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出历史地表》是系统运用女性主义立场研究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史的经典著作。借助精神分析、结构、后结构主义理论,本书以作家论形式深入阐释了庐隐、冰心、丁玲、张爱玲等九位现代重要女作家,同时在现代中国的整体历史文化语境中,勾勒出了女性写作传统的形成和展开过程。理论切入、文本分析和历史描述的有机融合,呈现出女性书写在不同时段、不同面向上的主要特征,及其在现代文学史格局中的独特位置。本书自1989年问世后产生了广泛影响,被誉为中国女性批评和理论话语"浮出历史地表"的标志性著作。
孟悦,生于北京,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85年获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硕士学位,2000 年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获历史学博士学位,曾在清华大学、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任教,现任教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东亚研究系。专著有《历史与叙述》《本文的策略》《人·历史·家园:文化批评三调》等。
戴锦华,北京人,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曾任教北京电影学院电影文学系11年,自1993年任教于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现为北京大学人文特聘教授、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从事电影、大众传媒与性别研究。开设“影片精读”“中国电影文化史”“文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性别与书写”等数十门课程。中文专著《雾中风景》《电影批评》《隐形书写》《昨日之岛》《性别中国》等;英文专著Cinema and Desire, After Post-Cold War。专著与论文被译为韩文、日文、德文、法文等十余种文字出版。
戴锦华 两千年:女性作为历史的盲点 女性的反真理 从男耕女织到“父子相继” 人伦之始 妻与己齐——话语权 女性形象 一百年:走到了哪里? 女性与民族主体 从“我是我自己的”与“女子没有真相” “祥林嫂系列”与“新女性群” 五四十年:悬浮的历史舞台 弑父时代 从女儿到女人...
评分 评分戴锦华 两千年:女性作为历史的盲点 女性的反真理 从男耕女织到“父子相继” 人伦之始 妻与己齐——话语权 女性形象 一百年:走到了哪里? 女性与民族主体 从“我是我自己的”与“女子没有真相” “祥林嫂系列”与“新女性群” 五四十年:悬浮的历史舞台 弑父时代 从女儿到女人...
评分戴锦华 两千年:女性作为历史的盲点 女性的反真理 从男耕女织到“父子相继” 人伦之始 妻与己齐——话语权 女性形象 一百年:走到了哪里? 女性与民族主体 从“我是我自己的”与“女子没有真相” “祥林嫂系列”与“新女性群” 五四十年:悬浮的历史舞台 弑父时代 从女儿到女人...
评分自有文字记载历史以来,女性始终是以客体的形式被描述,为自己发声本身,便触动社会敏感神经。武则天身后留下的无字碑,想是处于权利巅峰的她,意识到自己仍然冲不破这无形的束缚。五四以降,牢笼终于有了缝隙,一部分女性有幸逃出来,发现自己仍然面临娜拉出走之后的困境,无处安身,觉醒之人多了一份清醒的痛苦。一百年后的今天,大量女性有了经济独立基础,两性平等已经成为政治正确的口号,但是根深蒂固的传统,仍然如幽灵一般徘徊。社会层面的性别歧视由公开转为隐形,但是在家庭中,对女性的压榨仍然是日常,独立的女性逃离婚姻,却逃不脱原生家庭。
评分豁然开朗。叛逆的精灵,应该说出来并正在说出来和说下去。
评分从某种意义来说,女性学者的写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男性写作中的概念遮蔽语言的弱点。结语发人深省,甚至可以用来分析当下的很多问题。
评分第47页,周作文一篇《人的文学》,“周作文”应为周作人。第137页倒数第四行,“孙午阳”应为“孙舞阳”。第147页倒数第三行,“梦河”应为“梦珂”
评分大开大合的文笔,利用以时序为绳的作家作品以及之与社会思潮大背景的互动构建起来的现代女性文学史。摘录的时候发现都集中在(孟悦的)总论部分,学习如何写史。有开创之功,但用女性主义这一意识形态去串起这些作品也同样遗留了大量可供书写的罅隙和不同的解读角度。无疑在自己的理论框架内是很完备的——但斩钉截铁的语气也不免使人质疑会否有心虚嘴硬之嫌。我想不明白的一点是,戴爷这么多年一直强调的“女性性”到底是否真实存在,是否存在某种本质的“性别性”?男性性是什么,是否有社会建制、性别权力之外的“本质的”男性性存在?倘若两镜之中的空虚就是答案呢?在论述孤岛时期的时候显示出一种倾向,即脱离了意识形态控制、指向个人主义的女性书写呈现了女性性,虽则女性意识与个人意识同步觉醒,但是否剥离前者肯定后者就是一种对真相的趋近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