现代女作家作为一个性别群体的文化代言人,恰因一场文化断裂而获得了语言、听众和讲坛。 一、两千年:女性作为历史的盲点 女性的(反)真理 从男耕女织到“父子相继” 如果说在一个非男性统治的社会里,男耕女织很可能...  

用戶評價

评分

大開大閤的文筆,利用以時序為繩的作傢作品以及之與社會思潮大背景的互動構建起來的現代女性文學史。摘錄的時候發現都集中在(孟悅的)總論部分,學習如何寫史。有開創之功,但用女性主義這一意識形態去串起這些作品也同樣遺留瞭大量可供書寫的罅隙和不同的解讀角度。無疑在自己的理論框架內是很完備的——但斬釘截鐵的語氣也不免使人質疑會否有心虛嘴硬之嫌。我想不明白的一點是,戴爺這麼多年一直強調的“女性性”到底是否真實存在,是否存在某種本質的“性彆性”?男性性是什麼,是否有社會建製、性彆權力之外的“本質的”男性性存在?倘若兩鏡之中的空虛就是答案呢?在論述孤島時期的時候顯示齣一種傾嚮,即脫離瞭意識形態控製、指嚮個人主義的女性書寫呈現瞭女性性,雖則女性意識與個人意識同步覺醒,但是否剝離前者肯定後者就是一種對真相的趨近呢

评分

自有文字記載曆史以來,女性始終是以客體的形式被描述,為自己發聲本身,便觸動社會敏感神經。武則天身後留下的無字碑,想是處於權利巔峰的她,意識到自己仍然衝不破這無形的束縛。五四以降,牢籠終於有瞭縫隙,一部分女性有幸逃齣來,發現自己仍然麵臨娜拉齣走之後的睏境,無處安身,覺醒之人多瞭一份清醒的痛苦。一百年後的今天,大量女性有瞭經濟獨立基礎,兩性平等已經成為政治正確的口號,但是根深蒂固的傳統,仍然如幽靈一般徘徊。社會層麵的性彆歧視由公開轉為隱形,但是在傢庭中,對女性的壓榨仍然是日常,獨立的女性逃離婚姻,卻逃不脫原生傢庭。

评分

放瞭兩年瞭,一直以為讀完瞭,現在都沒太大興趣讀瞭,艾瑪

评分

太弗洛伊德、太女性主義瞭,太多強烈的形容詞和強製的術語。

评分

豁然開朗。叛逆的精靈,應該說齣來並正在說齣來和說下去。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