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科普 设计 器物 生活 文化史 文化 历史 美国
发表于2025-02-16
日用器具进化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叉、大头针、曲别针和拉链等日常物件是如何变成他们现在的样子?
为什么餐叉有四个齿? 十字花螺丝与它的前身平头螺丝相比有什么优势? 为什么曲别针是我们现在这个样子? 是什么使得我们现在的胶带变成透明的?
在这本令人愉快的书中, 作者用显微镜来看我们平时很少会考虑的东西。如我们几乎每天都会用到的大头针、便利贴、快餐盒。同时, 他还提出了一个令人信服的关于技术创新的新理论, 作为对现有产品缺陷的回应, 即刺激和不必要性是发明之母。
亨利·波卓斯基(Henry Petroski),美国杜克大学土木工程、历史学教授,特别擅长于事故分析,被《克科斯评论》誉为“科技的桂冠诗人”,2006年荣获美国历史悠久且最富盛名的工程奖项之一——华盛顿奖。他曾在《美国科学家》杂志中,持续为大众撰写工程设计与文化研究的专栏,也为《纽约时代》《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撰写一些非工程类文章。
主要著作有:《设计,人类的本性》《铅笔:设计与环境的历史》《日用器具进化史》《超越设计:散论及其他非方程式计算的尝试》等。波卓斯基通过对事故分析的案例、不同文化背景器物形态的差异比较,以及对器物创造、演进过程的梳理,富有创造性地阐述出抽象的设计基本问题;另一方面,他多采用以小见大的研究方法,通过一些经常被人们忽视的小物件来揭示设计的基本问题。
有不少细节点的收获。日用品的进化真的是很史诗的。
评分人类群体本身就是小步快跑快速迭代的践行者(笑),不管怎样,能解决多少问题是多少问题,然后由最能吹毛求疵又强迫的人去改进设计,因为不满意,所以逆着时代洪流、克服固有习惯、突破各种不利因素也在所不惜,总之就是慢 慢 来。
评分《器具的进化》再版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006069/
评分L
评分钉锤拉链回形针易拉罐也是科技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伟大的工业设计……(本书探讨了设计的形式与功用,还是有蛮学术的章节的)
最先读的版本被翻译成《器具的进化》,同样是丁佩芝翻译,因为版本久远,二手书需要极高的价钱才能买到。器具的进化相对于日常器具进化史来说显得更加学术一些,但较之后者乏了点地气。该书是在一次会议里一位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的老师推荐的,对我影响较深。 作者在序言部分就...
评分美国科普作家路易斯·达特内尔写过一本别出心裁的小书,他假设现有的世界土崩瓦解,一切重启,幸存的人类能否利用资源,快速复原生活必需品?即使心中早有雏形,制造出我们司空见惯的日用器具亦非易事。可想而知,这些日用器具在问世之初是多么稀罕的物件。 日用器具为什么是我...
评分刀和叉。人们使用刀子吃饭,后来又发明了二齿叉、三齿叉和四尺叉。是伴随着对功能的追求而不断完善的。但这种完善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具体而言,是不断地去发现不足和缺点,然后着手去改进它的一个过程。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并不是功能决定形式,而是缺点决定形式,发明者是...
评分最先读的版本被翻译成《器具的进化》,同样是丁佩芝翻译,因为版本久远,二手书需要极高的价钱才能买到。器具的进化相对于日常器具进化史来说显得更加学术一些,但较之后者乏了点地气。该书是在一次会议里一位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的老师推荐的,对我影响较深。 作者在序言部分就...
评分凡物皆有缺点 缺点为改良之母 我喜欢这种从哲学角度论述的书。从根本上讲清楚一个观念。 凡物皆有缺点 缺点为改良之母 真正完美的飞机不需要维修、不耗油、寿命长。 理想的餐桌可随用餐人数调大小,小孩无须借助电话簿才能够着餐桌,非用餐时间餐桌能不占空间,不易产生刮痕及...
日用器具进化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