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恒達 1985年至1987年留學於德國波恩大學,學習比較文學與德國文學。1992年在美國馬裏蘭州的Towson State University任客座教授,並順訪Dickinson College,教授中文與中國文化、中國文學。現從事專業為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任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華人文化研究所所長,美國Consortium Universities駐北京文化教育項目北京中國學中心高級學術顧問,中國作傢協會會員,北京市比較文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比較文學理事。熟練運用英、德兩種語言。主要專著有《企業的良心》(1990),《尼采美學思想》(1992,1997,獲馮至德語文學研究二等奬、北京哲學社會科學中青年學者研究成果奬),《卡夫卡傳》(1992),《城堡裏的迷惘求索:卡夫卡傳》(1994),《海明威》(1999),《卡夫卡》(1999),《人論與文學》(閤作,2000),《詩意的叛逆》(2002)。主要譯著有盧卡奇《小說理論》(1988),韋勒剋《現代文學批評史》(五,閤譯,1991),亨利·米勒《南迴歸綫》(1995),德裏達《立場》(1998),《尼采散文》(2000,2001),《黑色的春天》(2004),尼采《人性的,太人性的》(2005)等。
希臘藝術曆來引起美學傢們的極大興趣。在尼采之前,德國啓濛運動的代錶人物均以人與自然、感情與理性的和諧來說明希臘藝術繁榮的原因。在《悲劇的誕生》中,尼采一反傳統,認為希臘藝術的繁榮不是源於希臘人內心的和諧,而是源於他們內心的痛苦和衝突:因為過於看清人生的悲劇性質,所以産生日神和酒神兩種藝術衝動,要用藝術來拯救人生。尼采的美學觀影響瞭一大批作傢、藝術傢的人生觀及其作品的思想內容。
宇宙和人类生命,像叔本华说分析的,含有意志(will)与意象(idea)两个要素。有意志即有需求有情感,需求与情感即为一切痛苦悲哀之源。人永远不能由自我与其所带的意志中拔出,所以生命永远是一种痛苦。生命痛苦的救星即为意象。意象是意志的外射或对象化。有意象则人取得超然...
評分首先说明一下,这篇不是读后感,充其量是读书笔记。近来越发觉得自己的记忆力衰退厉害(还年轻啊,咋整- -……),所以很有必要对自己的阅读作些札记,不然以后除了书名外,其余没准都忘个一干二净。而豆瓣的短评有万恶的字数限制,没辙,唯有以书评形式来记录吧。 接着说明的...
評分作者:李钰辉,陆钓雪 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是《悲剧的诞生》中的两个主要部分,同时也是悲剧诞生的原因。可是虽说悲剧的诞生由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的交融下形成的,但是两者发生的作用和所处的地位不同。酒神精神作为悲剧之“悲”是悲剧的内核,日神精神是悲剧诞生...
評分宇宙和人类生命,像叔本华说分析的,含有意志(will)与意象(idea)两个要素。有意志即有需求有情感,需求与情感即为一切痛苦悲哀之源。人永远不能由自我与其所带的意志中拔出,所以生命永远是一种痛苦。生命痛苦的救星即为意象。意象是意志的外射或对象化。有意象则人取得超然...
評分作者:李钰辉,陆钓雪 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是《悲剧的诞生》中的两个主要部分,同时也是悲剧诞生的原因。可是虽说悲剧的诞生由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的交融下形成的,但是两者发生的作用和所处的地位不同。酒神精神作为悲剧之“悲”是悲剧的内核,日神精神是悲剧诞生...
沒有周國平翻譯的好
评分這人前期不是挺好的麼……怎麼後期作品一個比一個詭異。
评分尼采的處女作還是比較好懂的。
评分這個版本翻譯很差
评分日神與酒神,復旦麵試還問到。。。 另一麵的尼采。我需要德文。。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