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我鄉我土"

書寫"我鄉我土"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上海人民齣版社
作者:李鬆睿
出品人:
頁數:352
译者:
出版時間:2016-5-1
價格:4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208137042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文學研究
  • 現代文學
  • 李鬆睿
  • 中國現代文學
  • 中國文學
  • 四十年代
  • 文學
  • 思想史
  • 鄉土文化
  • 地方風俗
  • 民間藝術
  • 傳統技藝
  • 傢鄉記憶
  • 文化傳承
  • 地域特色
  • 生活寫實
  • 人文關懷
  • 鄉土情懷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20世紀40年代,中國的文藝理論傢、作傢開始不約而同地倡導在小說寫作中加強對地方性特徵的描繪與錶現。於是,以地域風光、地方風俗以及方言土語等形式齣現的地方性特徵在小說中大量齣現,極大地改變瞭這一時期小說創作的基本麵貌。本書試圖從文藝理論和小說文本兩個層麵對這一文學史現象進行研究,探討文藝理論傢為何在此時倡導作傢描繪地方性事物;小說形式在納入大量地方性內容後發生瞭什麼改變;地方性特徵在這一時期的小說中發揮何種的功能,呈現地方性特徵對於40年代中國小說的意義。

著者簡介

李鬆睿 2005年畢業於復旦大學中文係,獲文學學士學位;2006年至2013年就讀於北京大學中文係,先後獲碩士、博士學位。現為中國藝術研究院助理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嚮為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影視與文化研究。曾經在《文學評論》、《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文藝理論與批評》、《讀書》、《當代電影》、《北京電影學院學報》等學術刊物發錶各類論文六十餘篇。

圖書目錄

目錄
序言 / 吳曉東
導論
第一節 研究對象和問題意識
第二節 研究現狀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論述結構
第一章 地方性問題在20世紀30年代中國文壇
第一節 地方性與文藝大眾化問題的討論
第二節 地方性與民族主義文藝
第三節 地方性與京派文學
第二章 20世紀40年代關於地方性問題的理論思考
第一節 地方、民族與世界
第二節 地方性與知識分子改造
第三節 地方性與真實的生活錶現
第三章 地方書寫與國族敘述:以老捨的小說創作為中心
第一節 “失而復得”的地方性特徵
第二節 個人與國傢
第三節 抽象意義的尋求
第四節 地方性:中華民族的錶徵
第四章 地方性與解放區文學
第一節 趙樹理、地方性與認知“裝置”
第二節 文學語言與地方性的呈現
第三節 人物形象與地方性的顯隱
第五章 梁山丁:多重關係中的地方風物
第一節 命運多舛的小說
第二節 鄉土的愛戀與迷惘的情緒
第三節 二元結構中的“土地”
第六章 師陀:地方作為心靈的投影
第一節 “故鄉—異鄉”雙綫敘述
第二節 “時間”“命運”與“衰敗”
第三節 迷失在荒涼的曠野
結語
附錄 政治意識與小說形式
——論卞之琳的《山山水水》
參考文獻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从“我乡我土”到“异地异路” ——1940年代文学与“地方性”的再问题化 路杨 北京大学中文系 一 伴随着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在方法上的探寻与转型,1940年代文学也因其丰富驳杂的面貌成为近年来新见迭出的研究领域。李松睿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订出版的《书写“我乡我土”——...  

評分

李松睿的著作《书写“我乡我土”——地方性与20世纪40年代中国小说》论述的是20世纪40年代一个有意味的文学史现象,“即这一时期的作家、批评家无论身处何处、面对怎样不同的政治情势,他们在构想一种超越‘五四’新文学弊病,适应战争环境的‘理想’文学形式时,都特别强调以...  

評分

“地方”问题正成为近年来的研究风尚。正如去年刚去世的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在“想象的共同体”理论中启示的那样,人们不再单一地关注所谓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的具体内涵,而越来越倾向于认为这些特质是“想象”的产物,它们服务于统一现代民族国家的需要。相应地,在文学...  

評分

徐 刚 (原刊《汉语言文学研究》2016年第4期) 李松睿博士的著作《书写“我乡我土”:地方性与20世纪40年代中国小说》讨论“地方性”这一20世纪中国文学中极为重要的论题,并试图以此为据提供中国文学在20世纪40年代的战争环境中所特有的历史风貌。在此,30与40年代的文学转折...  

評分

宋声泉 (原刊《汉语言文学研究》2016年第4期) 近年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渐由对新方法的追求转向新材料的挖掘。人们越发认识到方法应随问题走,否则不是扦格不入,误解丛生,就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然而,对“史料热”本身也该有所警惕。一方面,正如严耕望所言,“能有机会...  

用戶評價

评分

有所得。

评分

有所得。

评分

對“閤法文學”的形式分析。

评分

鬆睿師兄的博論,問題意識很強,亦善於從一時代之文藝理論及論爭入手把握“地方性色彩”之於1940年代小說傢並非明瞭的意義——作者言說的纏繞某種程度上也正是源於此。其實現代文學中的“地方性”是個非常有魅力的話題,但可能我自己處理的方式和師兄幾乎完全本於傳統純文學研究的思路很不同,看看以後能做成什麼模樣吧。

评分

有所得。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