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科普 设计 器物 生活 文化史 文化 历史 美国
发表于2025-01-08
日用器具进化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叉、大头针、曲别针和拉链等日常物件是如何变成他们现在的样子?
为什么餐叉有四个齿? 十字花螺丝与它的前身平头螺丝相比有什么优势? 为什么曲别针是我们现在这个样子? 是什么使得我们现在的胶带变成透明的?
在这本令人愉快的书中, 作者用显微镜来看我们平时很少会考虑的东西。如我们几乎每天都会用到的大头针、便利贴、快餐盒。同时, 他还提出了一个令人信服的关于技术创新的新理论, 作为对现有产品缺陷的回应, 即刺激和不必要性是发明之母。
亨利·波卓斯基(Henry Petroski),美国杜克大学土木工程、历史学教授,特别擅长于事故分析,被《克科斯评论》誉为“科技的桂冠诗人”,2006年荣获美国历史悠久且最富盛名的工程奖项之一——华盛顿奖。他曾在《美国科学家》杂志中,持续为大众撰写工程设计与文化研究的专栏,也为《纽约时代》《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撰写一些非工程类文章。
主要著作有:《设计,人类的本性》《铅笔:设计与环境的历史》《日用器具进化史》《超越设计:散论及其他非方程式计算的尝试》等。波卓斯基通过对事故分析的案例、不同文化背景器物形态的差异比较,以及对器物创造、演进过程的梳理,富有创造性地阐述出抽象的设计基本问题;另一方面,他多采用以小见大的研究方法,通过一些经常被人们忽视的小物件来揭示设计的基本问题。
原本挺好的题材,写的真的不咋地。通篇都在用干巴巴的文字描述几张图就能讲明白的细节构思。辅以美式畅销书写作法,无聊程度加倍。后悔买实体书了。
评分1999年时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其实应该是和友谊出版集团合作)出过一个版本,书名是《器具的发明》。我个人觉得这个书名才更好地概括了书的内容,其实这书不太侧重关于器物的文化史,而是一本主要讲“发明”的小书。其实这已经很有趣了,作者不喜欢用功能来解释发明产生的过程,而恰是工业化生产本身催生了发明在法律与观念上的产生。但其实作者也没有说清楚“发明”的社会史,而简单把创新、需求甚至美好生活作为动因,反而没有配不上“史”的成分了。
评分有趣有料。
评分流行比功能更常决定器具的形式。挺有意思的一本书,也讲到了前几年火的日剧截图中说到的,罐头和开罐器发明先后的关系。设计从来都是以实用、节约、效率为导向的,在此基础上考虑外观和流行。
评分已购。四星半。从刀叉开始说起,涉及回形针,拉链,罐头,易拉罐等等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物品,讲它们的发明和改进,也是设计史。虽然不深入,但是这些东西如果不是专门列出来讲,真的不起眼,而细考起来,却精彩纷呈~比如易拉罐的部分好有趣~
美国科普作家路易斯·达特内尔写过一本别出心裁的小书,他假设现有的世界土崩瓦解,一切重启,幸存的人类能否利用资源,快速复原生活必需品?即使心中早有雏形,制造出我们司空见惯的日用器具亦非易事。可想而知,这些日用器具在问世之初是多么稀罕的物件。 日用器具为什么是我...
评分最先读的版本被翻译成《器具的进化》,同样是丁佩芝翻译,因为版本久远,二手书需要极高的价钱才能买到。器具的进化相对于日常器具进化史来说显得更加学术一些,但较之后者乏了点地气。该书是在一次会议里一位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的老师推荐的,对我影响较深。 作者在序言部分就...
评分 评分美国科普作家路易斯·达特内尔写过一本别出心裁的小书,他假设现有的世界土崩瓦解,一切重启,幸存的人类能否利用资源,快速复原生活必需品?即使心中早有雏形,制造出我们司空见惯的日用器具亦非易事。可想而知,这些日用器具在问世之初是多么稀罕的物件。 日用器具为什么是我...
评分刀和叉。人们使用刀子吃饭,后来又发明了二齿叉、三齿叉和四尺叉。是伴随着对功能的追求而不断完善的。但这种完善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具体而言,是不断地去发现不足和缺点,然后着手去改进它的一个过程。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并不是功能决定形式,而是缺点决定形式,发明者是...
日用器具进化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