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书第二编《人与物》中,我之所以从人口学和经济学两方面来描绘我国历史的基本框架,这是因为人口和经济是历史深层运动中最明显的和最易于把握的征兆……人口究竟有多少?物产怎样使人的生存繁衍成为可能?或者,它们以怎样迫使人向前迈进,脱离开这条或那条路线,放弃这种或那种既得阵地?安德烈·皮亚蒂埃称人口为“人力资源”,吉·波瓦2则过一步认为,人口是首要的“指示数据”,是“最少随意性的标准”。有鉴于此,本编前两章所要探讨的乃是人口问题,即“从史前时期到公元1000年期间的法国人口数量及其长周期波动”和“公元1000年以来的法国人口数量及其长周期演变”;第三章和第四章将着重论述经济问题,标题分别是“直至20世纪的农民经济——基础结构”与“直至20世纪的农民经济——上层建筑”。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比教科书还教科书的书。。。
评分将长时段和总体史应用到单一国家上,从而使法国的identité与欧洲契合。为了简要地勾勒概貌,此书比起《地中海史》略去了大量细节,剩下的纲要全都服务于对历史结构的呈现。在人口史之外,布罗代尔还提供了对欧洲关键贸易路线变迁的论断,指向法兰西在“成为欧洲中心”问题上的几度浮沉——这是有很迫切的现实维度的,它的读者就是二战之后的法国社会和当局。从这点看,布罗代尔及其同侪即便不从政治史着手,依旧是为整个法国国家作历史研究。这基本贯穿了年鉴学派第二代。书末讨论的移民问题(尤其是其身份认同的问题)是从人口史研究转向现实社会问题的典型表征。布罗代尔所热衷的长时段的结构,也就不可避免地背负起了为当下“资鉴”的责任。(ps:译文挺流畅的,但未附法语原词造成查证不畅)
评分类似法国人口史,但并不仅着重人口一方面,篇幅不长,所以大多数论点都没有办法细细展开。作者认为“人口和经济史历史深层运动中最明显的和最易于把握的征兆”,在本书中的确忽略了大人物和大型的政治事件,而是通过描绘基层人口、人种和经济组织来体现法国的历史演进线索。本书另一个重点是布罗代尔长时段的研究思路,常常以百年为一个计量单位,粗线条地分析,这也使这一本不到两百页的书能够涵括自史前至当代的发展历程。
评分神级著作!
评分对于我来说,只是一本年鉴学派视角的法国史而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