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出历史地表》是系统运用女性主义立场研究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史的经典著作。借助精神分析、结构、后结构主义理论,本书以作家论形式深入阐释了庐隐、冰心、丁玲、张爱玲等九位现代重要女作家,同时在现代中国的整体历史文化语境中,勾勒出了女性写作传统的形成和展开过程。理论切入、文本分析和历史描述的有机融合,呈现出女性书写在不同时段、不同面向上的主要特征,及其在现代文学史格局中的独特位置。本书自1989年问世后产生了广泛影响,被誉为中国女性批评和理论话语"浮出历史地表"的标志性著作。
孟悦,生于北京,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85年获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硕士学位,2000 年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获历史学博士学位,曾在清华大学、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任教,现任教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东亚研究系。专著有《历史与叙述》《本文的策略》《人·历史·家园:文化批评三调》等。
戴锦华,北京人,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曾任教北京电影学院电影文学系11年,自1993年任教于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现为北京大学人文特聘教授、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从事电影、大众传媒与性别研究。开设“影片精读”“中国电影文化史”“文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性别与书写”等数十门课程。中文专著《雾中风景》《电影批评》《隐形书写》《昨日之岛》《性别中国》等;英文专著Cinema and Desire, After Post-Cold War。专著与论文被译为韩文、日文、德文、法文等十余种文字出版。
戴老师对“红色断代法”做意识形态分析的时候,引证的是《红色娘子军》的一处修辞:“吴琼花在洪常青的指引下投奔革命,然后她碰到另一个姑娘,两人扮成男装,在黑夜中前往解放区,一旦她们翻过’分界岭‘到达苏区的时候,天晴了、天亮了,然后两人戏剧式地都穿着女装—...
评分她们在中国历史与文化之现实语境下对女性问题进行系统剖析时,还尝试以此为切口探究与说明那些历史地表之下更为本质也更具共性的问题,也就是人的问题,对历史的整体看法和所有解释的问题。因此我觉得哪怕是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现代文学/女性主义这些课题兴趣不大,如果只是抱着...
评分娜拉说她不相信世界上有奇迹,就相当于宣布她的自我解放不会成功,她的出走只是一种情绪上的冲动,因为她也清楚像她这样一个孤零零的年轻女人是无法独自在社会立足的(起码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不可能)。她应该像过去8年的自己一样、像拼命想找个依靠的林丹太太,在家相夫教子,...
评分文学与思想上的敏感结合
评分我再一次惊叹于戴锦华老师如此喷涌的,气势磅礴却又文气十足的表达,我相信这些文章的写作都是一气呵成之作,对我而言,这本书谈不上多受启发,毕竟我对女性主义有着个人的保留看法,但是从单纯阅读的角度来看,还是不虚此行的阅读~
评分沉没千年缄默的女性,终于跨出黄色而浑浊的地平线,虽然坚硬的地壳不如畅想中那么诗意,但是终于得到语言,听众和讲台。从话语权,女性形象,性别混乱和性别整合,经过一百年,我们看,女性解放走到了何处?现代文学中从第一个十年的解放但无处安置内核空虚的女性,到第二个十年反抗的女性,到第三个十年走向群众的女性,女性的解放建立在民族解放的需要之上,是化妆过后的男性的女性观,当民族解放之后,女性不再有性别,而是集体认同的中性,女性该何去何从?卢隐至于断桥和死结,阮君的精神同盟,冰心的纯情与浅薄,凌叔华的断层与危机,丁玲抛下性别,融入大众神话,白薇震撼地打破幽灵塔,萧红写出了作为主体的历史,而苏青和张爱玲在父权意识形态和大众神话被迫退却的空间里,生出苍凉的花,真正开始了女性的生命记录。
评分太弗洛伊德、太女性主义了,太多强烈的形容词和强制的术语。
评分文学与思想上的敏感结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