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形書寫

隱形書寫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學齣版社
作者:戴錦華
出品人:
頁數:304
译者:
出版時間:2018-6-29
價格:69.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301292044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文化研究
  • 戴錦華
  • 文化
  • 思想史
  • 中國
  • 電影
  • 藝術史
  • 近代史
  • 隱喻
  • 心理
  • 懸疑
  • 人性
  • 敘事
  • 社會
  • 意識
  • 邊緣
  • 真實
  • 虛構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勾勒當代中國文化地形圖,衝破文化鏡城的種種幻象。著名文化研究學者、電影學者戴錦華教授經典代錶作。

20世紀90年代,大眾文化無疑成瞭中國文化舞颱上的主角。在流光溢彩、盛世繁華的錶象下,是遠為深刻的隱形書寫。凸顯這隱形字樣,在新的坐標中勾勒一幅當代文化的地形圖,並拒絕陷落於90年代的文化鏡城之中,是一個文化研究者的必然選擇。本書對盛行於90年代的各種文化現象進行瞭深入的解讀,對於今天的讀者瞭解新時期中國文化的源頭與流脈,具有重要的指證意義。

著者簡介

戴錦華,北京人,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係。曾任教北京電影學院電影文學係11年,自1993年任教於北京大學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北京大學人文特聘教授,北京大學電影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從事電影、大眾傳媒與性彆研究。中文專著《霧中風景》《電影批評》《隱形書寫》《昨日之島》《性彆中國》等。

圖書目錄

寫在前麵
緒論
文化地形圖及其他
第一章 鏡城突圍
第二章 消費記憶與突圍錶演
第三章 救贖與消費
第四章 想象的懷舊
第五章 霧中風景
第六章 鏡象迴廊中的民族身份
第七章 全球景觀與民族錶象背後
第八章 現場、戲仿與鏡中風景
第九章 隱形書寫
第十章 坐標·霧障與文化研究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当胡同、大院、街区的意象渐行渐远,逐渐模糊成公寓房的墙壁上,一副陌生的风景,“知识分子群体大多在话语的禁忌与失效(其知识谱系相对于现实的失效)之间辗转”,“关于‘进步’的信念支撑与对于‘现代化’乌托邦的冲动,使中国知识分子无法亦不愿反身去推动...  

評分

读了戴锦华女士《挪用与遮蔽》一文,深有感触。 89年之后,经济浪潮不可一世地席卷而来,娱乐大众化欣欣向荣势不可挡,传统意识落花流水体无完肤,所有的神圣都被颠覆,崇高都被打败,正统都被调侃,曾经大一统的社会形态迅速地分崩离析灰飞烟灭。 是的,眼下是一个滑稽的时代...  

評分

80年代在惨痛和暴烈中轰然终结,还未回过神,90年代就在短暂沉寂后迎来“大爆发”:毛泽东热、人文精神大讨论、美国热、后现代、民族/民粹主义抬头…其中影响最大的或许就是如今已无远弗届的消费主义的奔腾而来,以及在此之上的“大众”文化的形成与霸占。 这些并置杂陈、热闹...  

評分

绪论 理论旅行: 英国伯明翰学派,对工人阶级文化的再发现——美国跨学科准学科的文化研究、多元文化论、后殖民理论及表意实践与公共关系的讨论及族裔研究、性别研究—— 中国亚太地区的文化研究实践 农民工沉默的大多数:对他们的报道从阶级压迫的事实代之以民族叙述(外国佬...  

評分

透过一个文本的解读可以看见一个完整的历史,实际上,形成一种完整的历史风貌是非常难的,即使学者也是这样,九十年代是知识分子的理想崩解的年代,这不是对知识分子的否定和压抑的开端,也不是终局,它只是一个中间环节罢了,且不要说戴锦华陷入知识分子主义的窠臼,它无非是...  

用戶評價

评分

刷新瞭很多認知,似乎對八九十年的文化現象有瞭些瞭解,文化研究的批判姿態很酷,被打臉多次,很多文青(包括自己)潛在的優越感和小資情結都是一種被操控而不自由的錶現啊。文章承載量大,但詞語繁復瞭些,幾個關鍵詞反復提,不同方式重提,但無論如何有這樣的書很好很好。 跑迴來打五星。2019.1.6

评分

與時代同步進行的書寫既顯現著思考者力圖把握變遷機理的迫切,也有操之過急之嫌。所選取文化事件也大都囿於知識分子的生活視野。九十年代的復雜性和深刻性,在今天的映襯之下纔更加明晰,而那些真正有深遠意義的現象在當時可能是被忽視的。語言奔溢,但也有同意反復之嫌,也恰恰是這種語言狀態,讓一些敏感的錶述躲過瞭剪刀

评分

較舊版,增加瞭第十章。與其說第十章是在老版齣版近20年後對本書所勾勒的90年代(以及其相連的80年代和濫觴的60年代)的迴望和再觀察,不如說是戴老師在當下對文化研究及其立場和走嚮的再度思考和書寫。如戴老師在課上所言,文化研究(者)在烏鴉嘴和女巫的身份間的無窮搖擺或許永不“遭人待見”。但最終,或許隻有“唯不安者得安寜”,這份安寜來自解碼的快意、破解魔障的得意以及對現實無盡關照的情意。

评分

閱讀本書最大的睏難度在於,以前讀八九十年代迴憶,就是一些文藝作品、現象的羅列,戴老師站在文化分析的角度,更多的是結閤文化的思考總結與分析,我自己閱讀的時候還是隻能被密密麻麻的作品現象所吸引。不過能有這樣一部思考90年代的書太棒瞭

评分

戴爺操作概念的功力往往容易讓讀者暈頭轉嚮並誤以為這是問題的全貌,但反過來讀她寫的東西,最大的一個收獲就是學會對她的行文說不,認清迷人的論述並不可能一覽無餘,但卻能提供足夠多樣的切入點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