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羌族民族史,也是一本羌族民族志。羌族主要聚居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东南隅与北川地区,即汶川﹑北川﹑茂县﹑松潘﹑理县等地。
本书希望通过 “羌” 之历史,说明华夏(自觉的)西部族群边界变迁,以及其如何贡献于近代中华民族之形成。这项研究是基于一个简单的思考架构,即“羌” 曾是古华夏心目中的西方牧羊人或西方异族概念,它代表古华夏自觉的我群西方边缘(the sense of otherness)。因此探索华夏历史记忆中 “羌人” 概念的转变,便是探索华夏自觉的(或主观认定的)我群西方边缘之变迁。不只如此,在公元7世纪以后,青康藏高原东缘华夏心目中的诸羌部落又成为吐蕃(与后来的藏族)之政治﹑宗教﹑文化与族群之边缘(朵康)。这样的历史发展终使得青康藏高原东缘之广大地区及其人群,在近代时成为汉藏间一个模糊的边缘。这也是本书书名《羌在汉藏之间》用意所在。
作者在自序中也解释到由于他无法阅读藏文原典加之藏学对东藏这一边缘地带研究甚少,此书主要聚焦于“汉化”而某种程度上忽略“藏化”这一过程,除了这一局限以外,我认为其他方面都做得很好。王明珂此前提出的华夏边缘概念我并没有了解过,但是通过阅读此书也有了大致的了解。 ...
评分王明珂先生著有《羌在汉藏之间》这样严谨而又有可读性的人类学学术著作。我只是约略翻过它,有机会要找来重读。 今天我读到了他的长文《父亲:那场永不止息的战争》(http://www.infzm.com/content/45883),读到心头涌起无尽的叹息,眼睛里泛起无用的热泪。非常感人,...
评分一个川北的孩子站在你面前,你能通过样貌猜测出Ta是什么民族吗? 或许你能把Ta从汉族中分辨出来,但很可能你又会把Ta误归为藏族。 四川地震后,全国人民普及了一下原来是小众的川北地理知识:汶川﹑北川﹑茂县﹑松潘﹑理县﹑黑水等等。然后,一个边缘民族在被忽视五十多年之后...
评分 评分一个川北的孩子站在你面前,你能通过样貌猜测出Ta是什么民族吗? 或许你能把Ta从汉族中分辨出来,但很可能你又会把Ta误归为藏族。 四川地震后,全国人民普及了一下原来是小众的川北地理知识:汶川﹑北川﹑茂县﹑松潘﹑理县﹑黑水等等。然后,一个边缘民族在被忽视五十多年之后...
“华夏边缘”研究的力作,对于民族形成、分化及融合等方面,启发甚大。作者的几次有限的田野调查,好过某些人在书斋中一辈子的学问。学问,惟力以贯之,方可见一反三,精进增益也。
评分史料很全,是好的“学术书”,可是我比较想读到的是ethnography。。。
评分按照作者“华夏边缘”的概念,可以说,台湾在中日之间
评分一截骂一截和毒药猫~~
评分这本书里面有很多有趣的描述和分析。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羌族村寨的“毒药猫”传说,因为这是一个普遍现象的典型代表。比如,“中国不高兴”的那群人,就找了一堆自由派知识分子当作他们的毒药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