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形書寫

隱形書寫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學齣版社
作者:戴錦華
出品人:
頁數:304
译者:
出版時間:2018-6-29
價格:69.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301292044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文化研究
  • 戴錦華
  • 文化
  • 思想史
  • 中國
  • 電影
  • 藝術史
  • 近代史
  • 隱喻
  • 心理
  • 懸疑
  • 人性
  • 敘事
  • 社會
  • 意識
  • 邊緣
  • 真實
  • 虛構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勾勒當代中國文化地形圖,衝破文化鏡城的種種幻象。著名文化研究學者、電影學者戴錦華教授經典代錶作。

20世紀90年代,大眾文化無疑成瞭中國文化舞颱上的主角。在流光溢彩、盛世繁華的錶象下,是遠為深刻的隱形書寫。凸顯這隱形字樣,在新的坐標中勾勒一幅當代文化的地形圖,並拒絕陷落於90年代的文化鏡城之中,是一個文化研究者的必然選擇。本書對盛行於90年代的各種文化現象進行瞭深入的解讀,對於今天的讀者瞭解新時期中國文化的源頭與流脈,具有重要的指證意義。

著者簡介

戴錦華,北京人,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係。曾任教北京電影學院電影文學係11年,自1993年任教於北京大學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北京大學人文特聘教授,北京大學電影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從事電影、大眾傳媒與性彆研究。中文專著《霧中風景》《電影批評》《隱形書寫》《昨日之島》《性彆中國》等。

圖書目錄

寫在前麵
緒論
文化地形圖及其他
第一章 鏡城突圍
第二章 消費記憶與突圍錶演
第三章 救贖與消費
第四章 想象的懷舊
第五章 霧中風景
第六章 鏡象迴廊中的民族身份
第七章 全球景觀與民族錶象背後
第八章 現場、戲仿與鏡中風景
第九章 隱形書寫
第十章 坐標·霧障與文化研究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这本书是我目前读到的书中使用““””最多的,没有参考文献,尾注也甚少。 戴老师每年比较所新生面试会问一个问题就是“大众文化到底怎么翻译?popular cultrue 还是mass cultrue?”答案就在这本书里。 毫无疑问本书是至诚之作,前言里作者就说明“文化研究”这个命名是自己...  

評分

当胡同、大院、街区的意象渐行渐远,逐渐模糊成公寓房的墙壁上,一副陌生的风景,“知识分子群体大多在话语的禁忌与失效(其知识谱系相对于现实的失效)之间辗转”,“关于‘进步’的信念支撑与对于‘现代化’乌托邦的冲动,使中国知识分子无法亦不愿反身去推动...  

評分

读了戴锦华女士《挪用与遮蔽》一文,深有感触。 89年之后,经济浪潮不可一世地席卷而来,娱乐大众化欣欣向荣势不可挡,传统意识落花流水体无完肤,所有的神圣都被颠覆,崇高都被打败,正统都被调侃,曾经大一统的社会形态迅速地分崩离析灰飞烟灭。 是的,眼下是一个滑稽的时代...  

評分

如果说戴老师不用“如果说...那么...”这个句式造句,那么这篇文章还剩什么?哈哈哈哈哈哈! 这是一本关于九十年代文化现象研究与批判的书 ,作者以“文化镜像”命名九十年代纷繁复杂的乱像。以知识分子、官方和大众三者之间的角力互动为主线,并深挖三者背后的推动力:知识分...

評分

80年代在惨痛和暴烈中轰然终结,还未回过神,90年代就在短暂沉寂后迎来“大爆发”:毛泽东热、人文精神大讨论、美国热、后现代、民族/民粹主义抬头…其中影响最大的或许就是如今已无远弗届的消费主义的奔腾而来,以及在此之上的“大众”文化的形成与霸占。 这些并置杂陈、热闹...  

用戶評價

评分

廉價的迴憶與情懷突然間被戴錦華的深度擊垮,自認為逃脫瞭時代的個體,實際上並沒有。大概不久後,我們將迎來它的續集,2000s—2010s的隱形書寫,而1990年代,將是當代中國的係譜學。

评分

戴爺操作概念的功力往往容易讓讀者暈頭轉嚮並誤以為這是問題的全貌,但反過來讀她寫的東西,最大的一個收獲就是學會對她的行文說不,認清迷人的論述並不可能一覽無餘,但卻能提供足夠多樣的切入點

评分

戴爺操作概念的功力往往容易讓讀者暈頭轉嚮並誤以為這是問題的全貌,但反過來讀她寫的東西,最大的一個收獲就是學會對她的行文說不,認清迷人的論述並不可能一覽無餘,但卻能提供足夠多樣的切入點

评分

大概是因為這是戴爺成書較早的一本著作,所以在閱讀過程中雖然仍驚訝於其對理論操練的信手拈來,但在重復的理論術語(以鏡城、幻影最為頻繁)背後也能見齣彼時的稚嫩(遠不如後期著作對語言風格的高度打磨,雖然依舊繁復纏繞)。但正如書中所言:“這樣一份嘗試勾勒文化地形圖的努力,或許同樣是一種虛妄,至少是一種自不量力。但是,於我,這是一份彆無選擇。” 這樣一份關於90年代大眾文化的書寫嘗試和努力依然是勇氣可嘉的,許多觀點依然犀利:① 大眾文化如何落地中國:“大眾”一詞在中國的曆史“正義性”,名為大眾實為小眾的大眾文化。② 對於共用空間的提法,此間權力關係如何以不自覺的方式自覺地共謀;③ 媒介和資本成為新的權力;④ 年代斷裂法復現的意義;⑤ 知識分子所呼喚的東西最終消滅瞭知識分子;⑥ “無名”的階級現實。

评分

優秀的學者是什麼樣子的呢?兼具強大的邏輯思維和敏銳的閱讀初感,最後,還一定要精通自己用以錶達和寫作的那門語言(在此意義上真的很喜歡戴錦華王德威兩位老師的文風瞭,閱讀體驗極佳)。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